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东南方25公里开外的山坡上,矗立着三块十分醒目的巨石,最小的一块高10.7米、宽20.3米,重达6000多吨,表面似乎镌刻有蟠龙纹,而另外两块与其说是巨石,不如说是石山,体量非常庞大,每块的重量高达上万吨。



出乎意料的是,这三块石头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人工开凿的结果,其表面仍能看到无数的凿痕,它们的底部几乎都已凿空,只留几根石柱支撑,而它们的背面,则仍有部分与山岩相连,显然,这几块巨石是直接从山体中劈凿出来的。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巨石上并无火烧或者火药炸开的痕迹,也就是说,它们都是依靠最原始的方法仅凭人力一点点凿出来的,如此工程,所耗费的劳动力会是怎样一个惊人数字?



巨石所在的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它有一个非常怪异的名字——坟头村,好好的一座村庄,为何会取这么一个不太吉利的名字呢?村民说,这是因为村子以前是一个大坟场,地下埋着3000多人,都是因开凿山上的巨石而死的。



事实当真如此吗?山上的巨石到底是何人开凿,又作何用途呢?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三块巨石的形状与石碑有几分相似,最小的那块像是碑额,另外两块则是碑身和碑座。如果将它们竖着叠在一起,就能组成一块高约78米、总重3.1万吨的硕大石碑,相当于一座26层的大厦。可为何这块石碑最终并未成型,三块碑材仍留在原地,多年来无人问津?



南京当地的史学家曾对三块巨石的来历进行过调查,开凿如此巨大的石块,无论古代还是现在,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耗时长、动静大,然而,如此大的动静,官方史料中竟然没有任何提及,最后,还是在一本清代诗集中找到了一丝线索。

诗集的作者是清代大才子袁枚,他有一首《洪武大石碑歌》,里面这样写道:

“青龙山前石一方,弓尺量之十丈长,两头未截空中央。旁有屃屃形更大,直斩奇峰为一坐,欲负不负身尚卧。……碑如长剑青天倚,十万骆驼拉不起。”

无疑,袁枚所描述的是一座高大如山的石碑,即使动用十万头骆驼也无法拉动它。天底下真的有这么大的石碑吗?目前看来,除了南京郊外的这三块疑似碑材方巨石外,再无其他与之更符合的遗迹了。

如果这个推论成立,那么这三块巨石的建造年代就能基本确认了。诗名中含有“洪武”二字,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这就意味着,这三块碑材开凿于明初

根据这一线索,历史学家在明初文臣胡广的私人著作中找到了蛛丝马迹。那是一篇游记,据文章记载,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的一天,胡广与另外两位大臣奉命到南京郊外的阳山巡查,巡查什么呢?查看正在进行的石材凿刻工程——明成祖朱棣打算在父亲朱元璋的陵园内立一块石碑,以彰显他的功绩。

如今朱元璋的孝陵中的确有一块石碑,名为“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也的确是朱棣所立,但显然,这就是一块正常大小的石碑,与阳山遗留的三块碑材相比,无疑小巫见大巫,既然孝陵中已有石碑,阳山遗留的碑材又该作何解释呢?



孝陵中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事实上,袁枚的《洪武大石碑歌》中还有这样两句:

“相传高皇开创气概雄,欲移此碑陵寝中。大书功德告祖宗,压倒唐汉惊羲农。”

高皇指的就是朱棣,按照诗里的说法,似乎验证了他准备为父亲立一块空前绝后的巨石碑,很明显最后他放弃了这些碑材,换成了如今明孝陵里的这块普通大小的石碑。原因何在?

许多人猜测,会不会是工程做到一半,朱棣才发现碑材实在太大,根本无法运到明孝陵里,这才作罢,被迫更换方案,于是,阳山巨石碑就这样成了一个烂尾了600多年的工程

难道这就是真相?

这个猜测乍一看挺有道理,但里面有一个逻辑说不通:以朱棣的智商,或者以他的臣子的智商,难道他们不清楚,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想把重达数万吨的巨石移动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要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这个工程就不可能开工,可结果它还是动工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不自量力,就是有所图谋。

我相信答案是后者。

朱棣虽然算不上功盖秦皇汉武的雄主,但多少也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做过四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亲征北元、编写《永乐大典》。这四件事背后,都抱有不同的目的,后两件不用多说,为的是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而前两件,多多少少都与明朝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有关。



阳山石碑,是否也是如此呢?

众所周知,朱棣的皇位来位不正,是从侄子手中篡夺来的。历史上,大多数得位不正的皇帝,为了坐稳皇位、巩固民心,即位后,都急需做一些举动以标榜自己的正统性。然而,朱棣刚一即位,就杀了不少忠臣。

最著名的当属方孝孺案。朱棣坐上龙椅后,为了给自己正名,特意请来德名远播的方孝孺起草诏书,歌颂新皇登基。谁知方孝孺只忠心于建文帝,视朱棣为乱臣贼子,对朱棣的招揽丝毫不动心,还当着所有朝臣的面骂朱棣是沐猴而冠的窃国大盗,朱棣并非大度之人,气急败坏之下,他立刻翻脸威胁方孝孺:若是不从,就诛其九族!



朱棣画像

不料方孝孺竟是个硬骨头,直接回道:“别说灭我九族,今天我为建文帝尽忠,就算你株我十族也不惧!”朱棣大怒,果真灭其十族,受牵连丧命者达到870多人。一时间,人心惶惶,本来地位不正的朱棣,名声更差了,京城内外的许多读书人纷纷起了反心,共谋举事,可俗话说得好,书生起义,十年未成。

一群手无寸铁的书生,很快就被朱棣个个击破了,前后抓了差不多8000人,按照朱棣的性子,若不将这些人统通杀掉,不足以平息心中的怒火,可这样一来,必定会让他本来就臭的名声雪上加霜,该如何是好呢?

就在他为此头疼不已时,心腹姚广孝提出了一个一石二鸟之计——为明孝陵立一块巨碑。那时朱元璋陵寝还未完工,功德碑还未立起来,这对于朱棣来说是一个机会。

为父亲制作一块空前绝后的功德碑,不仅能彰显自己的孝道、洗刷声誉,还能展现皇帝的权威与至高无上,以起到震慑的作用。同时,那些犯人也有了去处——全都送到阳山采石凿碑。

据民间传说,为了惩罚这些犯人,朱棣只准他们使用最原始的方法开凿,并规定每人每天必须交出三斗三升的碎石屑,完不成就要严惩。与此同时,这些工匠每日只能饮用浓茶水,为的就是将他们肚里本来不多的油水全都“搜刮”完。在这样的折磨下,没过多久,工匠们就死了一大半,尔后就地掩埋,于是就有了如今的“坟头村”。



靠着如此高强度的劳动,三块碑材从开采到凿刻,仅仅用了13个月的时间,然而,碑材虽然凿出来了,但运输却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我想,朱棣对此心知肚明,他不是真的需要将这块石碑立在父亲的陵前。当世人看到这些高大的碑材时,内心的震撼之情不难想象,对朱棣的敬畏之心也油然而生,不敢生起丝毫反抗的念头,也就在这一刻,三块碑材最大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至此,朱棣亲自导演的这出戏也可以落下帷幕了。

讽刺的是,300年后,当阳山碑材早已被世人遗忘时,又一支军队攻入了明朝的皇宫,建文帝的结局在崇祯的身上再次上演,只不过这一次,再也没有忠臣良将拼死尽忠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