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从小长得比较高大,所以仅仅十二岁,他就隐瞒身份参加了红军。

谁也没有想到,30年之后,他却成为了共和国的开国少将。

如今101岁的他身体依旧健康,是硕果仅存的开国将帅。

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事迹是曾经在战场上被苍蝇救过一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偷着参军的“红小鬼”

王扶之1923年出生于陕西省子洲县三眼泉楼砭傅家新庄的一个贫农家中。

在生完他之后,母亲患上了严重的疾病,王扶之五岁那年,母亲因病撒手人寰,留下了他和爷爷父亲三个人相依为命。

当时黄土高原上普通人的日子过得非常苦,时刻都挣扎在生死线上。

为了把自己唯一的儿子拉扯大,父亲只好带着王扶之背井离乡,投奔远在延安的一个亲戚。



到了延安,王扶之在亲戚的安排下成了地主家的放牛娃。

虽然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王扶之却长的非常快,看上去比同龄人高不少。

这让他平时也可以跟着父亲到富裕人家去做工挣点钱。

王扶之十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了附近的一个私塾,让他读了三个月的书。

这三个月虽然老师只教了一本《三字经》,但聪明的王扶之还是认识了不少字。

1935年,王扶之生活的村子忽然来了一队当兵的,一开始大家都比较害怕,生怕这些当兵的在当地胡作非为。



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名叫“红军”的人特别守规矩,说话和气还不欺负老百姓。

一些家里没有壮劳力的,他们平时还会给帮着挑水劈柴。

这些人的行为让王扶之非常感兴趣,所以每天活干完了以后,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跑去看红军训练。

就这么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王扶之忽然冒出了一个压抑不住的念头,他也想进入红军队伍。

于是胆子很大的他直接就跑过去说自己要参加红军。



打量了一下他的身高之后,一名首长笑着问道:“个子倒是不低,就是太瘦了,多大了?”

知道自己说实话部队肯定不会收,所以王扶之灵机一动反问道:“你看我有多大啊?”

“有十六岁了吧?”

“不愧是当官的,看人真准。”机灵鬼王扶之一听首长这么说,顺杆子就爬了上去。

就这样,才十二岁的王扶之成为了红军二十六军“少共营”的一员。



当时刘志丹部武器缺口很大,所以刚刚参军的时候王扶之只能拿着一杆梭镖枪。

但很快他就在劳山战场上靠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从敌人手中夺下了自己的第一支枪。

作战勇猛胆大心细的王扶之第二年就加入了共产党,变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此时他隐瞒年龄的事情已经被部队的首长们都知道了,但大家很喜欢这个机灵的“红小鬼”,随意就让他留了下来。



在战场上成长

别看王扶之年纪小,但他打的仗可一点都不少。

从13岁开始, 他就扛着自己缴获来的武器走上了战场,陕北大地上发生的所有战役,他几乎全部参加过。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4岁的王扶之成为了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测绘股长。

凭借着自己放牛时候练出来的矫健步伐,王扶之如同一个精灵一样在战场上出没,绘制了不少特别有用的地图。

这些精准的地图给部队打击日寇提供了最有利的帮助。



这一年的9月25日,115师在平型关设下了埋伏。

作为115师687团的一员,14岁的王扶之也参加了这场战斗,并且亲手打死了好几名凶残的日本鬼子。

之后他又跟随着部队在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转战。

在生与死的考验中,王扶之一天天的成长了起来。



新四军成立以后,王扶之这个陕北小伙第一次来到了江淮地区,被任命为新四军第3师8旅22团通信参谋,2营6连副连长。

远离了大本营到反动派的地盘当中作战是非常困难的,王扶之他们平时不但要对抗日本侵略者,而且还要防备国民党的偷袭。

可就算抗争形势如此严峻,王扶林和他的战友们也没有泄气,每天依旧苦中作乐,给敌人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冀鲁豫、豫皖苏、皖东北、苏北、皖江和淮南等抗日根据地就是在这种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这些根据地建立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战斗,王扶之都一一亲临过。



把小鬼子赶出中国以后,解放战争很快就爆发了。

此时才刚满23岁的王扶之又跟着部队转战到了东北,从东北民主联军营长一路走到了第4野战军39军343团团长的位置上。

四野是一支战斗力超群的部队,这支大军在解放战争的时候连续转战东北、华北、华中南三大战略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四野里面任职的王扶之也参加了包括四平、辽沈、平津、衡宝等多个重大战役。

他的足迹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13个省市区都留下了战斗的印记。



这一步步走过来王扶之见识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美景,也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过程中经历的所有悲与喜。

在这无数的战斗中,王扶之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已经从当年那个拿着梭镖枪的“红小鬼”变成了解放军当中最不可或缺的中级将领。

正是因为有他们在,所以解放战争中共产党的队伍才可以撵着国民党的屁股揍。

新中国成立以后,王扶之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次进入朝鲜和美国鬼子作战。

在朝鲜战场上,王扶之遭遇了从没有过的危机,要不是几只苍蝇的出现,他可能就永远都留在异国他乡了。



因苍蝇而生还

到了朝鲜战场以后,王扶之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15师代师长的职务。

他指挥部队打了不少漂亮仗,让美国人恨得牙痒痒,时刻都盘算着要把王扶之给弄死。

1952年8月,《人民日报》的记者专程来到115师采访。

由于白天战斗太过于激烈,根本上就没有一点空闲,所以记者只能在晚上的时候借助昏暗的烛火来写作。

当时整个部队里面只有研究作战的师长王扶之这里有一盏油灯。



王扶之看记者写作很吃力,干脆就把自己的位置让开了出来,让记者坐到油灯跟前写稿子。

而他则走进了坑道深处,用刚才记者的小半截蜡烛与作战科长苏盛轼、参谋陈志茂研究第二天的战斗部署。

此时的王扶之完全不知道,美国人已经发现了他所知的位置,正在派遣飞机带着航空炸弹过来轰炸。

就在三人刚刚把工作全部敲定的时候,伴随着刺耳的轰鸣声,一枚重磅炸弹在作战坑道的上空爆炸。

还来不及反应过来,王扶之三人就被掩埋在了坑道里。

不知道过了多久,王扶之终于转醒。



由于四周一片黑暗,所以王扶之一时间没有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他晃了晃发懵的脑袋想要站起身来,忽然觉得腿上传来了刺骨的疼痛感。

伸手摸去,王扶之发现自己的一条腿被原木和修建坑道的石头紧紧的压着,完全动弹不得。

当时坑道里不只有王扶之三人,还有《人民日报》的记者和几名战士。

见他们都没有动静,王扶之开始大声喊起了他们的名字。

半天之后,只有作战科长苏盛轼和参谋陈志茂传来了微弱的回应,其他人一点动静也没有。

顾不上悲伤,王扶之一边摸索着清理自己腿上压着的东西,一边大声的鼓励苏盛轼、陈志茂两人,让他们也想办法自救。

许久之后,三个浑身是伤的人这才都从废墟中脱身而出。



他们想要联系外面,但手跟前没有任何可以用的设备,呼救的声音也无法传到外面去。

这让三个人一时间完全没有了办法,只能筋疲力尽的窝在狭窄的坑道里面。

事情发生以后,彭总亲自把电话打到了39军,让部队竭尽全力把王扶之等同志救出来。

为了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副军长亲自来到了现场,和115师的政委一起现场指挥。

发现志愿军这边的情况后,美国鬼子又派来了飞机进行骚扰。

结果在115师高炮连的打击下,美国人损失惨重仓皇而逃。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救援现场的氛围越来越凝重,大家对掩埋人员的生还基本上都不报希望了。

当夜晚降临的时候,39军的军长含泪给指挥部发了一封电报,说王扶之等人生还无望,很可能已经光荣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王扶之几人牺牲的时候,第二天志愿军工兵连的连长忽然看到几只苍蝇从坍塌的石缝之中飞了出来。

既然苍蝇能够活着,那么里面的人也可能活着,想到这里他欣喜若狂,赶紧就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上级领导。

于是第二次的救援又开始了,在战士们不放弃的努力下,晚上十一点半左右,掩埋了整整38个小时的王扶之三人被救了出来。

只可惜剩余的四位同志都已经不幸身亡了。

当得知自己大难不死是因为几只苍蝇以后,王扶之并没有笑,反而因为战友的牺牲二痛哭流涕了起来。



成为开国少将

作战勇猛的王扶之在朝鲜战场上参加了很多著名的战役,屡立战功。

战争结束以后,他被朝鲜方面授予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3年5月王扶之跟着大部队一起回国,继续担任115师的师长一职。

才刚满30岁的他是部队里面少壮派的代表,所以他被上级领导送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

1955年全军大授衔的时候,王扶之被授予了大校军衔。



按照他所立下的功劳来说,授予个少将也是理所应当的,但他的年纪还是太轻了,所以最后经过多方面考虑,他没有进入将官的行列。

1957年,34岁的王扶之从学校毕业,被调往了新组建的116师担任师长。

三年之后,他成为了39军的参谋长兼第一副军长,这一年的王扶之也才刚满40岁。

1961年和1964年,中央军委又两次进行了授衔仪式,这两次被授予将官军衔的人,也被纳入到了开国将帅的序列当中。

王扶之就是在1964年的时候被晋升为少将军衔的。



有趣的是,在王扶之被授予少将军衔的第二年,中央军委就彻底取消了部队中的军衔制。

这是因为之前没有经验,所以开国之后的几次授衔仪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引起了包括毛主席、彭老总、贺老总在内的很多人的不满。

于是1965年5月的时候,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取消军衔制的决议。

这一取消就是23年的时间,1988年的时候,在邓公的提议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才再一次恢复了军衔制。

1968年,王扶之被调往了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担任作战部部长一职。

他协助主持军委工作的邓公和叶帅指挥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和西沙海战。

1975年,王扶之到山西担任省委书记的职务。

山西待了整整五年之后,王扶之同志才又一次回到了军队,前往新疆担任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的职务。

1998年,75岁的王扶之将军正式退休。



结语:

12岁离开了家乡以后,王扶之将军整整三十年都没有再回去过。

1964年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后,曾回到家乡探望年迈的父亲,让他难受的是,已经苍老不堪的父亲竟然完全没有认出他。

王扶之解释了许久,父亲这才确认眼前这个英武的将军竟然是自己离别三十年的儿子。

正是因为王扶之等人舍小家为大家,所以共产党才能够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建立新中国。

现如今老将军看到国家如此的强大,相信他的心里面一定是非常满足的。

参考文献:

王扶之:有勇有谋的军事指挥员,从放牛娃到开国少将,朝鲜战场上两只苍蝇救了他的命——党史博采

[我的抗美援朝故事]王扶之《一只苍蝇救了我的命》——纪录片《英雄儿女》.共产党员网

老红军王扶之——《百岁辞》里唱大风——退役军人服务部官方账号

王扶之:从放牛娃到开国少将——党史博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