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童,听说你用的是安徽农业大学研发的播种机,管用不?”“管!自从俺用了北斗及时加持的播种机,小麦播种的精度和效率大大提高了,一亩节省10多斤种子,就这一项一亩地就省了30多元。”童士合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种粮大户,他以前用的是传统的播种机,播种速度慢还不均匀,影响作物生长和粮食产量,自从用上了安农大陈黎卿教授团队研发的北斗定位电控排种播种机,一播全苗、一播壮苗,种粮的信心更大了。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宿州市埇桥区,安农大皖北综合试验站聚焦粮食生产关键环节的智能化、机械化,推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与数智技术有机融合,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大智慧动能。

水肥药是农业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根据作物需求进行水肥药的精准施用,是减少水肥药用量、增加作物产量、提升作物品质的重要途径。为提高皖北地区粮食作物种植高效精准灌溉及水肥利用效率,安农大产业联盟技术专家团队集成示范了智能管网水肥一体化系统,结合农业信息化与农田气象传感信息实现智能调度作业,实现了大田作物水肥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每年开展高素质农民现场观摩教学10000余人次。

“精准播种和水肥药的精准施用大大提高了作物抗性、提升了作物产量。”埇桥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纪丰收介绍,安农大在宿州市埇桥区设立的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8个高产示范点,通过应用智能农机、大田水肥一体化技术,亩增产75公斤左右,技术的推广带动了全区300余脱贫户,助推了12个乡镇14个村形成可持续、结构优、势态稳的农业产业格局。

“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播种和水肥药的施用会影响到粮食产量。我们团队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的粮食生产全链条,从耕整地到粮食收获的全过程,自主研制了小麦玉米轮作全过程智能农机装备,打造了100亩‘无人农场’示范区。”陈黎卿介绍,这一套智能农机装备,集成了北斗导航系统,精确引导农机进行智能化耕整、播种、空地协同田间管理以及无人驾驶收获等作业。通过北斗系统实时反馈的位置与速度信息,农机得以精准定位和高效运行,实现了对作物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无人化和高效化操作与管理。

胡疃村第一书记鲁大勇带着种粮大户边走在田间边说:“得益于安农大智能农机的推广应用,我们村亩均节本增效230元。”

智能决策也是智慧农业的关键环节。安农大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饶元带领团队自主研制的作物光合生理智能感知装备、种植决策智能生成大模型、一站式豆麦考种装置,实现了大豆、小麦等作物多维度表型数据高通量、自动采集与智能解析,能够为豆麦种植者自动提供播期科学决策、病虫害防治、精准水肥管理等全过程田间管理智能化决策,实现了作物光合效率、冠层覆盖度、植株形态、种子表型参数智能测量与种质资源鉴定,赋能豆麦等作物智慧育种,节约水肥23%,减少人工45%,育种效率提升25%。

安农大与埇桥区建立全面合作关系10年来,围绕小麦、玉米、大豆等主导产业发展,成立了现代农业产业联盟,构建了新型农业服务推广模式,示范推广农业“四新”技术100余项,以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融通犹如“智慧大脑”,有效地应对了农业劳动力短缺和种植效益提升的难题。

安农大党委书记张庆亮表示:“下一阶段,学校将围绕安徽‘江淮粮仓’建设,探索无人化粮食生产全过程智慧决策与科学管理,赋能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协同打造一批智慧农场,支撑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让农民从‘会种地’迈向‘慧种地’。”(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王华斌 丁文金 夏迎春 记者 王志鹏)

作者:王华斌 丁文金 夏迎春 王志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