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月13日讯(记者 郭子硕)银登中心今日新增8笔不良贷款转让项目转让公告,出让方分别为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宁波银行、中原银行、湖北消费金融五家金融机构,其中三笔为批量个人消费信贷资产。
财联社记者留意到,湖北消费金融今日连续挂牌两笔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未偿本息总额9477.87万元、2.40亿元,项目竞价起始价分别为264.40万元、694.70万元。以此计算,项目竞价起始价仅为账面价值的0.28折、0.29折。
在此之前,1月3日,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1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其中,不良贷款转让项目的竞价起始价为2150万元,约未偿本息总额6.99亿元的0.31折。
1月10日,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连续发布两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公告。其中,不良贷款转让项目竞价起始价为362.84万元、370.28万元,分为未偿本息总额的0.96折、0.59折。加权平均逾期天数分别为166.04天、967.31天。
以此计,消费金融公司2025年挂牌转让的不良资产价格均在一折以下。
起始价击穿“一折”常态化?业内:贷后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西南某消费金融公司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近期同业转让不良资产的需求增大。整体上看原因较为综合,包括降低不良贷款水平、节税、政策、内部战略等。或许是对未来不良预期的提前释放。
火栗网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城认为,从公告日期维度来看,个贷包出包存在明显的周期性,这是由于个贷包的批转能够为金融机构财报带来一定的改善,因此各机构在出包时会重点关注其对年报的影响。个贷包出包挂钩报表披露日期的情形依然会存在。
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资产挂牌价击穿“一折”,这将常态化吗?上述西南某消费金融公司人士表示,项目竞价起始价低于一折是“市场定价、自身选择”。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不少消费金融公司的贷后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除了消金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不良资产处置上仍面临一定压力。
某国有大行华南分行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一般地,银行逾期资产处置流程都是先催收,再诉讼,再进入拍卖阶段。而通过诉讼、清收等各种方式收不回来的不良资产,这类有处置障碍的不良资产可能打包进不良资产项目,挂牌转让。不过只要进入诉讼阶段,项目的处置周期就“说不准了”。
据火栗网研究中心统计,2024年和2023年待批转资产中,未诉讼资产占比分别为 98.37%和95.60%。彭城对此分析,这反映出金融机构在司法处置中的乏力以及当前沉重的司法处置压力,同时也对受让方的后续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