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2024年以来,商洛两级法院聚焦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和全市中国康养之都、高质量发展转型区、生态文明示范区、营商环境最优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区“一都四区”建设要求,紧盯审判执行工作现代化目标,积极转变理念,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3.5万余件,审执结3.3万件。
活化庭审作用,促推平安法治建设
“将庭审现场活化为教育课堂,用身边案警示身边人,这样的普法教育形式新颖,发人深省,筑牢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防线和纪法意识,有力推动全社会法治建设。”2024年12月,一位现场参加完职务犯罪庭审观摩的干部有感而发。
为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优势,2024年6月,在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动下,由商洛市委书记赵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宁共同揭牌的“商洛市法治廉政教育实践中心”正式建立。该中心系全省首家依托司法案件庭审观摩,融合党员法治宣传教育、廉政思想教育、依法行政理念教育、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全链条法治教育中心。
“以案件办理为核心、以庭审观摩为支撑,通过组织党政干部观摩职务犯罪案件、企业家观摩民商事案件、行政执法人员观摩行政案件、干部群众观摩环资案件,联动开展案例发布、巡回审判、法治培训、座谈交流等,系统推动纪法衔接、府院联动、法企互动、院会合作。”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设立该中心是为了持续传播法治廉政知识、增强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以高水平法治为商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目前,中心已有近5000名党政干部、企业人员、学校师生、群众代表等旁听庭审,做法被《人民日报》头版宣传报道。
与此同时,在平安建设实践中,商洛两级法院多措并举,担当作为,从共建“无讼村”到绘就新“枫”景,从巡回审理典型案件到构建“法庭+”普法新模式,从秉持“扶危济困、救急救难”理念,不断提升司法救助工作法治化、专业化水平,无不发挥着积极作用,彰显着司法的人文关怀。2024年12月,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被表彰为全国法院司法救助工作成绩突出先进集体。
营造法治环境,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通过完善破产审判机制,我们为全市打造了营商环境的新高地,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近3年来,在全省营商环境的评估中,我市在破产指标方面持续保持在领先位置。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行的‘破产案件常态化府院合作模式’屡次受到中央和省主流媒体的报道,四个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也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2024年11月,在全省破产审判工作座谈会上,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彩喜作交流发言。
法护营商,“优”无止境。近年来,商洛两级法院将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作为全局性工作主线和提升法院整体工作水平的突破口,妥善审理涉企纠纷,搭建破产一体化办案平台,加大科技创新成果保护力度。健全各领域、各条线法治化营商环境机制60余项,并与相关部门、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签订知识产权、破产管理、涉企鉴定等联动协议10余份,推动了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中,针对涉企案件,坚持“依法尊商、友善护企”工作理念,坚持调判结合,及时采取“查、扣、冻”措施,助力50余家企业恢复生产经营。
此外,注重加大对涉企案件的审判和执行力度,审结涉及中小企业侵权类案件400余件,司法确认案件10余件,有力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为全面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在全市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涉企服务“绿色窗口”,全面推动涉企案件“简案快办”,并在网上办案系统对涉企案件予以标注,加强涉企案件流程监管。加大涉企普法宣传力度,组织开展营商环境、产权保护、打击侵权假冒、秦创原创新驱动知识宣传活动,编印《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手册》等,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隐患。截至目前,已查办侵权假冒案件26件,有力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全市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活动中,共受理信访举报问题线索32件,向纪检监察部门移交线索15件。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全市法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法治意识显著提升,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筑牢司法屏障,守护秦岭绿水青山
“2024年以来,商洛两级法院继续坚持‘生态破坏在哪里,环资审判就开庭在哪里,生态修复就跟进在哪里,普法宣传就开展到哪里’,切实打好环资审判组合拳。”1月13日,刚刚获评全国模范法官,在北京国家法官学院现场接受颁奖的商洛市洛南县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负责人周梦琳告诉记者。
2018年,商洛两级法院在全省先行先试,在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及商州区人民法院、洛南县人民法院率先成立环资庭,统一办理全市环境资源案件。2022年,商洛市其余5个基层人民法院都成立了环资庭,实现商洛法院环资审判机构全覆盖。截至目前,商洛市挂牌成立环资案件巡回审判法庭8个,建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工作站)11个,补植复绿区和增殖放流区5处,构建集立案、审理、执行到跟踪回访、生态修复、普法宣传于一体的大保护格局。2014年3月,陕西首个秦岭南麓林业“碳汇赔偿”协作机制在商洛建立。
在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商洛两级法院承办秦岭山脉7省(市)高级人民法院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会、环丹江口库区3省6县(市、区)法院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司法联席会,联合多地法院唱响保护秦岭的法治“大合唱”。此外,还及时梳理高频案件类型和成因,主动向农业农村、林业、国土等部门发送生态保护司法建议书,促进司法审判和行政执法良性互动,并在植树节、秦岭生态卫士行动日等节点,联合公安、林业等部门,组成普法宣讲团,多渠道宣讲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知识。
“作为司法机关,我们会及时跟进、全力保障,以高水平司法服务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2024年12月,获评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成绩突出先进个人的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环资庭负责人李军宏说。
推进执行改革,汇聚多元解纷动能
“2024年,在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导监督下,我院聚焦全面深化执行‘一件事’改革,推动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印发《建立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2024年11月,全县‘一站式’执行事务服务平台正式投用,通过优化执行办案格局,形成“四室、一组、一中心”规范化、集约化执行工作模式,向辖区10个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下发《工作清单》,督促单位、镇、村协助查人找物、推动主动履行、做好矛盾稳控。”商洛市商南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加大执行力度,提升司法公信,建设诚信社会体系。2024年,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全省法院执行工作现场会并作经验交流,召开集中打击拒执犯罪专项行动公检法联席会议,全面推进交叉执行、提级执行,不断提升执行效率。持续推进执行“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深化与市税务局、人民银行、交警支队的执行联动协作机制,凝聚切实解决执行难合力,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执行案件约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0亿元。
在推进源头治理,汇聚多元解纷领域,商洛两级法院持续深化“1+N+1”等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机制,建立“代表+法官”联动解纷模式,发挥法官专业特长和代表熟悉村情的优势,就地联动调解;运用“调解+司法确认+保全”模式,提升金融纠纷化解能力;成立商洛市涉诉诊疗行为合规性审查工作室,整合省市县各领域专家,解决专业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在全国法院司法技术工作会上介绍相关经验。全市法院诉前调处案件1.1万余件,新收一审民商事、行政案件同比下降近10%,2个基层法院荣获全省诉源治理改革工作和诉源治理工作先进集体。(任丹江 王江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