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胡启航
通讯员 杨娜 左风刚 李辛
“我和老李以前是感情很好的邻居,因为一些小事闹到法庭,也没想要索赔多少钱,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这次法庭、司法所和派出所一起出面解决了我们多年的矛盾,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比赔我多少钱都好!”张某欣喜地说。
此前,张某与李某因修建围墙等琐事闹翻,小矛盾逐步升级为肢体冲突,张某遂将李某诉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包尔海人民法庭。承办法官了解案情后,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共同参与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这是包尔海法庭凝聚解纷合力,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包尔海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找准服务基层的切入点、着力点和侧重点,建立定期联络、相互协作的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各类调解主体优势,形成矛盾纠纷联调、联处、联助的合力,夯实司法根基,提供便捷、优质的司法服务,着力提升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构建协调联动“大格局”
“我们通过建微信群方式搭建基层社会治理沟通交流平台,将辖区内乡镇党委书记、政法委员、村(社区)第一书记、书记、人民调解员拉入群中,动态掌握基层矛盾纠纷情况。”焉耆法院院长左风刚介绍。
据了解,包尔海法庭于2022年探索打造法庭多元解纷“1+N”模式,通过“入圈进群”的方式,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包尔海法庭还建立了立体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全覆盖式司法服务网格,形成“你选择,我委派”的新调解模式,如有矛盾纠纷“触动”网格,法庭和基层各部门就会共同出动。2024年1月至11月,包尔海法庭发出委派调解单90件,调解成功86件。
与此同时,包尔海法庭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多元解纷工作,积极参与“无讼”村(社区)创建,主动为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提供司法保障,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推动、法治保障”的多元解纷大格局。
“如今,在党委统一领导下,遇到矛盾纠纷已不再是某个部门‘单打独斗’,涉及专业领域、难以化解的纠纷,除了法庭之外,相关行业调解组织、相关部门也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包尔海村一位村干部说。
此外,包尔海法庭还充分利用面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发挥“两多”工作法(多进农家门,不等案件来;多敲农家门,不敲小法槌)作用,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等,“零距离”为百姓提供法律支持。
打造三源治理“新模式”
近年来,包尔海法庭把“四下基层”作为为民办事的有力抓手,运用共驻共治共建共享联席会议机制,发挥网格化管理主体优势,变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为诉前调解的前端“指挥部”、探寻被送达人的中端“岗哨台”、释法说理和回访执行的末端“扫地机”,实现了纠纷未诉先办、矛盾就地化解的良好效果。
“我一直联系不上欠款人,才诉讼到法庭。没想到法庭通过网格员把人找到了,还为我们调解了矛盾,欠款人同意年前还钱。”
2024年11月1日,肖某来到包尔海法庭诉讼,法官了解案情后,协调网格员找到了欠款人,并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欠款人同意于2024年12月30日前支付1.3万元欠款。
据了解,包尔海法庭通过“三圈联动”机制(首次联动以精准普法为主、二次联动化解部分类案、最后联动庭前化解疑难复杂案件),第一时间发现并介入各类矛盾纠纷,借助当地网格力量,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助力“无讼”村(社区)创建。
与此同时,包尔海法庭注重提升诉前纠纷实质化解力度,定期开展“高级法官下基层”活动,主动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对接,以案代培、以案释法,提升法官调解能力,推动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织密田间解纷“服务网”
为进一步激活乡村治理资源和调解主体,包尔海法庭建立了“四老协调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制度,不断壮大人民调解员队伍,加大对婚姻家事、邻里、房屋宅基地等常见矛盾纠纷调解力度,为服务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艾老是包尔海乡的县级人大代表,也是“四老协调员”,在当地颇具声望。2024年9月4日,该村吾某将王某诉至包尔海法庭,称王某把路修到了自家地里。了解情况后,法庭干警联系艾老参与调解。
经过法庭干警与艾老多次上门调解和释法说理,最终当事人达成协议,王某向吾某支付土地改良费1万余元。拿着这笔钱,吾某握着艾老和法庭干警的手热泪盈眶地说:“感谢法庭和艾老为我主持公道!”
2024年12月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包尔海人民法庭干警与当地养殖“土专家”一同到纠纷现场进行评估、调解 供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据了解,包尔海法庭建立农林牧渔“土专家”名册,借助乡村“土专家”“田秀才”长期在田间地头工作的优势,定期排查、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为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在“小”、处理在“早”,包尔海法庭创建“土专家”参与调解、参与询价、参与反馈工作机制,发生纠纷时由本地“土专家”先行参与诉前调解与评估。
此外,包尔海法庭还设置了涉农案件“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结涉农案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前。2024年,该法庭通过涉农案件“绿色通道”快办案件21件,进一步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本期封面及目录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4年第24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58期
编辑/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