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蕴

1月13日上午9时45分,伴随着巨大的旋翼破空声,一架AW139直升机从大连东港商务区海边缓缓升起。22分钟后,该直升机成功将乘客送往獐子岛指定地点,随后顺利返回。这标志着大连“东港—獐子岛”低空载客航线首航试飞成功。

“以往从大连市区到獐子岛,要先乘车再搭船,前后花费约5小时之久。如今坐直升机,不到半小时便可到达。”体验“首飞”的大连市长海县居民李密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从5小时缩短到22分钟,山海之间不再难以跨越。而这仅是大连在“低空赛道”蓄势腾飞迈出的一小步。

1月14日,大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在此次大会上,大连低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大连市低空空域军地民协同保障联席办公室、大连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中心、大连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等揭牌,低空经济合作协议和一批项目集中签约……这些正成为大连低空经济“振翅高飞”的重要保障。

大会同期,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市低空经济协作机制也正式建立。对此,大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绍旺表示:“建立低空经济协作机制后,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市将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低空经济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辽宁省低空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力量。”

大连有何底气挺进低空经济万亿蓝海?

在地理位置方面,大连有着2211公里的海岸线,点缀着538个风貌各异的海岛;在研发条件方面,大连市坐落着31所高校,在无人机动力电源、高精度目标航向轨迹定位、航路规划和管控等领域具备较强的研发创新优势;在产业基础方面,大连市形成了由整机制造、航空特种材料、关键零部件、性能航空装备制造在内的产业链条;在基础设施方面,兼具通航功能的长海支线机场、遍布全市的36个垂直起降点等;在应用场景方面,大连市已落地要客运输、物流配送、无人机巡检等场景,并正在筹划沿海经济带各市以及环渤海的运输航线……

“目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的氢混动力电源技术相关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连理工大学围绕无人机智慧运营管理与优化、多无人机航迹与规划等技术研发攻关,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叶景岩介绍。

在“空中资源”的加持下,大连低空经济开启了“高飞之路”。

2024年,大连市吹响发展低空经济的号角,同年9月成立大连市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大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系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如今,大连积极瞄准细分赛道加快布局,相关产业及应用场景陆续“起飞”。根据规划,2025年,大连将以商业化应用场景“飞起来”为牵引,重点依托长海机场及空域优势资源,开展低空协同管理试点,实施5大工程30项重点任务,布局低空起降点280个。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樊一江建议,在低空经济方面,未来,大连可以围绕培育新经济形态、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拓展的产业+场景+平台+价值全循环机制和发展模式。

(科技日报大连1月14日电)

来源:科技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