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到2025年,中国的芯片专业人才缺口预计将扩大至30万人以上。
“芯”人才是否可以从中学生抓起?
今年的上海两会上,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的“00后”人大代表李俨达建议在中学基础教育中增设“芯”课程。
当前,上海正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成电路作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已经成为上海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上海不断加大对集成电路行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集成电路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能力已显著增强,对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和半导体供应链博弈,人才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想要进一步弥补集成电路领域人才缺口,教育是关键。但现有培养体系和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高校和研究院所,中学阶段的兴趣启蒙工作缺乏完整体系,导致学生对集成电路领域缺乏基础认识和探索热情。
“当前中学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多以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为重点,而对芯片这一涉及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领域关注较少。学生在校内课程中很少接触到系统性的芯片知识,这导致许多学生从小对该领域的认知不足。”李俨达发现,另一方面,集成电路领域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校外的科创竞赛、兴趣小组或夏令营等活动,普及度低、形式零散且目的性较强,学生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架构。部分青少年学生即使参加过相关活动,对领域的认识也仅停留在解题比赛层面,缺乏深度理解和兴趣支撑,仅以拿奖为目的。
为此,李俨达建议在中学基础教育中逐步增设芯片相关课程内容,从教材、教师和课程体系三方面发力,形成覆盖初高中学段的“芯”教育体系,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热情。
在教材方面,李俨达建议,“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增加芯片教育相关的章节或模块,通过芯片制造工艺科普、集成电路发展史、芯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兼具趣味性和启发性的主题,让尖端技术‘降维’,使学生素养‘升维’,让青少年了解芯片历史,培养专业兴趣。”
在课程体系方面,他建议针对初高中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不同深度和难度的课程内容,循序渐进达到教育目标。在普及性课程基础上,结合学校资源和学生特色,为有特长、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专题训练,以选修课、拔高课等形式,让学生掌握集成电路专业知识,让潜在拔尖创“芯”人才尽早“冒尖”。
在组建专业教师团队方面,可通过教师培训、专家讲座等方式,提升教师对集成电路领域的知识储备;同时,引进更多高校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加入中学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具备集成电路专业知识的专职教师。另外,还可以考虑加大引入企业工程师、高校教师等作为中学兼职讲师,为学生提供行业视角和实践指导。
文字:白羽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周紫昕
校对:曹铒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