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开的新店确实不多,倒是餐厅闭店的消息接二连三听了不少。但幸运的是,挖掘到了一些低调餐厅的正确打开方式,也看到一些老店,在自己擅长的方面着重发力,提升口味。
中餐
京华楼
楚膳四季 · 24节气餐厅
一坐一忘
闽中闽
清水亭
鸡记餐室
中式小酒馆
壮壮酒馆
春至
鲤承 Bistro
居酒屋、西餐
美醉堂
青小山 Food Sake
猁XMCC
PizzaMama
Laksa Queen
京华楼
正统血脉宫廷菜,炒菜面席撑起北京人的排面。
在烤鸭逐渐被商务化的日子,京华楼算是我心中可以撑起北京人排面的京菜,宫廷菜的加成也让它成为了在北京请客吃饭不可替代的餐厅选项。因此不管朋友们是从天南海北来自哪里,甄师傅的京华楼总得安排一顿。
京华楼的菜品由甄建军师傅和他的弟子们负责,甄师傅光是学艺,就花了22年的时间,而餐厅的菜单也是集传统京菜和宫廷菜于一身,有家常,又看手艺。
冷荤和热炒可以提前排好,预定时也可以向餐厅要来隐藏菜单,不乏很多外头找不到的功夫菜。花样很多,油爆双脆、酱爆肉丁、芫爆蛰头、抓炒大虾、醋溜海参都是会来回点的炒菜,火候拿捏的极好,单挑起一片看,会发现改刀整齐漂亮。
人多一点的时候可以约个面席,最多可以叠到24个面码,配上醋面卤。有着北京人宴客的“排场”,又能在整齐漂亮的面码中看到宫廷菜细节。
楚膳四季 · 24节气餐厅
“不用打招呼就好吃的餐厅”,24个节气都有新菜。
楚膳四季算是今年为数不多新解锁的餐厅,是个大宝贝。
菜单更新速度快(以节气为单位,每两周就会上一些节气新菜),出品发挥稳定,每次都多多少少能有些新惊喜,也是北京少有“不用打招呼就好吃”的餐厅。
人少的时候,楚膳的双人餐是最舒适的打开方式。
前菜的苹果木熏酱板鸽是不折不扣的最喜欢,趁热瓜分,皮糯种带点胶质感的弹牙,肉紧实但不柴,细细咀嚼起来,烟熏与酱香平衡的刚好,耐嚼下酒。
鱼杂鱼肠北京能做的店很多,但楚膳的新鲜和嫩度真是一击制胜。鱼籽大且饱满,中心的部分还是粉嫩的,汤底的辣度拿捏的刚好,香气更胜一筹。配碗米饭,一个人就能吃下一锅。
此外还有紫苏黄贡椒、野山楂带皮羊肉、柴火高山冷水甲鱼、手工糍粑、毛芋头烩青菜、柴火高山冷水甲鱼...
楚膳的菜单真是常去常见新!
一坐一忘
18一枝花,三里屯店重开啦~
年末,一坐一忘北小街店在两个月的装修后,重开了。
开业赶摆的标题写着“18一枝花”,转眼18年的云南菜老店,真是每年都能折腾出些新花样。
前年搬办公室,顺便开了总参谋部,聚拢了天南海北各有所长的朋友。去年因为美国财政部长抵京第一餐,连吃四盘见手青,推出了财神爷套餐,火遍大北京。
今年,看上去好像老板在四处采风玩耍,实则一刻没歇的在挖掘着原产地的风味,巩固菜品,还顺带手在武汉开了个新店。
一个从未停下来的团队,看着老板永远九宫格塞满的朋友圈。这大概是为什么,在想吃一口云南菜的时候,总是会直奔坐忘。
丽江鸡豆粉、香茅草烤鲈鱼、丽江腊排骨锅、景颇烤鸡、普洱酸菜酥红豆、泡鲁达,还有拉满整个夏天的菌子菜单。
菜单似乎每年都是不变的内容,却总是能在熟悉的菜品间一次又一次的挖出新的喜悦。
闽中闽
米其林餐盘闽南菜,多点人去吃流水席哟。
闽中闽的老店一直是戳人心窝的喜欢,充满着朴实感,但又踏踏实实做每一道小菜,是个一丝不苟的小馆子。
老板是来自闽南的兄妹三人,食材和菜品都是在一次次飞回闽南采风,一次次请教阿嬷阿公中亲自一点点打磨出来。
石码五香卷用漳州的豆腐皮裹住满满的馅料,肉条紧实又不柴,细滑鲜香。姜母鸭用的是180天的散养红面正番鸭,鸭肉浓香,姜片辛香。红蟳蒸米糕里蟹的油脂和鲜甜一起渗进弹软的糯米,不愧为闽南宴席的压桌大菜。
自从红街新店开业以来,氛围也走出了不一样的风格,环境更加轻松,节奏放慢,再加上闽南菜本就鲜香下酒,特别适合晚上临着窗户小酌一杯。
今年下半年,餐厅推出了闽南流水席,可以自行预约,每个月的菜单都会有细微的更新。又聘请了新的甜品师,刚刚推出的岩茶巴斯克可以说是火到要提前三天预订。
把传统中式风味与西式甜品融合在一起,在一个小小的地方菜馆可以吃到一块好不敷衍的巴斯克真是意外之喜。
清水亭
可以撑起整个夏天的白腮小龙虾。
小时候最喜欢吃丹江渔村,长大了能在工作日跟国贸吃上一口清水亭,每次即使排大队,也要解对湖北菜的馋。
清水亭跟老牌子丹江渔村其实是父女店,早期丹江渔村开在西四环时,就知道他们以自身可靠的食材供应链保证了鱼的新鲜。
可以说两个品牌都赢在食材新鲜,口味地道,价格亲民。并且对于那些需要花时间,花人力去准备的菜也是一点不敷衍。
当家的鱼头用的是鲜活的丹江口鳙鱼,鱼龄要做到三岁以上,鱼唇、鱼下巴、鱼鳍、每个部位都是不同的口感,胶质和肥美交错在一起,总是越煮越香。
热卤黄牛肉,点睛的是搭配在一起的泡辣椒,酸辣中带着脆韧和清香,还要来一份油香,把肉和辣椒夹进去,又辣又上瘾。
招牌的辣卤猪手,先卤后炸,皮弹肉软,满满的胶质感,罪恶又满足。
还有夏季限定的小龙虾,没想到在北京能吃到个头足够大,漂亮白腮的小龙虾,每年夏天属于武汉份额的快乐,在北京也不落。
鸡记餐室
开了分店,排队是不是可以短一点?
鸡记在北京算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是一年四季都在排大队的火锅,是米其林主厨们下班后的食堂,老板还是北京顶级烧鸟店的货源供应商。
在这个港风装修的餐馆里,用着土陶灶生火,大瓷盆上菜,又是几乎桌桌开着几瓶葡萄酒,真的是接着地气中冒着洋气。
一份鲍鱼鸡煲,先喝汤再吃鸡。汤底又暖又鲜。鸡肉选去骨的扇鸡,再加鸡白子、鲜打鸡血和响铃,新鲜的鸡白子涮过真是爆汁,鸡血嫩到透亮,响铃则是能把汤里的浓郁全都集结起来。一锅就显现出了这家店的食材优势。
此外店里的烧烤也不容小觑,不止鸡肉,羊肋排外焦里嫩,油脂爆着香气,此外还有小炒的牛肉、酸辣鸡胗。无论是功夫和食材都远超人对于一家火锅店的预期。
北京的动态冬天,怎么能少了一煲和朋友们暖和又热闹的鸡锅!
壮壮酒馆
有西北菜的豪放,也带着小酒馆的洋气。
壮壮是每一年的年度总结上从未缺席的店。相比开业前两年时不时翻天覆地的改菜单。如今的菜单更多是追求西北的本源本味。
年中也开出了赛特分店“二壮”,相对蓝港老店“大壮”,新店囊括了更多样的食材,更广域的风味,但最拿手的西北菜做的也是更加稳定好吃。
老店有着那些稳定好吃的西北菜,羊肉酥盒、烧麦、羊杂烩饭、手扒肉、羊肉串配馕,有着西北菜血统里大口吃肉的豪放感。新店则是推出了甲鱼炖羊排、油炸肠头、辣椒煸沙地黄牛、辣烤羊腩,将天南地北的食材与西北的烹饪方式捏在了一起,更下酒,也更上头。
熬到了冬天羊肥起来的日子,还搞起了羊肉火锅。
二狼山白绒山羯羊,羊排、西冷、羊腿三个部位,当天早上高铁进京,餐前手工切割。锅底用餐厅自己熬的羊骨锅泛着淡淡的奶香。新鲜的羊肉涮在锅里几秒就可以捞出来,可以完全不用蘸料,空口吃着就是一个香和嫩。
春至
九哥招待,昊天做菜。
好吃的京腔云南私厨。
春至这个精酿酒馆是每年都要去很多次的。
菜单上常驻的肥肠煲、辣子鸡、贴骨肉、牛干巴釜饭,罪恶又美好,怎么都吃不腻。
而每年最重头的也是反复刷。昊天的菜单仿佛是多啦A梦的百宝箱,短短的一个月菌子宴菜单就换出了大半页的新菜,就连一道菌子汤,也随着多变的气候调整着用料和味道。
有几道菜,到了冬天都还在惦记。金耳和木姜子做的热沙拉,云南特色红油做睛,鲜脆软嫩香,同时又清新爽口。青头菌烧在红酸牛肉中,自制的红酸微微鲜辣,和牛肉格外搭配,青头菌的汁水融入酸汤里,让整道菜的酸度和鲜度上打开到了另一个维度。还有野生鸡枞以江城干巴小炒,香料感外加一点烟熏和发酵,把鸡枞的甜鲜衬托的下更加明亮。
店里也会时不时做一些“突发奇想”的隐藏菜。比如闪现的稀豆粉,小料备齐毫不敷衍,立马回到云南街头。正宗的台式卤肉饭,没有卖相,但吃到的都喊香。
鲤承Bistro
挂着Bistro的招牌,披着小酒馆轻快的氛围,藏着社区店的温暖感,却也做出了地地道道的福建家常菜。
这家福建菜小酒馆是到年底才解锁的宝藏。幸福村中路溜达了多少遍,才发现这家藏在小区门口,低调又带着微醺感的神仙小店。
年轻的老板兄妹二人来自泉州的鲤城区,于是有了餐厅现在的名字,任性中自带着家乡感。
而他家菜好吃的秘诀在于,老板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
前菜的熟醉虾个头大得很,白嫩紧实,虾线也是很干净,浸在汁中保留了虾肉微弹回甘,又叠加出更多的鲜滋滋。闽卤拼盘有着满载的节日感,不同于北京人的卤味,闽南的卤味更多保留了一分食材本身的特质,也带着微微甜辣,甚是下酒。
热菜开始则是升级成抱着砂锅上,一品锅层层相叠,猪头肉、鸡爪、卤蛋的香盖在上面,最绝的是挖到底垫着的槟榔芋头,柔软中吸满了汤汁里的浓郁。姜母鸭别看黑乎乎一锅,肉把锅底的香气都抓起来了,特别下酒。富贵虾和大龙虾下面垫着糯米粉,湿润和绵密中鲜味简直可以溢出来。
还有麻油猪肚、拌猪肝、姜爆乌鸡。以及最后端上桌的,还在跳动着的生呛虾。
这家店真是挂着Bistro的招牌,披着小酒馆轻快的氛围,藏着社区店的温暖感,却也做出了地地道道的福建家常菜。
美醉堂
烧鸟店的高标准出品,小酒馆的浪漫氛围。
美醉堂是那种去过一次就会喜欢上,时不时嘴馋一下,想要让人当做食堂的餐厅。
Beyound Yakitori的氛围更好,微微暗的氛围令人放松,适合三两人小聚喝一杯,菜品更加多元,有不少融合了地中海料理的前菜和主菜更加下酒。Fukumimi则更像是居酒屋该有的样子,打杯啤酒,畅快聊天。
从烧鸟的出品来看,在北京已是很能打。美丸子是必点,心管、横膈膜、鸡生蚝、鸡尾,喜欢的部位都能拿捏住当的火候,还有北京很少有餐厅会单独拎出来的赤肉。
而前菜和主菜的菜单是以季度更新的。基本每个月去刷,都能吃到几个新菜。
比如夏天有小海胆做酒肴,拿准了时令的鲜甜细腻。红魔虾和猪排的存在把满足了人对海鲜和油脂的期待。以及话梅冷面,冰凉酸甜之余,话梅口的调味带来了些鲜度,撑起了属于夏天的味道。
入冬则是换上了鸭肝,搭配着树莓酱在酸甜和柔软中一口幸福,就连配角的面包也处理的毫不敷衍。黑松露鲍鱼,鲜弹下酒。还有主食的海鲜杂炊,鲜鲜暖暖,很是落胃。
可真不是家简单的烧鸟店,从来都不让人失望。
青小山
打工人的午间食堂,下班后的微醺安全港。
青小山就是理想中的社区小店。自带着些惬意的气质,在忙碌而又沉闷的CBD,是个可以温暖人心的小角落,同时这里又是清酒爱好者能够捕捉到最新酒款的秘密基地。
午间有便捷落胃的简餐套餐,晚上在结束掉一天的忙碌后坐下来点些下酒菜,一杯小酒。
夏天可以坐在室外,晒晒太阳吹吹风。到了冬天则是可以躲进屋子里,煮上一锅味噌锅或寿喜烧。
店里的主线以清酒打头,没有顽固不变的酒单,每周去都能在冰箱里发现些新上的玩意,国内刚刚进口的新品可能发布当天就能在店里看到,可以说是回回有惊喜。
此外还会有些中国葡萄酒和啤酒的选项,都是老板一个个产区自己挖掘出来的小众宝藏。
黑胡椒鸡胗鸡心、清煮蔬菜、味增鸡锅、藤椒牛肉、打算多春鱼、烤牛舌、大虾炒面......一道道像是日剧里走出来的,看似普通但美味的小料理,撑起了在青小山一个又一个温馨的晚上。
猁XMCC
一家对食物毫不敷衍的自行车生活方式店。
猁一直是有被太多人发现的宝藏小店。
骑行、精酿、鸡尾酒还有美式烧烤,有全北京最棒的自行车改装技师,自己的精酿酿酒设备,每一季都更新的鸡尾酒单,还有非常正点的烤猪肋排。
猁在自身的定位上是多元的,且每一项都在领域内做到了优等生,让人相信它有无限的可能性。店里时常的更新着动态,总能晚出些新花样。
比如今年的新菜,香菜香菜香菜,以大把的香菜盖着牛肉,调味中加入更多种的香草平衡了味道,造型和味道都很有记忆点。万圣节的女巫汤意面,不仅有卖相,汤底也下足了海鲜,滋味十足。冬天推出了烟熏牛尾锅,比曾经擅长的烤肉多了一份暖滋滋和热腾腾的味道。还有圣诞肉塔,从厨房端上桌的一路都在飘着香气。
店里还时不时地会有些小活动,除了一直坚持的骑行,还有手作巧克力的Work Shop、咖啡品鉴、精酿大师班。
骑车的时候会想到这家店,馋肉的时候会想到这家店,闲来走到附近,也会想拐去店里喝一杯咖啡。
猁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在大北京独树一帜的宝藏。
Pizza Mama
拿数据说话,这家店承包了我今年份所有的Pizza。
这两年意大利菜在北京的热度下降,也越来越难在北京找到一张合格的那不勒斯披萨。
饼要有韧劲,也要有充实的气泡感。有足够的奶酪扑上去给足风味,烤的火候更是考验了餐厅的功夫。
红街上这家小店,满足了一个Pizza脑子对那一口大馕(喂)的所有期待。
PizzaMama的饼底用了意大利00号的小麦面粉和面,面团保证70%的高水分,老酵母发酵3-4天。从漂亮的黑斑就能证明面团中水分和酵母的存在。
趁热扯开,饼皮很薄,奶酪还是淌着的,能拉出细丝,真是一口就上头。
除了当家的Pizza,这家店在其他的菜品也发挥在线。比如菠菜鲜虾沙拉个头超大且弹嫩的虾,生牛肉的新鲜一眼就可以看到,烩贻贝在汤头里就可以感受到鲜度。
认真又讲究,是令人欢喜的意式小馆。
Laksa Queen
开业即惊喜的马来小馆。
以MULU团队做背书的Laksa Queen,把东南亚的风情和民间味道扎实的落地在了北京。
街头风的装修,更像快餐的模式,餐厅里笑盈盈的马来西亚小姐姐,碗里载的则是来自老板家乡的秘密配方。
餐厅对于叻沙汤底的要求很特别,评判基准是可以让客人“把汤喝完”。所以Laksa所有的汤底都是自制的(听说用了老板娘本家的Recipe),保证了干净、营养和健康,避免了增味的使用,但依旧做到了味道复合又平均,以还原了马来西亚家常味道。
除了经典叻沙,咖椰吐司配温泉蛋的微甜和斑斓味,咖喱鸡的香料感。冬阴功汤底的鲜辣味......每次去Laksa想吃的都得有半本菜单。
吃饭总归是件治愈且享受的事情。
Aimi Wang 182 1073 1565
Gia Wang 138 1114 8523
新年新气象,每一岁都要奔走在热爱和欢喜里丨一周推荐
冬日升温神器,怎么能少了暖锅丨飨味
在北京的内蒙朋友常去的7家地道内蒙风味,被我们找到了!丨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