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一位北大24岁的女生病逝。葬礼在埋葬了无数英雄的八宝山举行,北大校长、撒贝宁等一众知名人士到场。
这里埋葬着无数革命先烈,都是为中国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人。
这一天,无数人叹息、哀婉,感叹命运不公。为何要将一条年轻鲜活的生命夺走,明明她的前途是如此的广阔?
她究竟是谁?
1979年,张培祥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小村庄。
尽管家徒四壁,父母亲依旧对这个新生命的到来满怀欢喜,用自己的全力爱她、将她抚养长大。
张培祥乖巧懂事,从小和父母一起做农活,能尽一份力是一份力。
小时候,她常常和母亲一起挑担卖米。
母亲担着重的那一担,小小的她肩膀上扛着稍轻的,母女俩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着田路,去到场上等着米贩子来收米。
种田、卖米的童年生活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到了上学的年纪,父亲毫不犹豫地送她去上学。
一辈子务农的他们,有一个朴素的观念,就是一定要读书,书没有白读的。
眼看着贫寒的家、卧病在床的父亲,张培祥也朦朦胧胧地懂得了读书的意义。
于是,没有什么文化熏陶的她,在学校竟然一直名列前茅。
但这个家庭实在是太过贫困,家里却无力支撑她继续读书了。
这个消息对于她无异于晴天霹雳。
姑姑一家听说张培祥辍学,心里觉得惋惜不已。看到她学习如此用功、成绩又如此优异,他们便将张培祥接来,供她上学。
失而复得的机会对张培祥来说格外可贵,她满怀希望地开始学习,比从前更要刻苦。
不久便传来好消息,她考上了市一中。
然而,市一中的学费和生活费又是姑姑一家难以承担的,张培祥再一次面临辍学危机。
不过老天或许是眷顾她的,在醴陵四中教书的堂叔在得知张培祥竟然考上了市一中,也不愿让孩子就此放弃,于是将她安排在了四中就读。
张培祥的名号在四中非常响亮,她不仅各科成绩优异,而且文采斐然,写的作文常常被各各老师当做范文朗读。
她对学习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可是,初中毕业后却主动要求报考中专,想早点走上社会报效父母。
四中的校长罗定中听到她的决定,吓了一大跳,连忙去劝说她和她的父母。
“我教了一辈子书,没见过这么优秀的孩子。”他脸上的诚恳绝无假意,“无论如何,书必须读下去。”
张培祥的父亲不禁哽咽起来:“我都知道,但是家里实在……”
如果不是没有办法,谁愿意走这样一步呢!
“学费不是问题,全部由我一人承担!”
罗定中拍拍胸脯,利落道。
就这样,他成了张培祥的贵人。
张培祥在学校始终刻苦学习,没想到,不幸再一次袭击了她的家庭。
高二那年,父亲被查出肾结石,母亲患有乳腺癌,得知这个消息的她,瞒着所有人外出打工,校长得知后,急忙托人四处寻找她。
4个月后,他终于联系上了她。
校长的第一件事便是告诉她:“你的任务就是读书,其他都不用担心,放心交给我们。”
十几岁的女孩在外漂泊谈何不易,四个月来的委屈在听到这句话时再也压抑不住,张培祥大哭起来。
回到学校后,她继续用功,势必要用好成绩回报一路上关心她、支持她的善良的人们。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后捷报传来,她以湖南省第五、株洲市文科状元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法学系录取。
踏破坎坷终成大道,此后的人生路,终于“顺遂”了起来。
这个“顺遂”也只是相对于之前的苦难与打击,她的大学路,比常人要艰苦数倍。
进入大学后,她始终刻苦学习,拿到各种奖学金。
她在课外的时间写稿赚钱,以“飞花”为笔名创作的剧作《大话红楼》脍炙人口,以自己真实经历写就的《卖米》纪实文学获得了北大校园原创大赛一等奖,被誉为“可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佳作。
积攒了一定的名气与能力后,她还在湖南卫视担任编剧。
在校期间,她的收入不仅让自己可以负担学习与生活支出,还可以寄回家补贴家用,甚至是将全家人接来北京游玩。
就在生活蒸蒸日上、越来越有盼头的时候,命运又给了她最后一记重锤。
她的皮肤表面经常出现莫名其妙的青紫和红点,而且经常头昏气喘,浑身乏力。去到医院检查后,才查出来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接着立即住院。
许许多多的社会人士向她伸出援手,希望可以留住这条年轻的生命,让她可以继续在人生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然而,病情恶化得太过迅速,张培祥在2003年8月27日晚9时去世,年仅24岁。
九月,北京大学在八宝山菊厅为张培祥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学校的校长、党委书记、班主任,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主持人撒贝宁分别致悼词。
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大概就是在描述张培祥的一生。
她的一生只有短暂的24岁,经历的苦难却是常人的数倍。
然而,直到死前,她以“飞花”名义的绝笔信中,语气都欢快、活泼。她自嘲“没有倾国倾城貌,空有多愁多病身”,全篇都在安慰读者,告诉大家自己的病情尚还安稳。
她面对苦难的乐观与积极昂扬的斗志,实在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