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相关指引,能进一步规范医药销售行为,让医药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图/IC photo

近年来,我国医药领域商业贿赂行为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医药行业公平竞争秩序,更直接影响到患者看病就医的切身利益。医药企业如何才能防范商业贿赂风险?据媒体报道,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推动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治理关口从事后执法向事前预防转移,为药企商业行为划出明确红线。

整治医药商业贿赂是关乎医疗民生的大事,不仅一刻都不能放松,而且还要特别注重方式方法。在过去,针对受赂方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打击的力度都很大,也总结出不少经验。相比之下,针对行贿方的医药企业,预防的力度要小一些,规则也不够健全,这类短板需要尽快补齐。

关于商业贿赂,医药企业存在不少困惑。比如目前医药代表得到了严格管束,很多医院已看不到医药代表的身影,多数企业也认识到医药代表不能变成药品营销员,更不能以身份为掩护实施商业贿赂。但很多新药在上市之初不被医生所了解,企业需要医药代表进行产品推介和科普。

当正常推介和违规营销的边界不清时,医药代表要么难以履行分内职责,要么导致行为违规违法。为医药代表更加清晰地划定行为边界,已成当务之急。

再如,集采中标和经由谈判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有基本销量作为保障,但没有进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其销量大小通常取决于推广的力度与策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产品的销路就得通畅,当企业不知道怎么走正道时,带金销售等歪门邪道就会出现。出台相关指引,能进一步规范医药销售行为,让医药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

此外,医药企业有推动医药科技进步的责任,通过召开学术会议等方式收集药品不良反应等市场信息更是其分内职责。但医药企业借学术活动搞利益输送,比如以资助医院科研项目的名义行贿,以及以学术交流为幌子,组织医务人员游山玩水或到高档餐饮场所消费等,也成为医药商业贿赂的一种常见套路。

这方面若不出台细致的指引,不仅一些正常的学术活动会因避嫌而取消,而且还会让医药商业贿赂隐藏其中。

医药企业经营过程中,可以打擦边球的地方还有很多,这些方面都不能再模糊下去。这份《指引》充分考虑到医药企业的困扰和问题,进而逐一加以规范和引导。

比如《指引》汇总梳理学术拜访交流、业务接待、咨询服务、外包服务、折扣折让及佣金、捐赠赞助和资助、医疗设备无偿投放、临床研究、零售终端销售等9个具体场景的商业贿赂风险点,覆盖医药购销领域全业务流程。《指引》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均很强,有望成为医药企业立足市场和防范商业贿赂风险的行为指南。

将《指引》落到实处,也利于医药企业立足长远,通过创新和成本控制等方式来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走上规范化且前景光明的发展之路。医药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也应该认真落实好《指引》的全部内容。

《指引》的推出也利于执法监督对市场行为进行定性,并把握好执法的分寸。普通民众也可通过学习和掌握《指引》的相关内容,及时发现医药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更好地实现群众监督。就这个层面而言,这份《指引》可发挥源头预防作用,有望与事后执法一起,共同铲除医药商业贿赂滋生的土壤。

撰稿 / 罗志华(医务工作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王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