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乃清,闵行区文史专家。长年研究乡土历史文化,著有《上海闵行文史丛书(第一辑10卷,第二辑11卷)》《人文闵行丛书4卷》和《上海闵行非遗丛书》10多卷。史海钩沉,“今日闵行”与张乃清老师携手推出“乃清叙史”,让我们在一段段闵行史话中,感受江南人文的魅力——

“上海县”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在历史叙事中时常会出现误解或误导。今人不一定知道,历史上莘庄、七宝等地区并不全部属于上海县,不能代表上海县的历史特征。上海建县700年间,始终属于上海县的唯有“上海西南诸乡”。因此,若要描述“上海县”的历史特征,必须强调这一个乡土文化圈。


1928年地图

何谓“上海西南诸乡”

1928年上海市、县分治之后,“江苏省上海县”只有7乡1镇(三林乡、陈行乡、曹行乡、塘湾乡、马桥乡、北桥乡、颛桥乡和闵行镇),时称“上海西南诸乡”。1929年,上海县划分为6个自治区(有19镇192乡),第一区闵行(有3镇35乡),第二区塘湾(有5镇53乡),第三区北桥(有2镇32乡),第四区三林(有4镇27乡),第五区陈行(有3镇22乡),第六区马桥(有2镇23乡,1934年并入第三区)。1942至1944 年,设立伪北桥特别区和伪申江县,区划一度被打乱。1946年恢复战前县境,划为6镇36乡,全县居民118663人。1949年9月,又划分为一区(马桥)、二区(颛桥、北桥)、三区(塘湾、曹行)、四区(三林、陈行)4个区和闵行镇(11月改为闵行区),全县辖5区36乡。闵行、北桥、三林3镇为区属镇。到1958年1月,上海县自江苏省划属上海市辖。

这样一个“上海西南诸乡”, 1928年至1958年,这里是稳定的农耕社会,又是时代风云敏感地区,由于社会管理一统,人际交往密切,人文风情丰富,形成独特的乡土文化圈。而北面的其他乡镇,有的靠近上海城区,有的分属松江、青浦、嘉定管辖,人文交流状态各不相同。

三个中心各领风骚

在“上海西南诸乡”圈内,闵行集镇地处黄浦江畔,自古是水陆交通要塞,商贸活跃,人文繁华,“闵行老街”享誉江南。自从开辟沪闵公路(沪杭公路上海段)之后,现代化建设卓有成效,被人们誉为“小上海”,无疑成为当时上海县的“经济中心”

马桥的俞塘村虽然地处乡间,却是一块江南文化高地。20世纪30年代,这里建有庞大的江苏省立俞塘民众教育馆,大力推进乡村改造运动,创立实验区,成效显著,指导着周边10个县的民众教育工作,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声势巨大,以致一举成为当时上海县乃至沪郊地区的“文化中心”

北桥、三林和闵行集镇,1928年至1958年间先后成为上海县政府的所在地,即“政治中心”

始终格局,纯粹是因地制宜,各领风骚。


1946年刊登于《申报》的闵行街市景象

地方教育事业发达

在“上海西南诸乡”圈内,自古流行耕读传家的风习,乡人偏爱田园郊野的诗性生活,乡土文化丰富多彩。步入近代,这里勇于领时代风气之先,地方教育事业尤为发达,在上海郊区首屈一指。

清末,就建有吴会书院(1899年建强恕学堂)、三林书院(后扩建为三林学校),乡间小学校散布各地,儿童入学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学校英才辈出,为地方建设持续提供生力军。马桥、陈行、三林等地乡贤美俗,主要代表人物东有秦荣光、西有顾言,后有钮永建、秦锡田等,他们都成为上海学界领军人物。


清末有一群出国留学生

在“上海西南诸乡”圈内,乡人热衷于故土,“商不越苏杭,士总在故乡”,就读就业者大多只跨乡不远游。1905年,清政府诏废科举,开始实行奖励留学生的政策。各地热血青年胸怀报国之志,纷纷涌入日本留学。其中有一群年轻人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他们家境富裕,风华正茂,豪情满怀,在沉闷的社会环境中异峰突现,出类拔萃。

清光绪十四年(1888)5月至11月,闵行镇上的项文瑞(字莲生)获得官费资助赴日留学,回国成为上海著名教育家。

最早自费赴日留学,遭遇波折,勇往直前的是闵行镇上的李显谟(字英石,1910年回国应试,钦赐武举人。后来参加光复上海之役,成为辛亥革命闯将。

1899年,马桥乡的钮永建(字惕生)刚创办强恕学堂,武昌传来选送官费留学日本军事生的消息。钮永建有志尚武报国,12月赴日留学,后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

马桥乡荷巷桥的金庆章(字静初)和三林塘镇的朱孔文(字书楼)应聘在强恕学堂执教。他俩维新思想活跃, 1902年经推荐和选拔,两人以官费生名义赴日本东京留学。

1902年和1905年,陈行镇上孔祥百、朱绳武、秦锡芝、孔祥里、周岐凤、秦之望等结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他们成为地方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在日本留学时间最长,后成为民国早期外交家的是闵行镇上的黄宗麟(字蕴深)。与众不同,赴日本专学农科,成为民国初期国家级农林业官员的是黄艺锡(字润书)。

1907年,由吴会书院顾言派遣,闵行镇上的李宗邺(字颂唐)赴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及高等数理化班留学。


李显谟(字英石)在日本留影

结成庞大的姻缘网

在“上海西南诸乡”圈内,乡人并不排外,但习惯于区域性的“熟人社会”,各地民俗相近,追求和谐安康。这里历史悠久,物阜民丰,各地集镇上、村宅里都有一些大家族,各家人丁兴旺,子女成群,坊间乐于以婚姻扩展人脉,以利彼此照应,互相提携,同谋发展前途。不少人家,子女尚幼就缔结“娃娃亲”。但讲究就地寻觅,以利“知根知底”。尤其是民国时期,这里的望族、名人、乡绅之间借子女婚姻做文章,只要门户相似便说媒结成亲家,哪怕彼此只是“亲家的亲家的亲家”也会相敬如宾,从而结成了一张庞大的区域性的姻缘网,逢年过节必互相“走亲”,日常交往日益颇繁。到东到西都有“自家人”“老亲眷”“亲家的亲家”,办事自然顺畅些,以至乡土文化圈越来越紧密。而其他地方另有缘分,如莘庄近松江,七宝近青浦,虹桥近城区,风习各异,姻缘复杂。


1924年《红杂志》闵行乡景


作者:张乃清

编辑/初审:方佳璐

复审:姚怡莹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