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防部于1月1日发布战报,过去24小时内俄军在多个区域成功打击并瓦解99支乌军作战单位,同时俘获1050名乌克兰士兵。
相较于2023年9月关键一周乌军日均损失约300人的数据,此次俄军宣称的战果显示,乌军单日损失人数大幅增加。
军事评论员约翰·史密斯分析指出,如此规模的人员损失可能直接导致乌军士气明显下滑,降幅可能高达30%,作战部署的连贯性将面临中断的风险,可能性超过60%。
俄军在哈尔科夫地区的伊万诺夫卡和科夫沙罗夫卡,以及顿涅茨克共和国的托尔斯科耶和捷尔内等地,对乌军的军事装备进行精准打击。具体损失包括:一辆T-64主战坦克,三辆改装的福特F-150皮卡战车,一门法制“凯撒”155毫米自行火炮,两门122毫米“康乃馨”榴弹炮,三门美制M119榴弹炮,以及两门英制L119榴弹炮。
除传统的重型武器外,乌军还损失一套诺塔电子战系统,以及数个弹药库,俄军的打击范围和目标选择,已经不局限于地面作战单位,而是扩大到对乌军电子战能力和后勤保障系统的破坏。
俄罗斯国防部在最新战报中,不仅公布整体战果,更细致地披露各集团军的作战表现。
在哈尔科夫方向,“西方”部队精准锁定乌军三个步兵营及一个炮兵连。通过对补给线的有效切断,使得被围困乌军在48小时内战斗减员达到惊人的55%,加之超常规作战造成的35%损耗。
随后,“西方”部队展现多兵种协同的优势,运用无人机侦察、炮兵火力准备以及装甲集群突击等手段,在72小时内突破乌军防线,成功推进10千米。
“南方”集团军作战区域包含丛林与城市废墟,对作战提出更高的要求。“南方”集团军投入50架新型侦察无人机,有效发现乌军15个隐蔽据点。相比去年城市巷战中,俄军因乌军依托建筑物反击而导致日推进仅0.5千米的困境,此次通过精确制导武器,俄军日推进速度提升至1.5千米,效率提高200%。
“中央”与“东方”集团军协同作战,“中央”集团军负责正面攻击乌军主力,出动3个装甲旅和2个机械化步兵旅,成功吸引乌军70%的火力。与此同时,“东方”集团军则从侧翼发起突袭,投入2个特战营和1个空降兵连。
借助战场实时通讯系统,作战指令的下达和执行时间被缩短至15秒以内,协同作战效率提升50%。
俄方战报显示,过去24小时内,乌军被俘人数高达1050人,加上多战区数千人的伤亡,进一步加剧其兵源短缺的困境。战前,乌克兰虽有百万可动员兵力,但近月来,由于高达2万人的战场损失,以及基辅、哈尔科夫等主要兵源地新兵招募人数环比下降40%,乌军的兵力补充已经捉襟见肘。
乌克兰本国每月仅能生产20门火炮,无法满足战损需求。尽管北约提供军事援助,但近月来援乌火炮的到货量同比减少30%,如美国M777榴弹炮的月援数量已从50门降至35门,显示出西方援助的力度正在减弱。俄军对运输线的持续空袭,使得约30%的援乌装备无法送达前线。
兵源的匮乏削弱其作战能力,而装备的不足则使得其在战场上更加被动。这些问题的根源不仅在于战场上的损耗,更在于乌克兰国内经济的困境以及西方援助的局限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