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建国以来打的耗费的时间最长的战争,那还要数针对越南方面的这场战争。
虽然在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已经手下留情,但是越南方面是贼心不死,坚信自己只是没派出主力部队。
在这种盲目的自信下,越南方面的损失异常的惨重,就连越南名将都说,老山地区的争夺战,真的是把越南推向了万劫不复的地步。
那么为什么双方的作战地点会选在老山这个地区?越南人又是怎么看这场战争的?
中越冲突
我们能够看出越南这个国家即使是到了现在,依旧有着非常大的野心,他们始终认为自己应该在东南亚这个地区担当一个霸主的地位。
那么在几十年前,有一位叫做黎笋的领导人带领着越南为了实现这个计划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当时的越南将自己的目标重心是放在了柬埔寨上面,那个时候柬埔寨的领导人是红色高棉政权的波尔布特,在他的领导下整个国家陷入了恐怖的高压之中。
越南方面打着解放柬埔寨的幌子,实则是派出了主力部队想要占领柬埔寨。
这样侵占别国领土的行为我国是坚决不能容忍的,于是对越南方面发起了谴责。
谁知道越南胆大妄为,竟然在苏联的支持下开始对中国动手,这场持续了十年的战争对于越南来说是惨痛的。
甚至很长时间都没有缓过来劲,越南方面的名将阮德辉对此一直感到愤愤不平。
他在越南军队中的地位可以说是很高的,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争。
他认为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什么越南会输的这么惨,这是因为当时越南的主力部队正在和红色高棉作战。
而为什么解放军到后来,打到了首都附近又撤退了呢?这是因为当时越南的主力部队正在往回抽调,一旦抽调回来,解放军根本不是对手。
这句话放在现在看来确实是有点搞笑的,但是在当时黎笋上台之后的越南政府和军队真的就是这么想的。
他们属于是非常盲目的自大,甚至号称军事力量全球第三,碰上这样一个挨打还嘴硬的国家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是当时越南军队顽强抵抗,将解放军赶了出去。
完全罔顾事实,但是经历了这一仗之后越南方面的损失到确实是是比较惨重的,工业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如果这个时候越南要是刹住脚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好好地发展,还是有机会能够迎头赶上的。
可是他们不是这样做的反而是将战事扩大化,多次在我国的边境进行更加恶劣的挑衅。
所以这样的断断续续的连续打了好长时间,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点,也是经常被提起的,叫做老山前线。
这个地区无论是对于越南还是我国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点。
复杂的原因
这个老山地区直到1984年在解放军的攻势下被收复之后,就成了双方军队博弈的重要地点。
在这个地区牺牲了无数的战士,无论是我军还是越军这都是鲜活的生命。
那么为什么这个地区这么重要,首先从战略角度来说这个地区是两国之间一个重要的通道。
如果越南占领了这个地区,那么很大一片我国的领土就在越南的视野范围之内。
这对于我国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也绝对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其次这个地区相对于其他的地区来说是最好攻占的一个,因为越军的工事并不是非常的多,尤其是在面向我国的这一面上。
所以这个地区是非常的是适合攻占的,况且这个地区也有一部分属于中国,这更是牵扯到了领土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是老山,而还有一个大家比较疑惑地问题。
那就是为什么在这个地区纠缠这么长的时间,而不是像第一次那样直接一路打到河内呢,难道是因为当时没有能力吗?
这显然是不对的,主要是应该结合当时的国情来看,我们知道当时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很不好。
从根本上来说是苏联的霸权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影响到了很多国家。
那么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两国之间的关系慢慢的有了缓和,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但是我们也知道苏联其实一直是非常支持越南的,如果当时中国再一次进行一次平推,那么到最后,肯定是对于中苏之间关系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当时刚刚改革开放,不是一个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好时机,主要的想法应该是搞经济发展。
所以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尽量将规模控制在小的冲突方面。
然而这对于越南来说可不是件小事,从国土面积上来看就能够知道,越南的土地本来就小,所以才会想办法扩张。
那么只要我们在老山这里拖住越南,不仅仅是对越南的一个打击,更是对其背后的苏联一个压力。
当时的苏联已经陷入了困境当中,因为入侵阿富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我国也多次谴责苏联的行径,那么越南将会成为第二个苏联的困境。
我们的要求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最终经过了长期的战斗,和苏联的压力,越南撤军。
这场持续了十年的战争对于越南来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回忆,但是我国曾经给过他们机会只不过是他们没有珍惜非要把自己往绝境上去逼。
参考资料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二版)》编委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二版)》[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7年7月: 952. (2)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图志[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 223.
孙宏年. 《历史与真实:1949年前的中越关系演变》[J]. 《世界知识》, 2011年14期.
蒋辅义编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2年: 508-51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