最近,2025年“新春走基层”活动启动。自2011年以来,这一活动已开展15年。每年都有一大批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记录时代发展,反映群众心声。

但同时,一些记者远离基层、“闭门造车”的现象也值得警惕。他们困在办公室、粘在手机上,用电话沟通代替当面交流,把网络图片当作事件真相,渐渐“躲进小楼成一统”,有意把自己与基层隔开。

不论技术如何升级、行业如何变革,“脚底板下出新闻”的铁律不会变。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今天,记者如何成为基层的常客而不是稀客,如何把镜头与笔头对准丰富的基层现实生活,一些浅显的道理值得重申。


2024年7月18日,重庆北至秀山5609次列车上,摄影记者们正在记录车厢里的反诈宣传。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要当“扫街”记者,不当坐班记者

如今,记者发现新闻线索的渠道越来越多。刷一刷微博抖音,看一看问政平台,盯一盯政府网站,问一问跑口单位,往往都能写出稿件,挣到工分。也因此,一些人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当省时省力的“坐班记者”——人在家中轻松坐,稿从网上滚滚来。

这样“凑”出来的稿件看似要素齐全,有时候流量可能还不低,却难免“千篇一面”,不接地气,难以引发共鸣。有时候还会因为“隔空对话”,出现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等错误,被人诟病。

纵观新闻史上的名篇佳作,几乎没有坐班“坐”出来的。近些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也一直在倡导走基层的优秀传统,像《两名基层干部的“鸡毛信”》《耕地问题调查》《一个村会计的“账本”》等众多获奖作品,既有血有肉有共鸣,又推动实际问题解决,不是坐在办公室找找资料、打打电话就能完成的。


2024年9月23日,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记者团在了解当地情况。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越是麦克风多,越要到现场一锤定音

一些网络舆情事件一再反转,充分证明:越是众说纷纭,“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记者越不能怯场,反而应该抵达现场,用真实客观的报道拨开事件的迷雾。

近年来,网络的蓬勃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同时,网络舆论也愈发复杂,尤其是一些人只要流量不要真相,策划出“胖猫”“秦朗巴黎丢作业”等一系列事件,不断挑动社会情绪。

对记者来说,每一次舆论反转的出现都是一次号召,号召记者走出办公室、走进事件中,用专业的报道一锤定音,用建设性的舆论监督助推事件解决。截至202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当群众上了网,网络就成了一座发现线索、打捞民声、以正视听的新闻“富矿”,记者要重视网络而不全然依赖网络,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2022年8月25日,与缙云山山火的决战正式打响。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深入灭火一线,用镜头记录历史。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走基层不是走过场,不能身到心不到

在一些新闻单位,记者虽然频频去基层露脸,但却总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把走基层变成了“走过场”。

比如,到村里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叫上几个基层人员围在一起摆拍,一走进企业就让对方提供材料,事先写好台词让群众照着念……这种身到心不到的走基层,缺乏深入思考和独特发现,既无法打动人,也解决不了问题。最终,干瘪瘪、没营养的报道只能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

每走一次基层都要有收获,每见一次群众都要动真情。只有真正在行走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落笔,这样的走基层才能在“不起眼的小线索”中写出大文章,从不显眼的人物中挖掘出好故事。


2024年8月19日,垫江县桂阳街道群山村,街道卫生院的家庭签约医生在为村民检查身体。通讯员 龚长浩 摄/视觉重庆

补上机制漏洞,让记者放心大胆地走

一直以来,新闻界从不缺乏怀揣梦想的追梦人。他们翻山越岭,用脚步丈量生态环境保护之路;他们以身涉险,顶住各方压力寻求事件真相;他们目光如炬,在小苗头里发现真问题。

但要常态化走好基层路,仅靠理想与热情显然不够,新闻单位要及时补上考核机制的漏洞。比如,要旗帜鲜明地破除“唯流量论”,不能让辛苦蹲点采写出的有思想、有深度、有实效的稿件,因为流量不及半个小时完成的明星八卦稿,收入上就差一大截,寒了记者走基层的心。

记者虽头顶光环、手握巨笔,但说到底,记者也是离不开一日三餐的普通人。要让他们沉得下去、耐得住寂寞,既要靠理想信念,更要靠物质保障,不能既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新华社原高级记者张持坚曾说:“当记者时间长了有个‘毛病’,就是在办公室多呆些日子心里就会发毛,觉得空落,好像脚不沾地似的悬着。”如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各领域新问题不断,记者唯有“泡”在基层,成为基层群众的常客而非稀客,心才不会发毛,脚才不会悬空,才能在与群众打成一片中,让基层一线的故事传播得更广、更远、更动人。

原标题:不能让记者成为基层的稀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