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早晨,诗人灰娃在睡眠中逝去,享年98岁。

灰娃,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写诗以来,创作近50年,诗作却不到一百首。如其所言并“不高产”,因为她信奉一点,诗从她的灵魂中来,“必得诗自内心催我,我才能写”。

2024年,《灰娃诗全编》由出版人汪家明、艺术家冷冰川共同编选推出,辑录诗歌一百多首,基本按编年排序,涵盖了诗人目前可见的全部诗歌作品,完整生动地展现出一位年近百岁的女性诗人热烈而自由的生命与诗歌轨迹。

她曾这样解释自己的这个笔名,“这个名字流传西部,其亲切、微妙的涵意,标准国语很难说透。我试谈谈:灰,直意是一种颜色,转意为暗、苦、涩。‘灰娃’,苦命的、令人怜惜、疼爱的小孩。爱称、昵称。有那种意味儿,对被呼者没尽到责任而致使其命运坎坷清苦,一种歉疚味儿的痛惜之情。”

她的一生,是从濒临死亡与精神分裂症中顽强挣扎出来的生命,是诗,让她重生。

灰娃:诗从诗人的灵魂里来

“在中国诗歌界,灰娃是一个奇迹。她的生命是奇迹,她的诗也是奇迹。”评论家谢冕如此定义诗人灰娃。所谓“奇迹”,在于她曾经濒临死亡又饱尝精神分裂症之苦,却依然顽强、积极,在反抗命运的途中找到了诗,诗从她的灵魂中生发出来,独特、陌生又美妙。


2020年,灰娃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活动中

灰娃自1970年代开始写诗迄今快50年,诗作总计不到100首,算来颇不丰。但以出版人、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诗歌来到美术馆”第67期主持人汪家明所言,这些诗背后,是中国悲喜交集的大时代和与时代紧密相连的一个人的传奇人生。

1927年,灰娃出生于陕西临潼,在西安读小学的六年中,每个寒暑假她都要跟着妈妈回乡下老家住一些时间。“乡村的人,生活万象、天文地理、自然,特别引我喜爱和兴味。”随着年纪渐长,乡间的一切引发着她的思考。“农人的苦、贫困、非人的劳动及生存、生活的艰辛折磨我一生。然而,又让我惊奇、惊喜并感慨万分的是农人的创造,非人的艰辛劳苦、贫困的日子,竟能创造那么多的人间情感、四季生活,美得出乎我的想象。”这些思考自然而然由内心流洒到纸上。

“旧马车

乡村大路上滚动向前

我那两轮旧马车

颠簸着我沉沉的意绪

赶着寂寞路途

无论世事把我抛向何方

我总思量回去那一方,我要

亲手卸下马儿的皮革套索

拂去马儿前额红缨穗的灰尘

唱着,和着颈项一圈铜铃叮当

把我带到异乡;可我依然

想回到你带我出发的地方,那儿

有我的童年,庄稼汉的叹息

狗守着院门,老人眼里泪汪汪


12岁时,灰娃由姐姐、表姐送往延安,开始在“延安儿童艺术学园”学习。在那里,由儿童至青年人的灰娃,受到艾青、萧军、张仃、李又然、丁玲等人的熏陶和影响,在戏剧、美术和音乐中感知了何为美。她的诗歌里,有着画面感和音乐性。


张仃与灰娃

“听!听!/蓝鸟儿在云中唱/自天涯太阳一跃,开始升腾跋涉/阳光缕缕透过橡树、白桦稠密枝叶/穿过湖蓝色薄雾/扇形张开铺满林间/烟雾渺茫恍若梦境/神怪妖魅随意出没/上帝之鸟,圣婴的精灵。”(《听》)灰娃的诗中有很多植物,汪家明认为,它们来自遥远的《诗经》《楚辞》,带有神秘感。灰娃说,这些植物都从她的想象中来。“这些植物,是人心灵里头的那些东西,它们是心里的真实,不是地理的真实。心里的真实,是写心灵的、写灵魂的。”

“诗与灵魂”,是灰娃一再强调的。这或许与她开始写诗的契机相关。第二任丈夫白天故去后,内外的困境让灰娃特别苦闷,无意间她把心中的压抑写成了文字,很多写完就立即销毁,有一些她拿给延安时期的导师张仃看。张仃看了很惊讶,说这不是诗吗,不能随便扔,但也不能给别人看到。于是,她把这些文字藏在阳台上废弃的花盆底下。“张仃跟我说,你心里有很多美,你要给美一个出口。”于灰娃而言,她开始写诗时根本不知道写的是诗,那是一种神启。“那只南来的黑燕/在我耳边低声絮语/诉说上帝安顿我灵魂的/一番苦心。”(《寂静何其深沉》)

灰娃曾说自己喜欢美,喜欢人类思想的精华。这个美不是漂亮,而是更为复杂的情感感受。当诗来了,她就沉浸在美中了。“不管喜怒哀乐,都是美,我愿意永远在那个里面。”诗和美来到之时,灰娃立即把它记录下来,不到满意为止,她就认为没有写完。新近出版的自选集《不要玫瑰》,汪家明是特约编辑,他看到的灰娃手稿中,密密麻麻的字和线,划掉的黑方块,红笔、蓝笔、黑笔,“这个手稿让我联想到,大脑条条的沟壑,秋日树林里厚厚的层层落叶,交织的蛛网,重叠的影像,与作曲家的草稿很像。”


自选集《不要玫瑰》广西师大出版社2020年版

在谢冕看来,灰娃几乎没有受到潮流的影响,也可以说她没有“诗承”。“她没有学谁,她就是她自己,她的诗与众不同。她不在潮流当中,她只是写作自己的诗。”灰娃的诗,用词陌生、新鲜,每行都很长,很少有短句子,充满古典和大自然的气息,又富有象征性和现代性。很显然,灰娃是可以被称作为“中国诗人”的那一类诗人。

“带着创伤心灵的芬芳

却说词语被锻为铁,我这眼瞳随之就火焰闪耀

心中常夏、含羞草绽放魔幻银紫色小花

生于乡野、水岸这些小生命,安详,梦着

曾立于往昔名士、猛士、闺秀、淑女案头

见证眸子凝望的深沉邈远;顾盼

闪映其高贵及风致;也感应诗韵缭绕的

祈祷;也聆听缄默的幽邃;在人性困境极端

长夜,这些屑日常,庄严,虔敬,宁谧,叹息

交织为织体,在这短暂的诗意体验中

会意个体质地级别相逢命运时的沉浮”

之所以很多诗都是长句子,灰娃解释说,“情感的波动不能突然中断,波动没有到头停不下来,我有音乐,句子断了不美,而且我的情感没有叙述完。我喜怒哀乐的情感,有个节奏。”也因为灰娃的诗里面有很实的细节,组成了诗意。这也是灰娃所强调的“有滋味”。“张仃先生他们用很通俗的语言说很高深的艺术问题,我跟他们学了一个‘有滋味’。我那时候小,听得虽然似懂非懂,但感觉到特别好,我心里豁然开朗——原来是这样的,要有滋味。”


上世纪九十年代灰娃在家中

所谓“有滋味”,由她常讲的一个故事中可窥一貌。她在老家村子里住的时候,看到一个中年农民带着儿子在井边打水,他的老婆刚去世,一位刚嫁到村里的姑娘从井旁边过,她说,“叔叔,我婶子把难处都丢给您一个人了。”在灰娃看来,这句话将人生的困难、艰难,困难、困苦都表达出来了。

生活本身就是有滋味的。“每年早春,孙女她们小的时候,我一定把她们带到远郊的山野里去挖野花,回来养到小缸里头,给家里带春意。同时是到山谷里听回声,我们自己喊很长的声音,没什么词,听着回声,还是有滋味。这都是我们生活里的。”“有滋味”的诗自灰娃的灵魂里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