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全市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增强,“暖城优教”品牌擦得越来越亮。
打造“暖城好课堂” 守牢质量提升主阵地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布2024年全区“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结果。全区共遴选485节,其中鄂尔多斯市入选138节,占总数的29%,入选率位列全区第一。2024年,鄂尔多斯“六精”好课堂实施以来,以“让学生听得懂、记得牢、做得好才是好课堂”为目标,引导学校树立精准分析、精准定位、精准指导、精准诊断、精准评估、精准干预的“六精”理念,教师把精力和心血倾注在课堂上,向课堂要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全年邀请山东省潍坊市、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内外教学专家与鄂尔多斯市专职教研员开展推门听课近530节,有效指导课堂教学开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除此之外,鄂尔多斯市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新模式,推动智慧教育发展,让教育更加智能、高效。在教研方面,构建“呼包鄂乌榆”一体化大教研格局,促进京蒙、沪蒙教研协作,与山东潍坊形成长期教研战略合作格局。在线教学平台、数字资源库建设等方面,打破时空限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让城里的优秀老师为乡村学校的孩子在线授课。葛名媛是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三小学的老师,也是杭锦旗吉日嘎朗图小学学生的“共享老师”,通过“同频互动课堂”,学生实时收听葛名媛老师的音乐课程,和康巴什的同学一起打节拍、学唱歌,共同融入音乐课堂中。
“我们虽然是一所乡村学校,但通过‘同频互动课堂’,与康巴什区第三小学搭建起稳定的帮扶机制,学生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获取途径。”吉日嘎朗图小学代校长徐慧介绍。
培育“暖城好老师” 锻造质量提升主力军
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老师“教得好”。鄂尔多斯市2023年开始实施“三名”工程,加强名师、名班主任、名校(园)长梯队建设,着力发挥“三名”引领作用,培育骨干教师,补齐新任教师短板。2024年,鄂尔多斯市多渠道引才育才,面向全国招聘引进教师1651人,新增特级教师12人、正高级教师17人。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郭彩霞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一小学语文正高级教师。2019年,教育部成立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郭彩霞名校长工作室,她以“激发校长成长内驱力,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这个工作室逐步发展为拥有300余名骨干教师的团队,工作室支教团队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评为“最美教师团队”,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网上工作室,线上成员达2200余人,浏览量3.2万余次。
“我们积极响应‘三名’工程,着力探索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举措。”郭彩霞介绍,工作室以解决基层教育教学问题为核心,为名优骨干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优质平台。所有老师除了在工作室上课、磨课外,还要发挥辐射功能,带动各自集团学校的学科发展。
在市级层面,鄂尔多斯市每年线下培训各类教师3000余人次,每年每名教师的培训时间不低于120学时,实现对新招录教师的全覆盖。“我们特别关注乡村教师的培养,通过送教下乡、支教等方式,让教师资源向乡村倾斜。”鄂尔多斯市教师工作科负责人说。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深化教师队伍评价改革,打造师德师能双过硬队伍,制定出台教育人才新政30条,《鄂尔多斯市中小学校高级教师聘后管理办法(试行)》《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直属学校校长(书记)职级制实施方案(试行)》等,引导教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
培养“暖城好家长” 汇聚质量提升新动能
家校共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鄂尔多斯市全域实施“暖城家教”校家社协同育人品质提升行动,打造家校社一体育人工作体系。
“开展‘暖城家教’之后,一些家长通过参加家长会交流、聆听专家讲座等方式,教育理念有了很大转变。”班主任刘老师表示。学期末,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六小学二(7)班家长会上,老师和家长共同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
伊金霍洛旗第五小学提出“伙伴互助 协同育人”的家庭教育工作理念,学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密切家校社联系,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培训、家长四进校、家庭教育联席会议等活动,构建“伙伴式”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每周三下午15:00-15:40学校领导与家长、学生开展“校长有约”活动,活动为广大教职工、学生、家长和社区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反馈问题、平等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师生、家长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切切实实地为学生的发展出谋划策,共同赋能,让共建共享,协同创新成为可能。
“我们常态化开展‘暖城家教’,实施‘千师访万家’,让家访工作有温度、有故事、有亲情、有感动,引领家长成为孩子成长路上高质量的陪伴者,让家长成为我们教育有力的‘同盟军’,全面形成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确保教育惠民高质量、全覆盖,为全方位打造暖城教育新生态筑基赋能。”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局长万世斌介绍。(杨天惠)
来源:鄂尔多斯市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