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年轻貌美的女性;
这两个成语正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典故:西施浣纱、昭君出塞、貂蝉拜月、玉环羞花。
不过,正史中只记载了四大美女中的三位,也就是说有一位是文艺作品虚构出来的。
一、沉鱼落雁
位居四大美女之首的是西施。
西施浣纱
西施原是浙江诸暨的浣纱女,相传她在河边浣纱时;
河水倒映出她粉面桃花般的容颜,就连水里的鱼儿都为之沉醉;
故而不再游动沉下水去,这便是“沉鱼”的典故。
历来对西施的描绘甚多。
“沉鱼”之典故自不必说,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成了千古名句;
与之对应的杜撰人物东施都因“效颦”而留名世间;
就连江南的贝壳都因叫做“西施舌”而成了被追捧的佳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的传奇女性形象,在历史上却实确有其人。
春秋时期的江南正是吴、越两国争霸;
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屈身服侍吴王夫差,卧薪尝胆只为复国报仇。
而西施正是勾践复仇计划的一部分。
由于貌美,西施被勾践从民间寻来献给吴王夫差。
打了胜仗的夫差开始耽于女色、国事日渐荒芜;
最终被隐忍数十年的勾践一朝打败,自刎而亡。
吴越争霸落幕,西施作为故事的注脚也消失在史书中。
有说她被吴国人沉了江,有说她随越国大臣范蠡隐居,也有说她愧对夫差而自刎……
与在生活方方面面充满“存在感”的西施不同;
王昭君所有为人知晓的故事似乎都包含在昭君出塞的故事中。
在流传的故事版本里,王昭君本是皇宫中默默无闻的宫女;
因未给宫廷画师行贿而迟迟得不到皇帝的临幸。
面对势力壮大的匈奴时,王昭君自请前往和亲,维护了汉匈之间的民族和睦。
在送别时,当朝皇帝第一次见到王昭君的容貌便后悔了,回宫后立刻下令处罚宫廷画师。
在北上匈奴的路途上,尽管是自己的选择,但终究是与故乡永别,王昭君不觉悲从中来。
眼见滚滚黄沙、马嘶雁鸣,王昭君手拂琵琶,悲凉之乐自指尖传出。
貌美的女子、悦耳的曲声,大漠中的飞雁都忘记了飞翔,纷纷落在沙丘上。
这便是“落雁”的典故,甚至由此诞生了著名的古曲《平沙落雁》。
《汉书》中的记载与流传的版本有一些出入。
正史中,王昭君和亲并非汉朝对匈奴的“妥协”。
事实上,匈奴此时实力十分薄弱、与汉朝难以相比,此次和亲在本质上是匈奴请求获得汉朝帮助的乞讨。
故事中直接促成王昭君被选中和亲的画师,在历史上也查无此人;
王昭君的毛遂自荐更是杜撰,这些角色和情节的设计更多是后人王昭君形象的拔高。
二、闭月羞花
四大美女中的另外两位——杨贵妃、貂蝉,在传奇性上比之上面两位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杨玉环本是皇子的王妃,玄宗看中后违背人伦娶杨玉环入宫、封为贵妃。
尽管年龄相差甚大,但对艺术共同的追求使得二人互为知己,十余年来恩爱异常。
白居易笔下《长恨歌》虽然有些艺术加工,但总体上还是能表达出唐代文人的态度。
相传杨玉环初入宫时曾到园中赏花,无意间碰到一株花草,叶子立刻卷了起来;
身边的宫人纷纷说是贵妃的容貌让花草自惭形秽,抬不起头。
这便是“羞花”的典故。
不过,危机往往在平和之中。
安史之乱的爆发打破了虚妄的盛世,屡屡出昏招的玄宗带着皇亲国戚和禁卫军仓皇西逃。
逃奔至马嵬驿,愤怒的将士们杀了奸相杨国忠后不解气,又威逼玄宗赐死杨玉环。
与心爱的女人相比,唐玄宗当然更舍不得手中的权力。
就这样,杨贵妃魂归马嵬坡。
作为皇帝的妻妾,又与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挂钩,杨贵妃显然也是正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
不言自明,四大美女中的貂蝉是文艺作品虚构出来的。
我们熟知的貂蝉是《三国演义》中游走在董卓和吕布两个狠角色之间的女性。
故事中,是司徒王允的义女,生得国色天香;
相传貂蝉在花园中拜月时,一片浮云飘过遮住了月光,自此便有了“闭月”的典故。
彼时的东汉朝廷为董卓把持,其麾下大将吕布更是无人能敌。
为了报答义父养育之恩,更为了铲除国贼,貂蝉自告奋勇牺牲自己。
于是,王允先将貂蝉许给吕布作小妾,又将其献给董卓。
果然,二人都被貂蝉迷得神魂颠倒。
后吕布与貂蝉私会被董卓发现,二人关系决裂,王允趁机劝吕布除掉了董卓。
尽管美人计用得顺理成章,但《三国志》中其实并没有貂蝉这么一号人物;
吕布和董卓的决裂自然也并不是因为争夺女性。
貂蝉这一角色最早出现于元代的《三国志平话》。
在该书中,貂蝉和吕布本是一对夫妻,因战乱离散后貂蝉被王允送给董卓,随后吕布为夺妻而杀董卓。
元代杂剧《连环记》、《夺戟》又为貂蝉补上了姓氏、家乡等背景。
不过,《三国志平话》的设定过于扁平化,吕布杀董卓是捍卫夫妻关系,貂蝉委身董卓则是背弃人伦。
计除董卓的王允则成了棒打鸳鸯的反面角色。
在吸纳了之前作品的描述并进行删改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为国献身、大义凛然的貂蝉形象;
又删除了她的出身和结局,使其更有神秘性和传奇性。
这便是我们如今熟悉的貂蝉。
三、封建时代的女性悲歌
四大美女纵使留下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典故,但朝代不同的四人却都以悲剧收场:
杨玉环被心爱之人赐死、王昭君在离乡千里的塞北度过余生、西施和貂蝉为国家献出自己,最后却不知所踪。
其实,这正是封建时代女性的悲剧。
她们自出生起便被各种身份定义:谁的女儿、谁的妻子、谁的母亲……
这些她们都是,但唯独不是她们自己。
她们的命运被裹挟,成为时代的垫脚石。
纵使是锦衣玉食的公主们,大多也要踏上和亲这条路,为所谓的“国家大局”牺牲掉自己。
表面上看,在男尊女卑“教导”下的女性们是与男性抗争,实则抗争的则是时代。
然而,在时代面前,每个人都是无力的。
《红楼梦》中“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谶语正是整个封建时代女性悲歌的缩影。
参考资料:《史记》
《资治通鉴》
《三国演义》
- 原创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