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3459

11年国际视角精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陈屹视线】导语 北大社会学系85级校友林少洲所书写的《一生未曾走出的校园》,是一篇真挚感人、直戳人心、引人共鸣的回忆! 走进北大校园,不仅是一段岁月,更是一生的烙印。 80年代的北大,是理想主义的沃土,是青春与梦想的交汇。走出未名湖畔、步入社会的北大人,带着北大的精神和信念,迎接风云变幻的世界。 从地产江湖的腥风血雨到人生旅途的高低起伏,北大赋予的,绝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与技巧,而是一种深植内心的信念,一种历久弥新的执着。 对于作者,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那份从北大走来的信念、那股镌刻于心的力量,北大的印记,从未因时光流转而淡去,它早已融入血液,成为指导人生的准则,赋予的力量。 三十年风雨,从初入职场的青涩懵懂,到地产危机中迎难而上的坚定果敢,每一次跨越困境、挑战自我,背后都离不开北大精神的支撑——那份理想主义,那份独有的书生气。 北大教会作者如何在喧嚣浮躁中保持冷静,如何在波澜起伏中坚持本心。即使面对市场经济的浪潮,依然守住了北大的远见与情怀,始终坚守初心,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此文不仅是一代北大人的深情回眸,也是对北大精神的深刻礼赞。


一生未曾走出的校园


作者 北大社会学系85级林少洲

杨力伟同学当了八五大群群主,肩挑重担,约我写一篇入学40周年感言,谈北大对我们一生的影响。活到这个岁数,该经历的都经历了,本来已经没有表达的欲望,但是跟力伟同学一向要好,又是谈北大,这个场,必须捧,这篇文章,也必须写。

一转眼之间,半生已过,世事纷纭,潮起潮落,千言万语总结成一句话:北大在我们的一生中分量太重,重到了我们一生都无法摆脱,也无法走出!

1989年毕业时我回了广东,以为从此天各一方,没想到1996年又被万科派到北京公司担任总经理,从此长住北京。

从2001年开始,我把家搬到中关村,之后更把办公室也放到海淀桥附近。这一切,都是为了离北大更近,北大情结之重,可见一斑。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的人生、职业生涯、朋友圈、为人处世,一直都保留着浓浓的北大校园的味道,理想主义和书生气,这些东西贯穿了过去的三十年。

若干年前,我请大学时期的班主任孙立平老师给我爸写的回忆录作序,孙老师在其中写了这么一段话:“少洲不是锋芒毕露的人,在他很得意的时候也沉稳低调;而在不顺的时候,却坚韧而顽强。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一个我看起来多少有些“匪气”且又唯利是图的房地产界,少洲总是用他特有的温和在一个最不适合理想主义存在的地方坚持着他的理想主义。”

孙老师的这段话,对我关于北大的总结也算是一个注解。

我职业生涯的主要部分都跟房地产有关。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地产业者,三十多年来,我伴随这个行业从起步、发展、繁荣到如今痛苦的深度调整,在大风大浪、潮起潮落的地产江湖中亲手锻造过诸多传奇,而在最终堪称惨烈、几近全军覆没的行业大洗牌中能全身而退、安然无恙,幸运之余,最重要的原因恐怕也在于此。

市场经济的《新青年》

1991-1994年,我担任万科研究室主任和《万科周刊》主编,有了毕业后第一个能够发挥作用的平台。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根本不管它只是一个企业内部刊物的现实,硬是把八十年代北大学生治国平天下的壮志豪情都灌注进去,评点江山、激扬文字,办成了一份风靡一时的财经刊物,成为那个时代无数财经人士渴望的精神食粮。

时至今日,虽然《万科周刊》已经停刊12年,但是还会有《人民怀念万科周刊》这样的文章在媒体上广泛传播。当年《万科周刊》的那批读者(多数是财经界的精英人士),会象怀念八十年代港台金曲一样去怀念《万科周刊》,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万科周刊》的成功,除了特定的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当时万科领导人王石的胸怀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为主编的我,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启蒙刊物《新青年》为标杆,用市场经济启蒙读物的定位来办刊。

它的高度、它的力量、它的想象力、它的天马行空,都根源于此。

它是北大思想和北大精神的产物,这是造就《万科周刊》独特魅力的根源。

社区办学和企业科研的争议

1994年和1996年,万科旗下的上海万科城市花园和北京万科城市花园因为仓促赶工、逾期交付等问题,加上市场下行,项目出现严重的质量投诉、媒体曝光和大量的客户退房危机,危如累卵。

我两度临危受命,前往一线救火,主持现场工作。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艰难局面下,仅靠在现场的努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两个濒危项目从困境扭转,一跃成为在市场上热销的明星楼盘。

两次戏剧性的大反转,让整个地产业界为之啧啧称奇,我也因次被业界称为“救火队长”和地产界“京城四少”之首。


时隔多年,我对当年救火的情节依然记忆犹新,过程的艰辛和压力,不亲身经历实难体会,尤其当时我年纪尚轻,并无操盘经验,公司账上没钱,也没人指点,全靠自己一口气挺住。

当年那些为了争取愤怒客户的谅解而付出的艰辛努力,以及那些无师自通又收效神奇的营销创举,很多后来成了北大清华EMBA总裁班和地产教科书上的经典教学案例。

但是今天回想起来,让我最难忘的并不是项目由千夫所指的烂尾盘到市场大明星的神奇逆转,而是我为了扭转项目颓势而采取的那些超前而不被理解的措施。

第一件

1995年我在上海万科,把项目配建的配套学校,通过引入复旦附中合作办学,办成了高标准的复旦万科实验学校,而不是按惯例把学校甩给地方政府办成普通学校。

后来项目成为令人向往的学区房,有效带动了后期楼盘的销售,这所学校也成了走后门都很难进的名校。但是在当初上海万科管理层那里,这项决策几乎遭到公司所有领导的反对。


我作为当时上海万科的一位副总,顶着重重压力,硬是力排众议,促成了这件事的落地。

在之后不久万科集团的一次管理层会议上,董事长王石还对上海万科社区办学这件事做了批评。有意思的是,20年之后,王石自己却当了这所学校的名誉理事长。

第二件

1997年我在北京万科,通过跟母系北大社会学系合作,成立了北京大学万科社区发展研究中心,由北京万科提供经费、北大社会学系提供科研力量,合作开展城市化和社区发展的研究。

研究中心成立的新闻发布会在北大勺园举行,当时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老师和北大副校长郝平到场讲话祝贺。

轮到王石发言的时候,他却在会上说,今天我们搞这个社区发展研究中心,是因为我们小林是学社会学的,如果他是学历史的,估计今天我们搞的可能是一个考古研究中心。

会议结束后,我非常生气地走到王石面前,指着他的鼻子说:“王总,你觉得我是干私活吗?万科目前在北京市场的形象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成立研究中心这件事,首先是一次巧妙挽救公司形象的危机公关。今天,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到场,北大副校长到场,几十家主流媒体到场,全部给与高度评价,公司一年只需要花费6万元的预算,你却在这里说风凉话,这合适吗?”

王石被我说得表情尴尬,一时无言以对。

23年后,万科捐出2亿股企业股股票,折合市值53亿元,跟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清华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这是后话。


当年我在上海万科和北京万科救火的经历,无论销售业绩多么辉煌,如今时过境迁,一切都已成过眼云烟。唯有当年力排众议创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和北大万科社区发展研究中心这两件有争议的事,于我而言,最有意义。

当年这些举措,短期上是快速改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经营的妙手,长期上更是具有广阔科研前景和社会意义的创举。但是在思路提出之初,由于想法过于超前而难以为周围的人们所接受,连王石这样很有眼光的企业领导人,刚开始都无法理解。

但是,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举动,正是企业家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所在


作为具有学院派背景的企业经营者,我们这些貌似书生气的经营思路,背后其实包含了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超前预判和提前准备的成分在内,之后市场的发展一再验证了这些思路的意义。

而这些东西,无疑都与在北大的教育背景有关。

滞销库存的神奇逆转

1997年,我正在北京万科城市花园想办法促销一期工程的尾房,这些被客户反复挑选后剩下来的老大难,也是我解决项目所有问题唯一的资金来源。

其中的一种产品,是多层洋房一楼带地下室的户型,由于地下室施工的原因,在原有一楼三房两厅130多平米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同样面积的地下室。虽然地下面积只按照半价销售,但是总价增加了,推出之后,一套都没有卖掉。

我研究完产品之后,认为问题在于来访客户对这种缺乏定义的产品具有陌生感,缺乏消费经验,无所适从,所以没有产生购买欲望。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这种产品和用户群体重新定位,找到准确的用户群并找到用户需求和产品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

经过思考,我对地下室功能提出了两种定位:一种是做家庭工作室使用,对应自由职业者居家办公的需求;另一种是做家庭娱乐室使用,对应全家人的家庭娱乐需求。之后我带着营销部门用“家庭生活方式的二次革命”为标题,在媒体上专门推出带家庭工作室和带家庭娱乐室两种创新户型的广告,结果市场反应热烈,带着明确目标的客户纷至沓来,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积压三年的库存就一扫而空。

2000年我辞职离开了万科,在亚运村操盘一个名叫欧陆经典的楼盘。我接手的时候,楼盘销售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其中一个三房两厅145平米的户型,有一个房间靠外墙部分多出了一根1.2米长的承重柱,导致房间一头大一头小,被客户说成“刀把房”,风水不好,推出之后,一套都没卖出去。

我去看样板间的时候,这个有承重柱的房间布置成儿童房,有14平米多。看完样板间,我有了一个创意,决定把这个儿童房一分为二,把带承重柱的部分独立成一个小空间,4平米左右,定位成儿童书房;其余10平米的方正空间,依然作为儿童房使用。

在现场布置上,只是加了一块拉帘布,放置了一套儿童书桌椅,改动不大。就这么简单一改,一个刀把房摇身一变成了一套别出心裁的创新户型。

随后我们以“独创双书房设计”为题推出广告,讲了一个普希金小时候在家中的大书房博览群书,最终成为一代文豪的故事,号召望子成龙的父母们给孩子配置专门的书房,让孩子养成爱书、读书的习惯。

广告推出之后,效果神奇,很多家里有适龄儿童的家庭纷纷上门,这个之前卖不出去的户型一下子成为欧陆经典最抢手的产品,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三十多套长期滞销的库存销售一空,还带动了其他产品的销售。

我们在推广儿童书房户型的同时,还在项目里搞了很多跟人文精神建设有关的活动,比如跟罗曼罗兰的故乡——维兹莱小镇共建中法儿童友好社区,在社区里建歌德、梅里美和罗曼罗兰三位法国作家的雕像。

这些带有学院气质的举措,收获了大量的人心,一举改变了欧陆经典之前沉闷低迷的销售局面,项目一跃成为2000年亚运村地区最热销的明星楼盘。

积压多时的库存的快速去化,为项目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流,项目经营从此走上了良性循环。之前项目上束手无策的老大难问题,在我手上被一个一个对症下药、轻松化解,效果神奇,业界同行无不叹服。

我从小喜欢文史,对经商营业并无太大兴趣,连一本完整的经济学书籍和营销书籍都懒得看完,不经意之间却成了营销大师和经营大师,治好了项目久治不愈的绝症。

回想起来,应该是我的社会学思维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对潜在客户群体的精准预判,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对需求场景的大胆想象,以及对客户心智价值的强烈感知,等等。

我们上学的时候,有个“社会学的想象力”概念,给了我很多启发。家庭工作室、儿童书房这些在一般经营者眼中过于书生气的东西,在我手里,却成为救死扶伤、逆天改命的经营神器,体现了学院派思维的独特价值。

和庄奇迹的文化托举

2004年,我带着探索中国人居理想的愿景,在合肥开始了新中式建筑的探索。我们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叫和庄,这是我创立厚土机构之后开发的第一个项目。

当时合肥商品房市场刚刚起步。和庄地处合肥西郊大蜀山脚下,位置偏远。项目用地面积只有100亩,规划建筑面积3万平米,周边是绿城和钱塘集团等大开发商开发的从30万到100万平米不等的大盘。从规模、实力、品牌等角度,和庄都毫无优势,如何从高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胜出,非常有挑战。

经过精心的策划和规划,最后我们呈现出来的和庄,是带有鲜明新徽派文化风格的中式建筑群,由104套合院组成,按里坊式风格布局,三五成群,错落有致,以崇仁坊、永安坊、青云里等唐代里坊命名,体现邻里感和群体归属感。建筑粉墙黛瓦、前庭后院,户户有观山平台,家家门前有溪水流过。

项目的单体建筑,根据每户不同的建筑特征,分别用高山流水、阳光三叠、满庭芳等词牌起名,显得贴切而浪漫。

小区入口依托原有地形打造了一个荷塘,里面种植荷花、放养锦鲤。荷塘边上特意建了一座景观塔,作为项目的精神堡垒,也是大蜀山地区的地标性建筑。

在项目开盘前,我们搞了一个“中国人居理想暨和庄项目研讨会”,《合肥晚报》用了两个整版刊登了研讨会的内容纪要。我们在合肥市中心竖的路牌,上面的广告语是:“一百年后,还看和庄”。

在房展会上,跟其他所有开发商极力表现洋派的风格不同,和庄 “琴棋书画、花鸟鱼虫”的经典中式元素,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展会上非常与众不同,迅速成为展会期间人气最旺的展位。

2004年底和庄正式推出销售,迅速热销。

开盘那天我们在现场搞了“百人共和”、“莲池放生”、“宝塔开光”三大活动,以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文化和谐”的项目理念。

在年末合肥媒体举行的年度楼盘排行榜评选中,和庄被评为合肥三大名盘之首。和庄以其强烈而鲜明的文化属性赢得了市场。依靠文化力量的托举,小而美的和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力压群雄。

在我过往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类似的案例很多,由于篇幅原因,不再赘述。

每个项目所处环境、所面对的客群都不一样,但是其精神内核都有相似之处。

厚土方法论核心“寻根找魂”,解读土地密码和客户需求密码是两大要点,其中最难解也最神奇的是精神文化部分,这是大多数竞争对手无法企及或者浅尝辄止的地方,而它又是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纵横捭阖的地方。

我们用精神和文化的能量给项目塑魂、给产品赋能,给客户带来心理满足和情感价值,让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深入人心、难以替代,从而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价值。而这些,无疑是北大教育背景的优势。

我们终其一生,只不过是将自己在燕园所受的教育和熏陶,用自己的方式在项目和实践中加以发挥和创造性体现,就像在校园里做了一次作业、参加了一次考试,仅此而已。



人们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们几十年在野蛮生长、陷阱重重的地产江湖上行走,一直没有跌入悬崖、掉入陷阱,也颇为神奇和幸运。

究其原因,就如同唐玄奘面对西天路上种种妖魔鬼怪的诱惑始终能够守身以正没有沦陷,是因为我们内心存有一座灵山,我们一直保有对北大校园文化强大的信念,一直保留着一份学子的纯真和赤诚。


人在江湖,心始终在校园。北大精神和文化的力量,如同强大的磁场笼罩住我们的灵魂,使我们内心拥有一种超常的定力,能够对外界的诱惑产生抵抗,也让我们最终得到上苍的庇护和眷顾。

北大不但给了我们一生用之不竭的力量,还给了我们一生的福祉和安康。

北大,我心中永远的校园,永远的精神家园。

余生有涯,岁月有期,余生最大的梦想是打造一个带有八十年代校园气息的学院派康养社区,让我们这一代人在美好的回忆和氛围中活到老、学到老、幸福终老,愿与有缘人同行!

近期发表

精选汇编 ↓↓↓ 百篇尽


【带你深度游世界】

喜欢就点“赞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