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老舍先生撰写了一篇题为《北京的春节》的文章,细腻地刻画了当时北京人庆祝春节的习俗。
以下为老舍《北京的春节》的部分内容:
除夕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不允许熄灭,鞭炮声昼夜不断。在外工作的人,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一定会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吃年夜饭。这一晚,除了年幼的孩子,几乎无人入睡,都在守岁。
正月初一与除夕的景象截然不同:店铺都紧闭大门,门前散落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屑,全城仿佛都在沉睡。男人们会在午前前往亲戚、朋友家拜年,而女人们则留在家中招待客人。此外,城内城外的许多寺院都会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售卖茶水、食品和各类玩具。
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犹如在举办喜事一般,热闹非凡且美丽动人。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品尝元宵,这确实是一个美好而快乐的日子。
老舍先生作为老北京人的代表,他描绘的是具有北方特色的春节习俗。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浙江嘉兴的丰子恺先生是如何描绘江南水乡春节的情景的。
以下为丰子恺《过年》的部分内容:
年底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准备通宵不眠。在吃年夜饭时,会将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寓意来年人丁兴旺。碗筷的数量不能是单数,必须是双数。如果吃了三碗,就必须再盛一点,凑成双数。
街上提着灯笼讨债的人络绎不绝,直到天亮仍有提着灯笼匆忙奔走的身影。灯笼是不可或缺的。提着灯笼意味着仍是大年夜,可以讨债;如果不提灯笼,就表示已经进入新年,欠债的人甚至可以打你几下,要求你保佑他三年顺遂,因为大年初一讨债是禁忌。
提到春节的美食,饺子无疑是中国人过年时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然而,也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他就是梁实秋先生,他专门撰写了一篇文章来吐槽饺子。
以下为梁实秋《北平年景》的部分内容:
“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这是乡下人的说法,北平人把饺子称为“煮饽饽”。城里人也把煮饽饽当作美味佳肴,从除夕宵夜开始,至少到初三,顿顿都是煮饽饽,吃得人头昏脑涨。这种用食物来填饱肚子的方法颇有道理,可以让你长时间不敢再对煮饽饽动筷子,直到你忘记后再等到来年。除夕宵夜的那一顿饺子还有讲究,其中一只会放进一块银币,谁吃到这只饺子就会交好运。家里有老祖母的,年年都是她幸运地咬到银币。虽然大家都知道其中做了手脚,但心里都明白。
除了梁实秋先生,林语堂也曾写过一篇关于吐槽春节的文章。
以下为林语堂《去庆祝旧历元旦》的部分内容:
我是个极端现代的人,没有人可以说我守旧。换句话说,我的观点非常科学化、逻辑化。正是这种科学的骄傲,让我在过春节时大失所望。我并不想过旧历新年,但旧历新年还是如期而至。那天是阳历二月四号。
在二月三号,我还对自己说:“我不过旧历新年。”然而,那天早晨,我太太要求我换衬衣,我问为什么,她说:“周妈今天洗你的衬衣。明天不洗,后天不洗,大后天也不洗。”为了近乎人情,我当然不能拒绝。这是我屈服的开始。
其实我不该去城隍庙的。在这个时候一去,你知道,结果可想而知。在回家的路上,我带了一大堆东西,包括走马灯、兔子灯、几包中国玩具,还有几枝梅花。回到家里,同乡送来了一盆家乡著名的水仙花,我一闻到水仙的芬芳,就联想到了春联、年夜饭、鞭炮、红蜡烛、福建桔子、清晨拜年,还有我那件一年只能穿一次的黑缎袍。
突然,鞭炮声四起,一阵阵的乒乓声仿佛在向我的意识深处进攻。
我不得不抵抗,掏出一块银元给我的仆人说:“阿秦,你拿一块钱去买几门天地炮和几串鞭炮,越大越响越好。”
在一片鞭炮声中,我坐下来吃年夜饭,不知不觉地感到非常愉快。
从这些作家描写春节的文章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中国人对春节的情感是复杂的。莫言先生在《过去的年》一文中,对现代人过春节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以下为莫言《过去的年》的部分内容:如今,只要愿意,饺子可以天天吃,没有了美食的诱惑,过年的兴趣就大打折扣。人到中年,更觉得时光匆匆,每过一次年,就像敲响了一次警钟。没有了美食的诱惑、神秘的气氛和纯洁的童心,就没有了过年的乐趣。但年还是得过,为了孩子。我们怀念的那种过年方式,现在的孩子并不感兴趣,他们有自己的快乐的过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