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海军综合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二,我军战舰也多次驱逐冒犯我领海的美军战舰。许多人会发现一个细节,那就是美国海军无论是现役的“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还是前些年退役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所用主炮都是127毫米炮。而我军在近20年服役的驱护舰上,竟然同时有130毫米、100毫米和76毫米三种口径的主炮。那么我军为何不效仿美军,将舰炮口径减少到一种,来减轻后勤压力呢?
正在开火的我护卫舰76毫米主炮
美军基于自身需求,不断改进127毫米主炮
尽管海战早就进入了超视距攻击时代,但各国海军都不愿意取消战舰上那门口径在100毫米左右的主炮。而对于需要在海上高速行驶、劈波斩浪的战舰来说,安装什么样的舰炮。既要考虑作战任务,也要考虑战舰的整体结构和重心问题。而美军也正是基于上面的考量,才让127毫米炮成为海军百年传家宝。
早在19世纪末美军就开始,在当时铁甲舰和巡洋舰上安装127毫米副炮。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空中威胁的增加,美军又开发了127毫米25倍径高射炮。到了1930年代美军高层决定,研发一种127毫米高平两用炮。其既可以作为战列舰或航母的副炮,也可以充当驱逐舰的主炮。1934年美国海军在“法拉格特”号驱逐舰上,安装了MK12型127毫米38倍径火炮。该炮最大射程为13.7公里,对空射击仰角可达85度。尽管同一时期,日军也在其驱逐舰上安装了127毫米主炮。但除对海射程外略远外,各方面性能都比不上MK12。
美军MK42舰炮
二战末期美军准备在新建造的“蒙大拿”级战列舰上,安装新研制的MK16型127毫米54倍径炮。很快随着喷气式时代的降临,手动操作、目视瞄准的MK12,已经无法满足防空作战的需求。于是美国于1956年把全新的MK42型127毫米54倍径主炮,安在了“谢尔曼”级驱逐舰上。和上一代127毫米炮相比,MK42是一个重达60吨的庞然大物。其上面有炮瞄雷达和光学设备,需要近20个雷达操作员和炮手操作。先进的自动装填机构,可以使MK42最大射速达到每分钟40发。
美军最新型127毫米主炮
然而到1960年代美军又意识到用127毫米主炮防空不实用,过高的指标还导致MK42主炮故障频发。而且该炮体积和重量偏大,也影响了安装该炮驱逐舰的稳定性。1964年美军要求FMC公司研发,轻量版的MK45型127毫米炮。该炮总重只有22吨,炮塔内可以不设置人员。取消了防空作战能力,并将射速降低到每分钟20发,大幅提高了可靠性。进入新世纪后,美军又在“伯克”级驱逐舰上安装了MK45
Mod4型主炮。该炮采用了隐身外壳,将炮管长度增加到62倍径,可发射射程100公里的增程炮弹。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新型舰炮将会成为美军驱逐舰上的唯一一款主炮。
我军护卫舰用100毫米炮,051驱逐舰却用130毫米炮
和美军在二战后不断改进127毫米炮不同,人民海军一直根据战舰尺寸和定位,来为其安装不同口径火炮。当人民海军尚处在草创时期时,只能把各种陆军火炮往千吨级战舰上安。直到1955年我军在苏联支持下,建造了01型护卫舰“成都”号。才通过仿苏制B34型100毫米炮,拥有了国产61式100毫米舰炮。海军高层非常欣赏这门国产火炮,其拥有22.5公里的最大射程。每分钟12发的最高射速,还可以对空射击,堪称千吨级战舰的理想主炮。也正是从01型开始,100毫米口径炮就几乎成为我军护卫舰的标配。比如从1964年开始建造的5艘65型护卫舰,就只有3门100毫米舰炮作为对海打击手段。
我护卫舰第一代61式100毫米主炮
然而在1960年代我军设计第一代驱逐舰051“旅大”级时,又将130毫米大口径火炮搬上了军舰。之所以要在100毫米炮外又搞出130毫米口径,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考量。首先051型驱逐舰的设计蓝本,是苏联二战后服役的56型火炮鱼雷驱逐舰。既然在许多关键细节都照抄56型,自然也保留了其首尾各一座双联装130毫米炮的设计。第二我军从1954年开始在北海舰队装备4艘苏制07型驱逐舰,其主要武器就是四门130毫米B-13型舰炮。尽管该炮与56型驱逐舰装备的并非同一型号,但海军官兵都对130毫米炮的威力、射程和精度赞不绝口。而且我国在1950年代从苏联购买大量130毫米炮装备海岸炮部队,在1958年金门炮战中给敌人以重创。最后我军已经成功仿制了59式130毫米加农炮,和66式130毫米海岸炮。尽管不能直接把岸炮拿到军舰上使用,但已经解决了弹丸和发射药的生产问题。
庞大的双联装130毫米主炮
于是当051型首舰“济南”号于1971年底服役时,我们可以看到其在3000吨级的舰体上安装了两座尺寸巨大,重达80吨的76式双联装130毫米舰炮。该炮不具备防空能力,但可以在雷达引导下射击27公里远的敌舰,每分钟射速可以达到30发。尽管由于后坐力巨大,海军有关部门规定在正常训练时,禁止首尾两座主炮同时向一侧开火。但由于国产“海鹰”系列反舰导弹,上舰后长期不可靠。这样每艘驱逐舰上的四门130毫米舰炮,反而成了最强火力输出。
而在规划051型驱逐舰的同时,海军部门也开始规划053K型护卫舰。哪知配套的红旗61导弹系统迟迟无法完成,在61式基础上研制可自动装填的双联装100毫米炮也困难重重。海军高层只得决定在053K的基础上,建造053H型“江湖”级护卫舰。该护卫舰外形酷似缩小版的051,先在其舰首和舰尾各安装一门61式100毫米舰炮。1985年才换装射速高达每分钟60发,可由火控雷达遥控射击的79式双联装100毫米主炮。巧合的是装备100毫米炮的三型国产护卫舰,各有一艘参加了1988年的314海战。这样到1979年之前我军就已经形成了,驱逐舰装130毫米主炮、护卫舰装100毫米主炮的格局。
我护卫舰装备的第二代79式100毫米炮
通过引进法国先进火炮,我军试图统一战舰主炮口径
1979年后随着中美建交,我国开始同西方国家深入交流并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火炮。我军赴西方代表团经过一番考察后,没有相中美制127毫米舰炮或意大利奥托127毫米舰炮,反而对当时法国尚未完成最后研发的紧凑型100毫米炮产生了兴趣。当时我军高层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战舰之间直接用火炮对决的时代已经过去。而法制100毫米炮不但口径适中、重量较轻,而且射速高达每分钟90发。不但可以在短时间内击沉敌舰,且具备较好的防空能力。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1980年代我新建军舰都准备安装该100毫米炮的国产型号。
从法国购买的紧凑型100毫米主炮
然而令我科研部门大跌眼镜的是,这门100毫米炮的性能虽好。可电气设备的复杂性和液压系统的精密程度,远超过我国军工人员的想象。结果仿制这样一门100毫米炮,竟足足花费了15年时间。而在80年代我军建造新型052型驱逐舰时,尽管将排水量增加到了4000吨级。但由于舰尾要布置反潜直升机甲板和机库,舰首要安装海红旗7防空导弹发射系统和装填机构,事实上也没有足够空间安装双联装130毫米主炮。
79A型第三代国产100毫米主炮
在仿法制100毫米炮进度缓慢的情况下,我科研部门只得改进79式100毫米炮,推出了重量更轻、射速更快的79A双联装100毫米炮。该炮全重降为38吨,第一次实现了炮塔内无人操作。于是在带有浓厚西方血统的“深圳”“哈尔滨”号驱逐舰,和排水量增加到6000吨的“深圳”号驱逐舰上,都在舰首安装了一门79A式100毫米舰炮。同时新造的“江卫”级2000吨级护卫舰,也在舰首安装一门79A式100毫米主炮。后来我军对部分“江湖”级护卫舰和“旅大”级驱逐舰进行改造,也用两门79A舰炮取代了之前装备的旧式火炮。
100毫米炮性能满足不了需求,我军无奈保留三种口径
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似乎将法式100毫米紧凑型舰炮仿制成功后,那么我军驱护舰将统一安装100毫米主炮。在2004年至2005年集中亮相的2艘052B和2艘052C新型国产驱逐舰上,舰首果然安装了一门与法制紧凑型100毫米主炮相似的87式100毫米主炮。随后我海军服役的2艘排水量4000吨的054型护卫舰,舰首也是安装一门100毫米舰炮。
我军87式100毫米主炮
然而当2014年在052C基础上改进的052D驱逐舰首舰“昆明”号服役时,其舰首主炮竟然换成了全新的130毫米炮。而在054基础上改造的054A护卫舰上,舰首主炮又变成了一门76毫米炮。显然我海军高层对87式100毫米炮的炮弹毁伤力,和自动装填机构可靠性并不满意。新世纪我国从俄罗斯购买的4艘“现代”级驱逐舰上,接触到了俄AK-130双联装130毫米主炮。同时还从俄罗斯获得了,AK-1
76型76毫米舰炮的图纸和实物。于是海军高层最后决定,借鉴俄130毫米炮的技术,研制对海和对岸目标毁伤效果更好的H/PJ38型130毫米舰炮。由于射击时后座力太大,052D被迫安装的是其安装炮口制退器的型号。直到055大型驱逐舰首舰“南昌”号上,才装备了该炮的原本型号。
新一代130毫米和76毫米炮同框
而054A的舰体长度不变,却将舰首的海红旗7防空导弹发射系统。换成了32单元海红旗16垂直导弹发射系统,事实上也没有空间再安装100毫米舰炮了。而仿AK-1
76的国产H/PJ26型76毫米舰炮,甚至都可以安装在500吨以下的快艇上,自然就可以安在054A护卫舰上。其拥有每分钟120发的射速,可靠性比100毫米舰炮更高,也更适合执行防空和射击小艇任务。不过在最新的054B护卫舰上,解决了技术问题的100毫米舰炮又回来了。这也就意味着当054B服役以后,解放军将会长期装备三种型号舰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