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如云、声响如风,在“际会东林”中浮沉氤氲
作者 | 黄建东
一
让我意外的是,“际会东林”竟然不是一场会议的主题,而是一座建筑的名字。我站在这座建筑面前左右端详,期望从它身上找到些许凛凛风云之气,但它却示我以一派不动声色的静穆,仿佛它的阅历很深。然而,它实在是一座全新的建筑。
在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的校园,占据中庭位置的“际会东林”让人感觉有些特别——周围建筑都被连廊连成一体,唯独它超然独立。有一刻,让我想到星光灿烂的银河,一片璀璨围着银心旋转,而它仿佛就是银心。不知我的感觉对不对,远远近近的花草树木正自出神,自然不会告诉我答案。
“际会东林”是一座200平方米、约2层楼高的四方形钢结构中式建筑,蓝色的屋顶像一本读到一半的翻扣在桌面的图书,等着读书人再次拿起。“际会东林”没有墙壁,四面通透——如果非要把外面那圈涂成绛红色、既作为支撑又作为装饰的方钢柱条组件和内饰的透明玻璃幕墙称作“墙壁”的话,倒不如以栅栏名之更为贴切。因为无论站在“际会东林”的哪一面,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到它的内部。“君子坦荡荡”,绕看一周,不期然想起这一句话。
“际会东林”有南北对称的两个圆门,走进门去,一个轩敞明亮的巨大空间立刻让我有一种投入温暖怀抱的感觉。头顶上组列井然的方块状吊灯凹凸上下,微黄的灯罩上几个不规则布置的“竞”字若隐若现,如在崇山峻岭飞回,如在波峰涛谷怒驰。这些“竞”取自学校老校名“竞志”,当我仰望这些吊灯,就像走进一段远去的历史——虽然久远,却能真切感受到它的光亮。
“际会东林”内部没有太多陈设,沿壁有一圈常常更新的师生和校友展品,中间则留下一片空旷的空间,让人猜想它在等候着什么:老师、学生、来宾,还是所有心系文化和教育的人们?东面墙上有一块被巨大银杏叶造型包裹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学校一个多世纪的校史声像,画面如云、声响如风,在“际会东林”中浮沉氤氲。
二
在许多校友心中,“际会东林”或许就是一种终生难忘的文化感召。东林中学——他们曾经成长于斯、进学于斯,这里的庭院花草、楼屋池树、老师学生,以及不变的琅琅读书声,总是让他们重回风华正茂的时光、踌躇满志的青春,无论他们走得多远。
对于学生而言,“际会东林”就是一场青春际会、一个才艺展示的理想舞台。他们用心灵去碰撞、用感情去交流、用作品去对话……他们告诉所有人,他们在“读己、读家、读校、读城、读国”活动中茁壮成长。作品是他们记录成长的方式,而“际会东林”以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让每一件作品所蕴含的智慧和思想都得以折射、闪现、传递。
无论自创歌曲中缱绻不尽的银杏之思,还是诗词楹联中的酣畅翰墨、锦句妙悟;无论散文中的绮思趣致,还是摄影中的光影风景;无论校园绘画中的生动形象,还是创意书签中的书香满溢;无论银杏文创中的生活百态,还是银杏美食中的家常美味……都向人们展示着学生在学习、在思考、在观察、在实践、在体验。学生用独特的方式将自己的“东林之情、生活之爱、向上之志、摇曳之态”,通过各自的作品淋漓尽致地和盘托出,给自己也给更多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回响和激励。
“际会东林”应该会记得发生在这里的每一幕吧——世间还有什么比青春的脚步更美妙,比生命成长的拔节声更动听呢?
三
站在“际会东林”中央,四望校舍环合,蓦然觉得“际会东林”也许是一个经过意匠经营的文化心脏。这颗心脏心守之事,就是“家事国事天下事”;这颗心脏心聆之声,就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南门廊柱上出自东林书院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早已开门见山地点明。这是来自东林书院的精神文化托付,我必须细细感受它的跃动。
当我把目光投向东西两侧的长廊,我想我搭到了“际会东林”的脉搏。西长廊有“家国心”的脉息,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热血在流淌;东长廊有“世界眼”的观照,有“一带一路”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奔突,以和平发展浇灌出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两条长廊正是“际会东林”的两根血管,它们输送着“际会东林”泵出的气血,让四面八方感受到这颗心脏的力量,感受到自己的心正与它一起以同样的节奏跳动不息。
目光越过西长廊外的小花园,可以看到书籍满室的“百一”图书馆,图书馆似乎也正以某种神情望过来——与我,也与“际会东林”完成意味深长的无声交流。挨着图书馆的“沧一”亭却捧着一副“也为学子也为师”的下联,似乎正远远地向“际会东林”索取上联,这也让“际会东林”陷入沉思。这番沉思会是多久?谁也不知道,但我还是相信,上联终有一天会有的。
四
对于愿意沉下心倾听的人来说,“际会东林”也是一个很好的叙事者。听吧,听它将自1905年以来发生在东林中学的所有故事娓娓道来。
它会告诉你一所学校的艰难诞生和曲折生长,告诉你一个睁眼看世界的布衣书生由毁家建校到秉持“开风气之先”的办学传奇;它会告诉你名动天下的东林书院与一所学校如何完成精神际会和文化合流,告诉你关于北禅寺巷老校区的一切:无论近300岁古银杏的风骨、“百一”小楼的缥缃书韵、映碧潭的竹影游鱼、风霜檀香井的涵泳端正,还是“古木阴中”“八音竞畅”的缱绻意味,以及沧一堂、学赅塔、碑廊、校史陈列馆、竞志广场、侯鸿鉴铜像的精神意象;它会告诉你历史与现实如何际会、过去与未来如何际会、科学与人文如何际会、智慧与人格如何际会、学习与梦想如何际会、青春与成长如何际会……它会细细密密地把建筑、景观、人物事迹与学生从不缺位的生活交织起来。
没有惊天动地,一切就那样悄然发生着、进行着,充满历史的坚韧和现实的火热。
这时,我的耳边响起一首歌,是110年校庆时李耀福、孟文豪两位先生作词作曲的《青春东林》欢快奔放、刚健深情的歌声:“你的英姿,穿越百年,古老的银杏树与你相伴,是你开风气之先,造就了一代代栋梁中坚;人生长廊,厚德致远,我的梦幻已不再是梦幻,是你扬起了风帆,让我的生命与世界相连……”
沉浸其中,仿佛眼前浮现出风云飒飒、岁月泱泱的画面,而不变的是琅琅不绝的读书之声。沉浸其中,似乎触摸到历史深处那些不减温度的故事,似乎栩栩如生地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身边走过——他们踏歌向前,如迎接曙光般迎向更多奔赴际会的无数憧憬和热情怀抱,他们让“灿烂的笑容、奔跑的姿态、创造的激情”不停闪现在旋律之中。
当我走出校园,回望“际会东林”,想再一次看看它的轮廓。但是,它却将自己的身影深深藏在“一轴四院”高低参差的建筑群落之中,隐然不见了。
它不会成为这座校园显现古色古香和庄严、稳重、从容、大气的建筑地标,因为它只是一颗藏在校园胸腔的心脏。而对于东林中学而言,正是因为它的有力跃动、深沉积蓄,才有了遍布全身的气韵和难以忘却的魅力吧。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
编后记
一所有“气韵”的学校
本报记者 金 锐
南朝画家谢赫论画时首重“气韵”,他在《古画品录》的序文中写道:“画有六法……一气韵生动是也。”在我看来,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就是一所有“气韵”的学校。
这是一所“老”学校,也是一所“新”学校。
它的“老”自不必说:如果从学校前身侯鸿鉴创办的私立无锡竞志女学算起,已经有近120年的历史;学校的任教教师中也不乏学者钱基博、画家钱松嵒等近现代名家大师。那么“新”呢?2023年9月,学校人民路校区正式启用,至今不到2年;所有的校园建筑、文化布景都是新建的——不可谓不新。
虽然“老”,但不陈腐;虽然“新”,但不肤浅。这便是学校的气韵所在。
学校正门有学者冯其庸书写的校名“东林中学”四字,再向里走便能看到东林书院那副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学校的主体建筑以绛红色为底色,点缀以灰色和蓝色,给人以沉稳、素雅的感觉;造型颇有中国传统建筑的意蕴,注重点缀、呼应、留白。
学校景观的价值何在?可以“讲述”学校的历史,可以承载学校的文化,可以成为课程的载体……其实,即使不考虑这些,“美”本身就是一种最重要的价值。当我们徘徊于楼台之畔,当我们穿梭于连廊之中,当我们休憩于小亭之侧,当我们流连于花木之间……目之所及全是风景,学校的气韵也便流转、生动起来。
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或许也可以用在学校文化方面:“校园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塑造美的情怀。”
面对几乎“一步一景”的校园,最有特色的景观是哪处呢?学校选择了“际会东林”。这是一处看似并没有承担太多实用价值的建筑,但却是学校所有建筑乃至所有物象文化的枢纽。际会,遇合也,“际会东林”际会了学校的风景和文化,也际会了学校的过往和未来。
向左看是“家国心”,从明代东林书院中走来的高士宿儒,从近现代故居中走来的先生学者,从当代校园中走来的莘莘学子,他们共同沐浴在“东林”的光辉下际会于此。向右看是“世界眼”,这里的学生扎根乡土、放眼世界,在这个风云际会的时代释放年轻的活力,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
承古,而不盲目泥古;知新,而不刻意求新。这也是学校的气韵所在。
学校老校区有两株树龄近300年的古银杏树,它们就像慈眉善目的长者,目送着一届又一届的东林学子入学、生活、成长、毕业,学生亲切地称它们为“校树”。当秋天的颜色铺满大地,银杏树也迎来了它们最美丽的时光。学生捡拾银杏叶、制作银杏文创产品、向银杏树讲述自己的“悄悄话”、登上“银杏艺术节”的舞台、与翩飞的银杏叶一起载歌载舞……银杏树已经成了学生的家人和知己。
新的校区也没有忘记这两位银杏树老朋友。学校移植栽种了一雌一雄两株老银杏树,让银杏树的故事在新校区继续上演,让银杏树带着往日的记忆继续陪伴学生。
银杏树静默地立在那里,数百年的风雨不能动摇它们分毫;但银杏树又蓬勃地生长着,努力地张开枝叶,用一片华美的颜色渲染着大地。这是树的气韵,也是人的气韵。
望着清新古雅的“际会东林”,望着银杏树的昂然身姿,忽然想到杜甫在《古柏行》中的诗句——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欢迎订阅《中国教师报》
我们一起携手成长!
感谢阅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朋友圈】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