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2025年第1期

出土文献研究


《乙》107正面照片

殷卜辞所谓“方方”献疑 李林

内容摘要:殷墟卜辞中单独出现的方国“方”过去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方国,而支撑此观点的证据便是《殷虚文字乙编》107 中“方方”可以连读之例。据台北史语所考古资料数位典藏系统公布的清晰彩照,对该版卜辞重新进行释读,可纠正以往“方方”连读的错误。列举“方”为“某方”之省的确证,并结合“方”与敌对方国的关系,可证“方”在殷墟卜辞中不是方国专名,其或为某一个具体方国之省,或为可能具有方位指示的敌方泛称之省,也不排除其为某几个具体方国之省的可能。

关键词:殷墟卜辞;“方方”;方;商代史


《乙》107反面摹本

与商代巡狩、巡边之制相关的几条甲骨史料 李聪

内容摘要: 甲骨文军事卜辞“或㞢石一丰”“曰或㞢













关键词:甲骨卜辞;从“石”声之字;巡狩

甲骨文献材料立体化应用

——以殷商射官事件重构为例 展翔

内容摘要:甲骨文献材料零散的客观情况,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提高其利用价值,树立立体化思维是一个可能路径。以殷商射官为例,以材料所涉时间、类组、内容、人物相同或相近为原则,进行事件重构,对相关人物、事件等展开考察,梳理出射官主要参与过的七个事件:“射

















方”“王㞢石才(在)北东”“迺、边、卫”中从“石”声之字的用法,可与《史记》“蜚廉为纣石北方”、清华简《金縢》“周公石东三年”等文献记载相参照。这些从“石”声之字应读为“跖”,义为“巡查、巡狩”,反映了商代的巡狩、巡边之制。以羌”和“射获羌”事件、“射于”事件、“射何遊卒”事件、“射倗防某地”事件、“射即竝”事件、军事资源输入输出事件以及“多射先陟”事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殷商王朝军事活动的五个特点:第一,对作战经验的重要性有足够认识,并对技术兵种进行训练;第二,利用军事资源进行交流;第三,具有根据作战目的进行兵种配置的思想;第四,军事建制较为完备;第五,战略、战术较为成熟,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关键词:甲骨文献材料;立体化思维;射;职官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谢午生甲骨拓本新考 马尚

内容摘要: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一册甲骨旧拓,题为《安阳谢午生元嘉造像室甲骨墨本》,共有140 纸拓本,著录127 版甲骨。该拓本为胡厚宣倩人拓录,后归于省吾收藏。所拓甲骨为谢国彦(字午生)收藏,曾是王懿荣旧物,甲骨原物现分藏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等处。相对于谢午生甲骨的其他著录,《谢墨》有其独特价值:保存了一些甲骨断裂或破碎之前的面貌和甲骨本体信息;拓片的清晰度高,文字笔画明显,其中一版拓片有助于更新对旧释“狐”的一个有声字的认识;还提供了一版未经著录的典宾类甲骨,内容与妇好病殒有关,借之可系联相关卜辞,还原妇好因生育而殒死的始末。

关键词:谢午生;甲骨;拓本;妇好;狐


《覆宋本庄子注疏》

据出土文献校读《庄子》丛札 石从斌

内容摘要:《庄子》一书内容丰富,体大思精,但其中也有不少疑难字词影响对文本的理解。而十九世纪以来,不断涌现的甲骨文、金文、战国秦汉简帛、敦煌文献等出土材料,极大程度地保存了时人的用字用词面貌,为《庄子》的字词校释和文句解读提供了新线索。利用出土文献的字义、用字习惯和异文等方面的新证据对《庄子》的《山木》《徐无鬼》《天地》等篇的字词进行重新释读,可以解决相关疑难问题。

关键词:出土文献;《庄子》;字词;校读


元至正嘉兴路儒学刻明修补印本《吕氏春秋》

秦庄襄王避讳及相关问题研究

——以《吕氏春秋》和秦简牍为中心 陈彬彬

内容摘要: 汉唐注疏记载秦庄襄王讳“楚”为“荆”,近代以来,此说多受学者质疑。独立文本观察,难以确定“荆”字用途;使用纵向历史观察法,既微观比对《吕氏春秋》中涉“荆”故事文本,又宏观考量先秦史部、子部典籍中“楚”“荆”用字习惯,可证实《吕氏春秋》中“荆”乃避讳用字。若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准确,根据秦简牍纪年及《吕氏春秋》成书等信息,可推测秦庄襄王避讳开始时间不晚于秦始皇八年,一直到秦二世元年,秦文书、法令等官方领域均严格执行。厘清秦避讳问题,既可清晰了解中国三千年避讳史的来龙去脉,又可进一步深化关于秦公文、书同文等文化政策以及秦一统政治形态的认知。

关键词:避讳;秦庄襄王;秦始皇;《吕氏春秋》;秦简牍

从清代金文题跋看几件虢叔旅钟的流传与著录 李琦

内容摘要:清代的金文书籍收录七件真铭虢叔旅钟,现有五件存世。学界在著录该组虢叔旅钟的递藏信息时偶有遗漏,而清代金文题跋材料则为补充该组器物的流传信息提供了重要参考。根据相关题跋,阮元藏钟可补充司马亶等三位藏家;张廷济藏钟可补充吴鼒等六位藏家;伊秉绶藏钟可补充瞿世瑛一位藏家;一件下落不明的虢叔钟则可补充陈敏常一位藏家。另外,清代金文题跋等材料中还有两件伪铭虢叔旅钟值得关注,一件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另一件则下落不明。

关键词:虢叔旅钟;流传;金文题跋;著录


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撰作考论

——兼谈关西大学内藤文库藏稿本的性质 尹伟杰

内容摘要:1915年,王国维首次在卜辞中发现王亥,随后与罗振玉、内藤湖南频繁交流殷先公先王的问题。罗振玉在季、上甲、报乙、报丙、报丁等先公的考证,“父某、祖某、兄某” 辞例的解释,以及推测《史记》《世本》记载可靠等方面,都对王国维有直接启示。1916年7月,内藤湖南发表《王亥》一文,促使王国维开始撰写《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1917年3月,王国维在写定《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第二稿后,将此稿寄给罗振玉,并由罗振玉转呈内藤湖南,稿件今存于关西大学内藤文库。中日学界关于殷先公先王的交流过程,体现出曲折错综、共生互动的近代东亚学术环流。

关键词: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罗振玉;内藤湖南;甲骨学史

石刻文献研究

《翁金碑》所见“天可汗”及相关问题考证 陈浩

内容摘要: 相较于暾欲谷碑、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几乎同一时间在漠北发现的翁金碑的研究要薄弱得多。学者们在翁金碑的碑主身份和立碑时间问题上分歧过大,以致于很难将其作为可靠史料运用到突厥汗国的历史研究中去。借由对《翁金碑》出现的若干可汗名号的考索,纠正学界将“天可汗”(teŋriken) 与“登利可汗”(*teŋri kağan)混为一谈的做法,并指出对唐朝皇帝的“天可汗”称号是突厥人用自己熟悉的术语来表达汉语“圣上”“皇上”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可考得,翁金碑的碑主是第二突厥汗国的阿史那氏成员,但并非可汗直系亲属。碑主可能去世于开元七年(719),碑建于次年。翁金碑的建碑者毗伽始波罗他满达干,或可与汉文史料中的他满达干勘同。

关键词:翁金碑;射摩可汗;天可汗;达干

时空情境与文献形态:“政和存留公据碑”初探 李寒箫

内容摘要:《三省同奉圣旨存留宝塔院记》《三省存留黄柏泉院额碑》《灵芝寺敕旨碑》《存留大悲之院碑》与《白佛寺帖文》五通碑刻的主体内容实为北宋政府在政和年间颁发给寺院的合法性证明文书,可称作“政和存留公据碑”。碑刻内容清晰地呈现了北宋政和年间寺院获得存留资格的完整行政流程,更揭示出宋徽宗朝佛寺存留政策所发生的诸般变化,具有较高的文献史料价值。金朝入主中原后,僧俗信众将前朝颁发的存留公据刻作石碑,体现了百姓在剧烈变动的时代中谋求寺院存续、保障自身利益的努力。随着“政和存留公据碑”不再具有政治意义与法律效力,它在刻本之外演化出了拓本、辑本等新的文献物质形态,满足了不同人群利用碑刻的需求,也使得“政和存留公据碑”的生命得以延续至今。

关键词:政和存留公据;公文碑刻;时空情境;文献形态


《金石萃编》

孙诒让批校本《金石萃编》探赜 廉皓晨

内容摘要: 浙江大学图书馆藏孙诒让批校本《金石萃编》八十册,书中有孙诒让朱、墨批校百余则,未曾整理刊布。孙诒让批校本《萃编》是反映其早年校碑活动的重要见证,从校补细节可以看出,孙氏在早年便已具备较高的碑版鉴别与碑文释读能力,即使与学界目前的《萃编》整理成果对比,孙诒让批校本仍具有一定的校勘价值。《金石萃编》作为清代重要的石刻文献辑本著作,以孙诒让批校本为代表的一批存世传本,共同成为研究该书阅读史的直接资料。

关键词:《金石萃编》;孙诒让批校;阅读史

国图园地


《东赈雁塔图》

刊图劝捐:丁戊奇荒中赈灾图的刊刻、传播及影响 颜彦

内容摘要: 光绪三年至四年,华北五省发生了特大旱灾,史称“丁戊奇荒”,以谢家福、郑观应为首的仁人志士,为了支援灾区、抵制西人教赈、维护和巩固京畿地区安全,北上义赈。他们主持刊刻了塔图、铁泪图、福报图、观音图、万利图、如意图等赈灾图,以刻画灾民凄惨生活和积善福报为主要内容。有别于传统流民图绘图上谏的形式,赈灾图刊布自江浙至岭南各省,以助赈公所为依托,筹集善款,动员社会各阶层各身份群体参与到义赈中。赈灾图传播地域广、影响范围大,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献特征,并发挥了相应的社会功用。刊图劝捐作为初兴期义赈中的重要手段,成为富有近代性特征的民间社会助赈行为。

关键词:丁戊奇荒;赈灾图;谢家福;荒政近代化


《天河水灾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