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属于老母亲的无声战役也打响了。

儿子邦邦今年小学六年级,这个学期,他的成绩很不理想,尤其数学,真是一塌糊涂。

我摩拳擦掌,就想着趁这个机会好好给娃“补一补”。

于是,寒假伊始,我就给儿子邦邦制定了一系列学习计划:

“每天8点起床吃早餐,背诵半小时课文,做一套数学卷子;

下午开始做各科的寒假作业,晚上再继续做我布置的课后作业……”

我每天在家督促他学习,可是放假一周以来,邦邦的学习状态却让我大失所望:

每天一让他学习就极其不乐意,课文背了上句忘了下句。

写作业也总是心不在焉的,薄薄的几页作业要写几个小时,一篇作文都要墨迹一个下午。

还趁我不注意,偷偷拿出手机刷视频、打游戏……

我一说他,他就抱怨“烦死了”,甚至直接回到房间锁上门不理我。

看着“惨不忍睹”的鸡娃成果,我真是郁闷又焦虑。

孩子马上就要升初中了,如果一直这么混下去,到时候又该如何和初中接轨呢?





前两天去闺蜜家做客。

闺蜜一会忙着招待我,陪我喝茶聊天,一会还要忙着做饭,从头到尾都没有管过儿子杉杉。

但杉杉却特别自觉,一下午一直在自己的房间写作业,完全没有受我们干扰,不到3个小时就把当天的作业全部完成了。

晚饭过后,他拉着他爸爸下楼打了一个小时羽毛球,之后又自觉地回到房间进行课外阅读。

真是羡煞我也!

怎么人家的孩子就那么省心,那么自律呢!

我再也坐不住了,把我最近的困扰一股脑地倾诉了出来。

闺蜜听我讲完前因后果,一针见血地指出:“你错就错在逼孩子太紧了,反而剥夺了孩子的内驱力!”

看着我不解的眼神,她给我讲了董宇辉的一个观点:

不要太在意你的孩子,当你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把孩子攥得太紧,孩子的压迫感也会特别重。

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大人经常插手,甚至用外力推动孩子学习,就会剥夺孩子的自主感,从而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闺蜜的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

自从放假以来,我在儿子面前的“存在感”的确过于强烈了。

每天儿子刚起床,早饭还没吃完,我就开始催了:

“赶紧写作业去!写完作业还得去上兴趣班……”

儿子写作业的时候,我也经常借着送水果的名义进去探查一番。

一旦发现他走神了,或者是进度慢了,我就会出言提醒。

最后还要检查他的作业完成情况,一旦哪里出错我就会把他训斥一顿。

现在想来,正是我的“过度关注和在意”,破坏了孩子宝贵的内驱力。



记得在综艺《老师请回答》里,看过这样一个女孩。

她对写作业格外抗拒,每天都要妈妈催着赶着学习,而且作业还经常漏写少写。



可了解后才知道,女孩每天除了要完成学校作业,还要完成妈妈留的作业,经常写到深夜12点甚至更晚,就连周末也不能休息。

妈妈每天下班回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完成没有?汇报一下今天的学习情况。”

有时作业量实在太大,女孩熬不住就提前睡了,结果妈妈下班后见孩子作业没完成,还要喊她起来写完。



在妈妈的逼迫下,女孩心力交瘁,一学习就本能地产生排斥。

心理学家李雪说:外驱力,也能驱动一个人,但它带来的感觉是较劲、痛苦和内耗。

从短期来看,外驱力的确能让孩子快速行动起来。

但长期靠外驱力支撑的孩子,很容易产生疲惫、厌烦等负面情绪,能量难以持久。

纪录片《中国少年故事》中,来自北京的11岁女孩陈思凝让人印象深刻。

她五年级就考入北京八中少年班,还曾在全国编程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可谓金光闪闪。

每天放学之后,思凝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

每天的学习计划表看似紧密,但并不是大人的要求的,而是她主动去安排的。



而陈思凝的妈妈作为国内知名985大学的硕导,是没有多长的时间来照看陈思凝的学习的。

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每个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是愿意学习的。但是因为父母投射了太多教育上的焦虑和期待,慢慢的孩子就变得抗拒学习了。”

所以她很少插手女儿的学习,而是为她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

看了许多像陈思凝一样的学霸成长故事,我发现:

那些真正发自内心热爱学习,能够在漫长岁月中持续精进的孩子,大都是被点燃了内心的动力。

作家林清玄曾说过: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

父母与其过于关注孩子,用外力推着孩子学习,不如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彻底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



陶行知先生有一次在武汉大学演讲。

演讲前,他不慌不忙地拿出一只大公鸡,按住它的头,强迫它吃米。

可是大公鸡拼命挣扎,怎么也不吃。

后来,他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就开始主动吃起米来。

由此,陶行知认为:

“教育孩子就像喂鸡一样,强迫他去学习,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教而不化;

但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父母少刷存在感,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孩子才会“自来卷”。

但给孩子自由,并不代表放任孩子不管。

我在上网研究过不少资料后,决定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坚持”进行改变:

一、以做孩子的“咨询顾问”为中心。

《自驱型成长》一书中指出:

“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就应该把自己看作是孩子的‘咨询顾问’,而不是孩子的‘老板或是经理人’。”

“咨询顾问”,就意味着要退居幕后,放手而不撒手。

首先,先帮孩子制定一份合适的学习计划。

这份计划,一定是充分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尊重孩子意愿和孩子共同商议后的结果。

并告诉孩子,如果能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作业,其他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其次,在对学习计划达成共识之后,家长要做的就是百分百的信任。

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尽量保证一个相对安静、没有干扰物品的学习环境。并严格遵循不催促、不打扰、不干涉原则。

最后,如果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什么问题,再最后统一对孩子进行复盘和指导。

比如对于儿子的弱项数学,我会在他做完作业之后,陪着他查缺补漏,一点一滴进步。

做孩子的“顾问”,实际上是在帮助孩子构建自我,也意味着更高层次的爱与责任。

二、坚持“正面反馈”。

为什么孩子容易对游戏上瘾,就是因为游戏中会有各种即时反馈。

每过一个关卡都有奖励,会给孩子带来持续的快感,不断刺激孩子上瘾。

而学习本来就是一场漫长又枯燥的修行,如果孩子经常被打击,从中获取不到任何成就感,自然就会越来越提不起兴致。

所以,想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父母就要持续给孩子提供“正面反馈”:

比如帮儿子复盘时,发现他攻克了一道难题,我会立马夸他:

“宝贝,你真是一点就透,说明你挺有天赋呀!”

作文写得工整清爽,我也会感叹:“你这篇作文写得不错,字迹工整,真让人赏心悦目!”

当一个孩子的心里被种下自信的种子,感受到了自身的能量与价值,就会从心底相信——我能行。



三、坚持点燃孩子的兴趣。

前段时间,看到17岁女孩魏应麟的“追星”故事。

上小学时,她在季羡林先生的文章中,接触到了梵巴语,并对这种语言非常着迷。

但这个语言非常冷门,只有少数专业大学才有,季羡林当初任教的北大就是其中之一。

从那时起,她就把北大设为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十年如一日地努力。

结果,她最后真的被保送至北大梵巴语专业。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让孩子找到内心热爱,唯有热爱背后的那份坚持,才能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让人走得更远。

父母平常可以通过挖掘孩子兴趣,帮孩子找到自己的动力和价值。

我相信,一个被彻底点燃了内心热爱的孩子,不需要父母做什么,也会自发地去寻找生命的那束光。



《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过:

“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是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放在教育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父母如果只靠外力逼迫孩子,哪怕把孩子托得再高,早晚一天也会被反噬。

早日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帮助孩子迎接独立的自我,才能真正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

这个寒假,希望每个父母都能用耐心和智慧,点燃孩子生命的那把火。

点个赞吧,与所有父母共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