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1月13日电 题:织密防线 种下希望——安徽歙县洪涝灾后重建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姜刚、屈彦、潘峰

  开展沟渠清淤、加紧新居建设、推进农田整治……寒冬腊月,记者再次来到半年多前遭受洪涝灾害的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看到当地干部和群众守望相助、织密防线的生动场景,也感受到灾后重建、种下希望的信心。

  在深渡镇定潭村的一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歙县花辰尹家庭农场农场主张兴看着一株株菊苗,仿佛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在他的身后,经过重修整治的田间渠道纵横交错,为更好抵御洪涝灾害、迎来丰收增添了底气。

  “当时暴雨来得急,持续时间又长,菊花园和附近的低洼地带一片汪洋,正在生长中的贡菊、金丝皇菊等被水长时间浸泡,一半以上都损失了。”回想起半年多前遭受的洪涝灾害,张兴仍记忆犹新。

  退水后,在政府部门生产帮扶、保险公司保险理赔等助力下,张兴赶紧投入到恢复生产中,或购买新苗补种,或疏通田间渠道,2024年11月迎来收获。

  据歙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开秋介绍,灾情发生后,该局成立农田水利设施及农村人居环境恢复建设工作服务总队,下设综合协调、技术专家、政策落实3个工作小组和7个服务小分队,统筹推进救灾物资调配、救灾指导、技术服务等各项工作,组织本单位和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灾后田管面积16.1万亩次,开展技术宣传超过4000人次。“小分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既可以高效指导群众恢复生产,也能带给他们更多信心。”

  2024年6月19日至23日,歙县普降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6·20”“6·23”两次洪灾接踵而至,雨情、汛情、险情、灾情叠加,造成歙县全境全域受灾,灾情损失惨重。其中,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65万公顷,因灾倒房需重建户154户,共有国省干线6条30个点、县乡道路20条路117个受灾点因灾不同程度受损。

  为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歙县制定多项灾后恢复建设方案,在防汛救灾及灾后恢复建设中整合统筹资金,扎实开展各项建设,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记者了解到,积极开展河道清淤治理,加快受损道路桥梁恢复建设,是灾后重建的重点工作。

  从歙县县城驱车进入绍濂乡岭口村,一路上畅通无阻,几处道路施工后留下的沙石、部分路段与相邻路段地面的色差、新修的道路护栏等,是道路恢复重建的“痕迹”。2024年6月,记者进入岭口村时行进还很困难,不仅多个路段因山体塌方被土、石掩盖导致交通中断,甚至有多条公路被洪水冲断路基。

  在岭口村六公坑村民组,岭口村党总支书记王涛涛指着一处道路说,这是村里通向六公坑、芝岭片的唯一道路,受洪水影响,这条路曾有6处路段被冲断,一度导致部分村民出入困难。“灾情发生后,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我们的努力下,曾经被洪水冲断的道路,如今已全部恢复。”王涛涛说。

  “把道路修通,才能更好进行全面灾后重建,更好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歙县农村公路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蒋中庆告诉记者,2024年的洪涝灾害导致县内300多条农村公路不同程度受损,通过半年多来的全力攻坚,受损村道已完成修复工作。

  农村人居环境灾后整治恢复也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11月底前,歙县145个受灾村已基本完成村庄环境整治及村内道路等水毁设施修复。目前,2023年度省级中心村已经完成建设并通过省市级验收、4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因灾倒房群众的生活也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走访中,记者看到,有的群众正在建设新居,有的群众已经搬进新居。在绍濂乡和平村,76岁的村民余小燕曾在洪水中被冲塌了家,如今已搬进了新家。她笑呵呵地带着记者参观了新家,堂屋铺上了地板砖,家里添置了新家具……

  “洪水过去后,政府部门发了补助金,家里筹了一些钱,3个多月就把新房建起来了。”余小燕说,“从原来的砖木结构到现在的混凝土结构,新房住得更亮堂、也更安全。”(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