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我们几乎很少在街上看见盲人,有些人甚至一生中都未曾见过盲人。当然,在大街上没有遇到盲人,并不意味着现实就没有盲人。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至少有22亿人存在视力障碍或失明,其中至少有10亿人存在视力障碍。而中国作为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视力残疾人数高达1731万(2020年数据),这意味着每100名中国人中就有1人看不到这篇文章。
因此,实际上盲人“无处不在”,只是因为无障碍设备的不完善或、对自身残疾的自卑感及家人的劝阻等各方面原因,导致盲人并不愿意出门,自然而然我们也就看不见盲人了。
既然盲人并不愿意上街,那么我们建设那么多盲道又有何用处呢?
修建盲道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盲人、视障人士的出行。盲道可以帮助盲人判断方向,警示障碍物和车辆等,提高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让他们更加独立地进行生活和工作。
但实际情况,盲道被占用或错误指引的盲道在实际生活中“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盲人出行的信心。举个例子,很多人认为日本盲人特别多,几乎在大街上都能见到,这是不是意味着日本人的致盲率就很高呢?其实不是,而恰恰是因为日本社会对盲人群体的关照做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日本的无障碍设施和盲道使用率在世界首屈一指,盲道不被占用或无障碍设备的完善给到盲人足够的信心和安全感,这些对于日本盲人的出行起到很大的作用,保障日本盲人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出行和生活,而这恰恰是值得中国所欠缺的。
因此,一个社会不应该讨论盲道的意义。盲道当然有意义,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服务,这是一个文明社会应该具有的作法。
当然,在修建盲道或无障碍基础设施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树立和培养全民对于弱势群体的包容和关怀,这不仅意味着我们不应该占用盲道或修建错误的盲道,而更加从精神内核层面提升全社会对于盲人的接纳和帮扶。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点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