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近日,一则关于“深圳南山小学四年级数学期末试卷难度过高,考试时间延长20分钟”的消息冲上热搜,引发了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热议。不少人质疑这份试卷“阅读理解太多、难度太大”,存在学校教学与考试内容割裂的“教考分离”问题。对此,相关方解释称,“希望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让学生逐步用数学眼光来观察现实世界、进行思考”。
客观来说,这份试卷反映了当前教学改革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育实际应用能力的关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发布标志着新一轮“课改”全面启动,核心素养、跨学科学习、大单元教学等成为主题。一些地区和学校纷纷探索新的考试形式,特别是在试题设计上更加强调情境化、跨学科。此次事件也是当地教育部门出于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理解和创新思考,是将跨学科融合、课程思政等理念融入数学教学的大胆尝试与实践,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份试卷同样存在“形式大于内容”“脱离实际”“命题跑偏”等问题,逾越了学生理解力与解题能力的边界,“用力过猛”导致事与愿违。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虽对考试评价提出了相应改革创新要求,但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度”与“道”依然不容忽视。
所谓“度”,是针对考试评价应强调遵循“适度”原则。一是考试难度要适度。一份好的试卷应在难度上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易、中、难题目的比例通常为7∶2∶1或6∶3∶1。过难或过于简单的题目,都起不到考试的学业测评、检验教学效果作用,难度过大还可能加重学生学习压力,甚至刺激校外培训需求,与“双减”和教育改革的初衷背离。对此,出题人应充分运用教育测量学的科学理论与方法,精准锚定学生的认知情况、实际需求和能力水平,将试卷的难度系数与阅读量维持在一个均衡点,确保试卷难易适中、详略得当。
二是考试评价创新要适度。尽管新“课改”强调从“考知识”向“考素养”转变,但为了显得生活化、情境化而强行将概念、原理套入学生并不熟悉的生活场景,反而是一种刻板思维。这不仅很难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真正的学科素养,还会增加负担。这类盲目跟风,只求情境化、无视理解门槛的考试“创新”现象正成为一种“怪圈”。对出题人来说,创新是必要的,但也要适度,特别是要基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实际发展状况,在合理范围内创新。对于出题水准的评价,也不能“唯新主义”,违背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
所谓“道”,则是除了硬性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外,在推进考试评价改革上也要注重“软着陆”,尤其要注重对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教育主体的渐进式引导。具体而言:
第一,在教师培训上,应通过定期开展系统、专业的培训与教研活动,积极交流“课改”落实中的经验教训。此外,还可建立健全课程与试卷内容盲评互审机制,对教学效果突出、命题精准合理的教师予以激励,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命题水平和教学能力。
第二,在学生培养上,一方面,应完善学生的教学与试题评价反馈渠道,及时听取学生的真实体验与感受,对学生的学习进程与身心状态保持关注,从而高效调整教学安排;另一方面,应延续新“课改”的趋势和要求,在平时多从试题以外的形式,如项目式学习、参观实践等优化考评体系,提高对过程评价与能力评价的重视,从而实现学生创新思维、问题解决等能力的综合培养,而不是让各种场景只出现在纸面上。
第三,在家校沟通上,学校应努力尽责,通过“家长学校”等渠道避免误解。此外,还可通过家庭教育指导,鼓励家长在居家、旅游等场景下主动引导子女加强对场景的认知,积累各类生活经验,这对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素养也有重要意义。(作者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