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5

古代中国的运河体系可以说是全世界唯一的、大型的人工水利枢纽,在古代中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在现代化的中国它也持续地焕发新生的力量。本期《这就是中国》节目的主题是“运河:从历史走进新时代”。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携手副院长范勇鹏教授,一同探讨既古老又现代的中国运河。

范教授谈及了几千年历史上,运河对中华文明的几重非常了不起的意义。第一,是它的政治意义。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的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巨大的规模。如此大的规模,怎么去形成一个政治的共同体,为天下万民提供普遍的秩序,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挑战。如果说人民是肌体、制度是骨架、语言文化是灵魂,那么运河就是我们的人造血管。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是走向山河破碎、还是江山一统。中国人从来没有屈从于自然的阻隔和疆界,把各个地理区、经济区给结合成一个更大的有机的生命体,并且通过运河滋养着政治中心和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


第二是它的文化意义。作为中华文明的“人造血管”,运河促进交流,润泽四方,大大便利了人员、物资、信息的流动,这些流动又促进了我们语言、文字、感情和心理的融合交流,最终凝结在我们的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之中。我们想想刘邦、项羽是在鸿沟运河划分楚河汉界,梁山伯是沿着浙东运河去追寻祝英台的足迹,《隋唐演义》里边瓦岗军的故事是围绕着永济渠和洛口仓展开,水浒传里边的梁山泊是后周世宗疏浚运河工程的一部分,《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宋都汴河的繁华,王安石是在邗沟的南端写下了“春风又绿江南岸”,《儒林外史》里的读书人泛舟运河去求取功名,到今天北京的什刹海依旧是灯红酒绿。无数与运河相关的情节构成我们中国人共有的一种文化背景。

第三是社会意义。中国人自古就追求一个良好的社会,一个大同世界,一个命运共同体,而不是说西方政治学家特别喜欢讲的那种“殖民型社会”,所以我们《尚书》里边就讲“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孟子也说“施仁政于民”。所以运河在中国古代它在社会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平时税赋和商品沿着运河来转运和存储,战时利用运河来进行大跨度的调配全国的资源。农业和市场发生波动的时候,汉朝是靠运河支撑的平准均输制度来平抑物价,隋唐的皇帝则会带着百官从长安跑到洛阳来移都就食。另外,黄河泥沙沉积,我们也会用利用运河的工程来束水攻沙。运河可以说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条民生之河。


第四是经济意义。运河催生了一个统一大市场,促进了市场经济,改善了全国资源配置,促进了统一度量衡和法律的形成,还帮助中国发展出古代世界最发达的货币和金融体系。运河的建设也以这种公共财政支出和释放流动性等方式影响着历朝历代的宏观经济。但是它的经济意义不止于国内,随着唐宋以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像广州、泉州、宁波、太仓这些海运中心的兴起,运河又开始承担起一个连通海陆的使命。最典型的就是从杭州到宁波的浙东运河系统。绍兴2023年刚刚建成开放的浙东运河博物馆非常值得参观,在那里边我们可以深刻地领会到运河通江达海的伟大贡献。

我们今天看运河,不仅要看到这些意义,特别要看到在这个国际关系急剧变化、世界挑战空前复杂的时代,我们运河所具有的国际战略的意义。

特朗普上台之后的中美关系肯定是不容乐观,中东、俄乌这些地方局势风云变幻,世界性的战争、衰退、脱钩等风险始终高悬,那么加快中国内部的统一大市场建设,通过运河建设加强连通提升内需,以及结合中国电力和新能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内河航运,降低我们对石油的依赖,都显得更加重要。

在当前国际局势下,提升和东南亚的合作尤其重要,深度参与东南亚的稳定和发展,运河也是一个重要的抓手。比如我们和柬埔寨修建的德崇扶南运河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将来在这种互信和合作的框架之下,将中国的运河体系和东南亚的海陆交通体系贯通、系统集成,能够构建起一个更大的物流网络,将有效地提升地区运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增强安全保障,使东方成为新一波全球化的策源地。


总之,运河既古老又现代,在新时代的挑战之下,会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我们要继承好中华民族的运河精神,做好当代运河这篇大文章。

编辑: 刘清扬

责编: 姜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