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有味的“千古盐城”

五通桥

易志隆

五通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自2017年上溯,分为这样几个节点:上古史近3000年,制盐史2250余年,建置史1433年,因盐而兴的“五通桥”地名得名史约300年,建市(县级市)史66年,建区史32年。在这漫长的历史流变中,盐的咸湿一直浸润着五通桥的灵魂,使其成为一个有盐有味的千古盐城。

约在公元前7世纪时,据《乐山市志·建置志》考,荆人鳖灵率开明部落弃楚流亡,逆江而到今天的乐山篦子(“鳖子”之谐音)街、车子村、牟子村等地居住。《华阳国志·蜀志》载:“(蜀)郡东四百里,治青衣江会。县溉有名滩,一曰雷垣,二曰盐溉,李冰所平也。”《水经注·江水》也载:“(南安)县治青衣江会,襟带二水矣。即蜀王开明故治也。……(江水)东南迳南安县西,县溉有滩……曰盐溉,李冰所平也。”这里的“盐溉”,明代顾炎武考证其在五通桥牛华镇红岩子山下,这里在古蜀时就是蜀人就地蓄泉卤煮盐之地。鳖灵极善治水,他在这“青衣江会”之地,率族人因“通麻浩分洪”等治水业绩而受命为蜀相,赓即又因成功治理了川西平原大洪水而获得朝野拥戴,取代杜宇成为蜀王。牛华镇红岩子山距“青衣江会”之地仅数里,因盛产柑橘还专设有官社,这说明五通桥在古蜀时期已经人烟繁盛。鳖灵,据史志描绘,此人颇具雄才大略,极重开疆拓土,篦子街与五通桥红岩子盐溉相距仅数公里,当然也属鳖灵故地。我国有记载的确切纪年始于公元前841年,在这之前的史事年代均需根据逻辑推算。上古时代,人们往往逐盐而居、为盐而战,谁率领部落占有了盐,谁就会被推为部落首领。因此,鳖灵之所以选择乐山为“开明故治”,极大可能就是为了控制红岩子的盐溉,而盐溉又在鳖灵之前就已存在。由此,五通桥可查的文字历史,应推定在有文字记载的武王伐纣、蜀人相助时,即“开明故治”之前约300年,距今约3000年。上述史料说明:在李冰之前的开明时期,蜀人就已在这青衣江会之地开始了岷江的治水和蓄卤制盐。郦道元说南安是“蜀王开明故治”,也应与开明王朝控制南安之盐有关。否则,开明氏就不可能以此为根基(“故治”)而王蜀十二世;否则,李冰之前,五通桥这里就不会有因盐而闻名的“名滩”——红岩子盐溉。

鳖灵是由水而逆江入蜀的,先秦时期,蜀人、巴人、楚人、秦人因盐而起的战争,均沿水而持续不断。“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当杜甫颂成都“门泊东吴万里船”时,嘉州五通桥一带也是“吴帆蜀舟过如织”。战争,客观上带来的是文化的融合。这种文化交织融合的历程,错综纷繁、丝丝缕缕、若隐若现、神异玄幻,至今都很难厘清其头绪。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五通桥因“盐溉”才得以进入中国文明史,这就成为五通桥有历史记载的文化源头。五通桥文化史和盐业史有2600多年,并且从文化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盐的烙印、打上了水运文化的流痕。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五通桥市,小小的五通桥成为中国因盐设市的典范之一。



牛华溪盐场

在我国,盐有海盐、湖盐、井(矿)盐之分。井盐,指钻井采卤制盐,五通桥即属井盐地区,其制盐史与中国制盐史同步长达2250余年。开明氏为蜀王后,今五通桥区境为开明氏蜀王支庶丹犁部落封地。秦灭蜀后,秦武王二年(前309年),派兵南下灭丹犁,在今乐山置南安县,区境隶属蜀郡南安县地。《华阳国志·蜀志》记载了五通桥有“盐溉”,开启了中国的井盐史。制盐是与农业经济有关的活动,古文献中关于蜀人制盐的记载不多,但从《华阳国志·蜀志》所记,秦灭蜀后第五年就在成都置“盐、铁市官”来看,蜀的产盐量应该很大。“溉”,张澍《蜀典》卷七释曰:“溉,为水中滩碛之名。”明代顾炎武指出:“嘉州红岩有盐溉,犍、乐井灶始于秦。”《水经注·江水》说南安是“蜀王开明故治”,也应与开明王朝控制南安之盐有关。这说明,南安县红岩子盐溉,应是蜀人就地取煮泉盐之水的地方,并在秦代已就此开凿了盐井。公元前256年左右,蜀守李冰在五通桥红岩子山“平盐溉”,从而才“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四川盐政史》说:“秦孝文王令李冰守蜀,冰察地脉知有卤泉,遂于南安、广汉、广都三县凿井采卤制盐。”另据《四川省盐业志》载:秦时除广都盐井外,南安、广汉两地也有盐井。这说明,南安县红岩子盐溉早于广都盐井,而南安县盐井也应早于广汉盐井。李冰离蜀的次年,即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年)南安已有“打盐井,供民食”的历史记载。因此,五通桥有文字记载的制盐史,就有2250余年,这也是中国井盐之肇始。

本文内容系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志隆

供稿: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