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拜登即将结束自己的总统任期,临近下台的最后几天,他在一次外交政策演讲中大谈特谈美国的成就。

他信心满满地说,美国比四年前更强大,自己成功地带领美国走向了全球竞争的胜利,尤其是在对中国的博弈中占据了优势。

拜登还信誓旦旦地宣称,中国永远无法超越美国,挑战书已经下。

可是,外界怎么看待这些“胜利”呢?

拜登的外交自信

临近下台的拜登,似乎想在最后的几天里把自己的外交成绩单亮出来。

1月13日,他在美国国务院发表了自己任内的最后一次外交政策演讲,说的内容充满了自信和骄傲。

他的主旋律就是——“美国比四年前更强大,正在赢得全球竞争”。

言外之意,四年下来,自己可真是给美国打了一场漂亮的外交战。

说到自己的成就,拜登可真是嘴巴不停。



他讲,美国的联盟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牢固,特别是北约,简直变得更有“战斗力”了。

他表示,美国重新站到了全球舞台的中心,恢复了自己曾经的领导地位。

听起来就像他认为这些年美国的外交成就已经证明了“美国第一”的口号没错——不仅是自己赢了,全球也都跟着美国赢。

最吸引眼球的部分,莫过于拜登对中美竞争的总结。

拜登说,美国在面对中国时,依然占据着战略优势,自己在任期间有一系列措施,成功削弱了中国的力量。

甚至他还不加掩饰地说:中国“永远不会超越美国”。



他显然是在给自己打广告,宣称在他执政下,美国对中国的挑战不仅没有失败,反而取得了“胜利”。

不过,拜登的自信心十足,这种“我打的每一场战都是胜利”的态度,从他讲话的口吻里听得出。

他告诉大家,在全球竞争的舞台上,尽管有挑战,但美国总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中国,按照他的话,永远也做不到超越美国的高度。

这种话说得铿锵有力,仿佛在给接下来的美国政府,特别是特朗普政府,留下了“好牌”。

他甚至还放话说,自己为接下来的政权铺好了道路,剩下的就是如何继续走下去。

拜登通过这场演讲,显然是在向全世界宣示,尽管四年来的外交政策充满挑战,但他始终认为美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能从中找到机会。

而中国、俄罗斯等对手,在他眼里则是“力不从心”,始终无法挑战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

中美博弈与中国的“超越”断言

拜登在演讲中对中美关系的总结可以说是他这次“告别演讲”中的一大亮点。

他满脸自信地说,在自己执政期间,美国和中国的“复杂关系”被“妥善处理”了,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没有陷入冲突”。

更有意思的是,他还直接宣称,“中国永远无法超越美国”。

就好像他信心十足,觉得自己成功打了一场中美博弈的“胜仗”。

从拜登的语气来看,他似乎认为自己已经把中美关系掌控得牢牢的,尤其是在美国与中国的竞争中,美国占据了“制高点”。



他说,美国在经济、科技这些领域依然保持着领先地位。

而中国虽然有一些进步,但不可能超越美国,甚至给人一种美国永远是“世界老大”的感觉。

但是,拜登的这些话听起来就像是在自我安慰。

现实远比他想的要复杂得多。

中国的崛起,特别是在经济和科技领域,早就不是什么短期现象了。

中国如今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很多高科技领域,包括5G、人工智能、甚至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都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拜登的言辞中,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些事实。

所谓的“削弱中国的力量”,听起来更多像是拜登自己在给自己打气。

过去四年,无论是贸易战、制裁还是限制高科技出口,虽然美国采取了不少行动,试图给中国制造一些压力,但中国在全球经济和科技上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美国并没有完全阻止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反而这些措施可能让中国变得更具韧性和竞争力。



更有意思的是,拜登的这种断言,反映了一种典型的冷战思维。

他似乎认为国际竞争就是零和博弈,只有一个国家能赢,而另一个就注定要“输”。

然而,世界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更复杂,各国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是并存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单纯将“超越”与否作为中美竞争的衡量标准,显然过于狭隘和简单。

总的来说,拜登说的那些“成功削弱中国”的话,显得有些站不住脚。

中国无论在全球经济规模还是在科技创新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而美国的“优势”并没有如他所说的那样牢不可破。

俄伊朝和全球战略挑战

在拜登的演讲中,除了提到中国外,他还把话题转向了俄罗斯、伊朗和朝鲜,表示这些国家“无法置身事外”。

他很明显在告诉大家,不管这些国家在做什么,美国依然是全球舞台上的主角,全球局势的控制权始终掌握在美国手里。

拜登强调,虽然中俄伊朝这些国家似乎越来越靠近,但他说,“这并不是它们变得更强了,而是它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好像他们的合作更多是出于无奈,而非力量的增强。

拜登试图通过这种话术给外界一种感觉:无论这些国家怎么“联手”,美国依然是全球战略中的“定海神针”,任何挑战都无法撼动美国的地位。



说得直白点,就是他想表达,即使面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伊朗的核威胁和朝鲜的导弹问题,美国依旧掌握着应对局势的主动权。

然而,现实情况真的像拜登说的那样吗?显然未必。

首先俄乌冲突就让美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不仅是外交上要应付俄罗斯的强硬姿态,还包括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欧洲在能源供应上的压力都让美国的立场变得有些尴尬。

而伊朗的核问题、朝鲜的导弹威胁,仍然是美国在中东和亚洲无法绕过去的“硬骨头”。



这些问题并不是通过单纯的外交辞令或者军事支援就能轻松解决的,尤其是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在这些问题上也未必能完全起到压倒性作用。

拜登虽然强调,美国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并且坚决推动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乌克兰冲突已经让美国投入了大量资源,国际压力也日益增加,结果还并不完全如拜登所愿。

对于美国来说,如何在这些复杂的地缘政治挑战中维持自己的主导地位,已经成为一大考验。

参考资料:

最后一场外交讲话,拜登以己度人:中俄当然愿意看到美国陷进去出不来-观察者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