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邀请指南执笔专家陈亚红教授在线答疑解惑。
撰文 | 《执笔者说》栏目
近日,《中国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24年)》(简称“2024指南”)在线上优先发布,“2024指南”主要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和肺功能技术人员,在《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18)》(简称“2018指南”)的基础上,更新了肺功能检查新进展,新增章节介绍肺功能动态监测内容,旨在促进肺功能检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医学界呼吸频道”特邀请“2024指南”的执笔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亚红教授做客医学界《执笔者说》直播间,为大家解读指南重点内容,分享最新进展。
指南制定背景
在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经成为民众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肺功能检查作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筛查、诊断、治疗评估和随访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临床的正确应用和开展有助于实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筛查和有效干预。随着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管理的普及,推进肺功能检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目前肺功能检查开展的现状,陈亚红教授指出:“肺功能检查作为一项呼吸系统疾病筛查和诊断的技术,目前在我国的开展并不平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城市的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普及率并不是特别高。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40岁以上居民肺功能检查率为4.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患者肺功能检查率约5.9%,患病知晓率不足1%,疾病防控现状不容乐观。”
陈亚红教授提出,我国高度重视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关注呼吸疾病患者的筛查、诊断和全程管理,建设全链条“促防诊控治康”体系。2020年抗疫国债支持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项目中,设立“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评估”,其中包含提升基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筛查、干预、健康管理和疾病监测能力。2024年9月13日,慢阻肺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随着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提高我国基层医务人员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至关重要。
随着肺功能检查新进展层出不穷,“2024指南”围绕基层呼吸疾病诊治能力的提升,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更新修订“2018指南”,介绍肺功能检查新进展。
指南更新了哪些要点?
陈亚红教授为我们总结了4大更新要点,包括脉冲振荡法检查技术、常规肺功能检查的质量控制、肺功能动态监测和肺功能报告解读内容。
脉冲振荡法检查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肺通气功能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技术,具体操作需要患者的配合。部分老年患者在肺功能检查中可能存在配合度不高的情况,因此,“2024指南”新增加了脉冲振荡法检查技术。相对来说,该项检查不需要患者用最大的力、最快的速度和最长的时间做用力吹起呼吸的动作,仅潮式呼吸法就可以完成检测。
常规肺功能检查的操作标准和质量控制:既往,肺功能检查是人工质控的;现今,在互联网时代,“2024指南”新增人工智能自动质控分级的内容,契合科技创新时代的发展。
肺功能动态监测:单次肺功能检查不能完全肯定或完全排除某一种疾病,“2024指南”特别强调肺功能动态监测在慢性呼吸系统诊疗管理中的重要价值。三级医院的呼吸科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要组成专业合作团队,进行肺功能随访和全程管理。
肺功能报告规范及解读:“2024指南”新增肺功能报告解读流程图。临床医生需考虑肺功能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肺功能检查技术人员关注报告解读,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症状,结合肺功能报告进一步判断可能的疾病,“2024指南”关注如何将肺功能检查从功能学推演到疾病学。
指南解读:聚焦6大重点问题
一、医务人员实施肺功能检查前,需对受检患者和检查环境进行哪些重点评估?
陈亚红教授:
“医务人员实施肺功能检查前,需评估患者适应证。患者存在高危因素或相关呼吸道症状需考虑气流受限性疾病诊断时,鉴别慢性咳嗽或呼吸困难原因时,评估手术风险等情况时需考虑进行肺功能检查。同时,要评估禁忌证。肺功能检查禁忌证分为相对禁忌证和绝对禁忌证,绝对禁忌证患者不推荐进行肺功能检查;相对禁忌证患者若确实有相关检查需要,需把握相对禁忌证,选择合适检查时间进行。此外,环境的评估可有效预防交叉感染。肺功能检查环境需要在保证仪器温湿度的前提下,尽量开窗通风换气,注意空气消毒和交叉感染防控,检测过程需专人专用,做好手卫生和仪器、台面消毒。”
二、肺弥散功能检查纳入常规肺功能检查,该项检查的重要性和临床常用方法是什么?
陈亚红教授:
“目前,基层并非常规开展弥散功能检查,临床上关注的弥散功能涉及到患者的气体交换。例如,慢阻肺病中肺气肿表型患者,可能通气功能检查结果达不到诊断慢阻肺病的持续气流受限的金标准,但若弥散功能检查发现患者弥散功能下降,符合肺气肿的病理改变,可被定义为慢阻肺病前期患者。因此,‘2024指南’推荐做全套肺功能检查,其中包括弥散功能检查,并在基层医疗机构随访。”
“弥散功能通过一氧化碳的弥散量反映,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一口气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功能测定和重复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功能测定。由于该检查要求受试者呼气到残气容积,再迅速吸入标准气,然后屏气10s再快速呼气,有些患者难以屏气10s左右,因此对于部分患者,此项检查存在一定难度。”
三、“2024指南”引入脉冲振荡检查技术,有何重要意义?
陈亚红教授:
“脉冲振荡检查技术在我国应用已有20多年,大医院有仪器包含脉冲振荡检查的模块,在基层更多使用便携的肺功能仪器,无法进行脉冲振荡检测。但现在,已有便携脉冲振荡检查仪器应用于临床。该技术无需患者过多配合,通过潮式呼吸、平静呼吸即可检测气道阻力,可早期筛查高危人群并随访干预,有望作为基层初筛技术,其操作简便、适合无法做肺量计检查的受试者,提供多维度力学指标,助于发现呼吸慢病气道早期病变。”
四、“2024指南”更新了肺功能报告解读流程图,临床上在参照指南中的流程图进行报告的解读时,需要注意哪些重点?
陈亚红教授:
“肺功能报告一般由技术人员解读。首先,要判断患者的肺功能检查是否符合质控标准,可通过曲线形态判断;测量次数一般为3~8次,次数过多不利于获得真实数据,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患者的吹气状态会变差,达不到相应的质控标准。判断肺功能检查报告符合质控标准后,再根据检查结果得出结论。‘2024指南’流程图体现了肺功能检查从功能学到疾病学的过程。”
五、随着技术的更新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肺功能检查仪器相较于传统仪器有何变更?这种变化对肺功能检查工作的开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陈亚红教授:
“肺功能仪器需要像心电图一样朝着动态、无创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肺功能仪器从既往大的体描箱,到现在物联网化的肺功能仪器和基层便携的肺功能仪器。通过智能化的技术,现有的肺功能检查仪器可以内置质控标准,降低肺功能操作的复杂程度。便携的肺功能也可以实时上传数据,进行远程质控,便于基层(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肺功能筛查、慢性疾病的诊断和分级诊疗。因此,建立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全程管理,对于基层医务人员呼吸系统疾病管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六、“2024指南”纳入动态监测肺功能的内容,动态监测肺功能有哪些重要意义,临床应该如何落实?
陈亚红教授:
“动态监测肺功能的意义:一是协助疾病诊断,避免仅依据单次检查诊断或排除慢性呼吸疾病,且随访高危人群可评估病情稳定性、寻找危险因素以早期发现疾病;二是判断气流受限严重程度,避免低估患者症状;三是调整治疗方案,动态监测结果可为药物调整提供依据,帮助患者制定更个体化的、合理的治疗方案;四是判断患者预后,关注患者肺功能的改善。”
“肺功能动态监测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专业团队,以大型医院为培育单位,基层医院建立呼吸慢病特色门诊,实现患者的疾病全程的管理。”
指南更新的意义
陈亚红教授指出,“健康中国2030”15项行动计划有8项是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呼吸疾病防控的重视。我国20岁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达4.2%,约为4570万例;40岁以上慢阻肺病患病率为13.7%,接近1亿人口,呼吸疾病的经济负担沉重。与心血管疾病不同,呼吸疾病往往起病隐匿,因此防治关口前移十分重要。这就涉及到健康体检这一环节,给高危人群进行肺功能检测,目的是更好地实现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最终让大众健康受益。此次指南的更新,契合的是基层肺功能检查的切实需要,是实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的重要一环。”
采访的最后,陈亚红教授提及,经过近十年的建设,通过不断培训、实践与应用,基层医务人员的呼吸疾病管理能力已得到显著提升。国家将慢阻肺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制定了相应的健康服务规范。接下来,各省、各地区的卫健委(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联合医疗机构落实呼吸疾病防控工作,引进指南推荐的技术,改变以往开环式管理模式,化被动为主动,搭建平台实现呼吸慢病的全程管理。同时,针对医务人员持续加强培训,对大众开展相应的科普工作,强调肺功能检查的重要性,逐步推进“像量血压一样测肺功能”这一口号的实践!
专家简介
陈亚红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慢性气道疾病中心副主任,科研伦理综合办公室主任
专业特长:呼吸系统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症疾病
研究方向:气道慢性炎症疾病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数字健康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学组副组长
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病分会慢阻肺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副主席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等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通讯编委
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金,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支持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研究结果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责任编辑:lin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