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常用肿瘤药物预处理
抗肿瘤药物静脉治疗的输液反应(infusion reactions,IRs)是外源蛋白(通常是免疫球蛋白E 即IgE)介导或非免疫介导的反应。细胞毒性药物的IRs 发生率高达30%,单克隆抗体IRs 发生率为15%~77%。其症状通常是轻微的,如寒战,发烧,恶心,虚弱,头痛,皮疹,瘙痒等,但也可能表现为严重过敏反应的症状,如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和/或心脏骤停的急性发作等。严重输液反应发生率虽相对较低,但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干预可能致命。
在输液前进行常规的预处理用药可明显降低抗肿瘤药物IRs 的风险。如紫杉醇未采取预处理的输液反应高达41%,多西他赛为15%~33%,使用说明书推荐的预处理方式后,输液反应率下降至2%~4%。此外,一些抗肿瘤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血液毒性、皮肤反应或出血性膀胱炎等毒性反应,接受规范的预处理用药可减轻或预防毒性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02
常用化疗方案顺序汇总表
抗肿瘤化疗方案的给药顺序应优先根据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指南推荐,其次考虑三方面因素的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细胞动力学原则、药物刺激性。
药物相互作用:一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相互作用,主要影响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如紫杉醇与顺铂联用时,顺铂会延缓紫杉醇的排泄,加重不良反应,联用时须先给予紫杉醇。二是药效学的相互作用,主要为疗效的协同和增敏或发生拮抗作用,应注意给药的先后顺序以尽量减少或避免增加毒副作用,但这些研究多是细胞学的研究,还需临床的进一步验证。
细胞动力学原则:生长较慢的肿瘤G0期细胞较多,可先应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一部分肿瘤细胞,诱导肿瘤进入增殖期后再应用周期特异性药物;生长较快的肿瘤则相反,应先用周期特异性药物杀灭增殖期细胞,减少肿瘤负荷后,再应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残存细胞。常见的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有烷化剂、铂类化合物、抗肿瘤抗生素类药物等,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则有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抗代谢药物、干扰有丝分裂的植物类药物等。
药物刺激性:联合化疗时应先输注对血管刺激性小的药物,再输注刺激性大的发疱性药物。同时,根据化疗药物外渗后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可按先非发疱性药物后发疱性药物,若同为发疱性药物则先浓后稀。
鉴于肿瘤化疗药物药理学特性的复杂性,相同的联合化疗方案在不同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也并非完全相同,故 许多联合化疗方案中各药的给药顺序在不同的文献中也可能存在不同的结论,仍有待验证 。
03
药物说明书对输注时间的要求
药物输注时间(滴速)可影响药物的稳定性与有效血药浓度,或引发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严格参照药品说明书执行。
04
需在输注过程中避光的药物
整理自:广东省药学会发布的《静脉用药安全输注药护专家指引》
内容来源:e药安全
扫描上方二维码码加入知识星球,获取更多肿瘤和介入医学专业资料
目前已有380+肿瘤和介入医疗圈人员加入
知识星球介入相关资料(部分)【幻灯收藏】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幻灯收藏】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 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版)
介入血管再通术治疗额面部注射透明质酸美容致眼动脉栓塞视力受损专家共识
以上指南共识均可在知识星球下载获取!
◆崔伟医生 个人简介◆
介入小崔哥
崔伟医学博士
广东省人民医院 微创介入科
擅长肺结节与肺癌、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梗阻性黄疸(胆管癌、胰腺癌等)、胃癌、结直肠癌、血管瘤、子宫肌瘤等良恶性肿瘤的微创介入(灌注化疗、栓塞、消融、粒子、支架、滤器、输液港等)与综合治疗(化疗、靶向、免疫等)
微信公众号“介入小崔哥”创立人
火爆全网的“肿瘤思维导图”主编
荣获2021、2022年度“年度好大夫”称号
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岭南血管瘤血管畸形联盟 常务理事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通讯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
荣获广东省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曾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在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专业领域top1)等会议进行口头报告
患者免费问诊方式
一:微信扫码关注网上诊室,按下图右方操作步骤填写资料免费问诊;
二: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微信搜索doctorcuiwei或13392120659添加小崔哥个人私信进一步沟通。
抖音|肿瘤介入小崔哥
(使用抖音 APP扫码或 搜索:肿瘤介入小崔哥)
知乎|介入小崔哥
(使用知乎 APP扫码或 搜索:介入小崔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