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联合国安理会作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核心机构,其改革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幻莫测和现有权力结构的公平性争议日益凸显,改革的呼声愈发强烈。

这其中的焦点之一便是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增加,从现有的“五常”格局转变为“九常”,但这样的改革无疑会削弱目前五常手中的权



一票否决

一票否决权,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专属特权,赋予了其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它既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实盾牌,也是左右国际局势走向的关键砝码。

但权力与责任如影随形,一票否决权的使用也成为一把双刃剑,其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回顾历史,俄罗斯是行使一票否决权次数最多的国家,累计达143次,而中国和法国的使用次数最少,仅为18次。

美国的86次使用记录,虽然数量不及苏联/俄罗斯,但其滥用否决权的争议却一直存在,例如在加沙停火协议等问题上,美国不顾国际社会呼声,一意孤行地行使否决权,阻碍了和平进程,引发了广泛批评。



针对一票否决权的滥用问题,国际社会曾提出限制提案,但遭到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对,俄罗斯认为,其143次否决权的使用中,大部分是由已解体的苏联行使的,而如今的俄罗斯已经转型为资本主义国家,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代价”。

中国在行使一票否决权方面始终保持着谨慎和克制,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中国动用否决权的情况通常涉及到核心国家利益,例如台湾、香港等主权问题,这表明中国将否决权视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最后防线,而非轻易动用的工具。



一票否决权的使用与国家的实力兴衰密切相关,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各国的否决权使用情况图表,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国家的否决次数与其国力强弱呈正相关关系。

例如,在1970年之前,苏联频繁使用否决权,几乎主导了联合国,而从1970年到2005年,美国取而代之,成为否决权的主要使用者。



2005年之后,俄罗斯的否决次数再次增加,而中国的否决权也开始更频繁地出现在图表上,这反映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和世界格局的演变。

“四国集团”的入常之路

长期以来,日本一直渴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此付出了长达45年的努力,却屡屡碰壁。



根据联合国的规定,一个国家想要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获得联合国大会三分之二成员国的支持票;二是五常无一票否决,对于日本而言,最大的阻碍来自中国。

日本如此执着于入常,与其历史上的经济实力和国家地位不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鼎盛时期,日本的GDP曾达到美国的80%,这一成就让其自认为有资格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并渴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日关系进入蜜月期,这被认为是日本离入常最近的一次,然而当时率先反对的并非中国,而是美国。

美国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不愿看到日本进一步崛起,因此在经济上对日本进行制裁,并多次否决其入常请求。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对日本入常的态度有所转变,但韩国又成为新的反对者,韩国认为自身实力不逊于日本,如果美国支持日本入常,也应该支持韩国入常。

日韩两国都在争夺亚洲第二强国的地位,这也为日本的入常之路增添了新的变数,为了实现入常的目标,日本联合印度、德国和巴西组成了“四国集团”,共同努力争取入常席位,这四个国家的入常野心,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法国入常历史的启发。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主导建立了联合国,并设立了常任理事国制度,最初的常任理事国包括美、苏、中、英四国,然而美国为了平衡力量,提议增加法国和巴西为常任理事国。

英国出于维护自身在欧洲地位的考虑,强烈反对法国入常,最终,经过多方博弈,法国成为第五个常任理事国,而巴西则未能入常。



法国的入常先例给了日本希望,他们认为既然法国可以加入,为什么日本不行呢?

进距离二战结束已经过去了快八十年的时间,联合国的性质也从以前的战胜国联盟,变成了参与世界建设的平台。

因此,现有常任理事国的构成,尤其是亚洲国家代表性不足以及非洲国家缺席,被视为一种不公平现象。



然而,“四国集团”争取入常的动机并非仅仅为了追求公平,更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权力,五常在联合国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仅可以利用一票否决权维护自身利益,还可以相互制衡,影响世界格局的走向。

面对“四国集团”的入常努力,俄罗斯表达了强硬的反对态度,明确表示日本和德国永远不可能成为常任理事国。俄罗斯的立场基于多重考虑。



日德两国与美国关系密切,如果他们成为常任理事国,将进一步加强西方在安理会中的话语权,从而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而且日德两国在二战中的历史角色也是俄罗斯反对的重要原因。

俄罗斯的这种强硬态度,其实结果就已经非常明确了,那就是日德两国想要入常门儿都没有,哪怕其他国家支持,俄罗斯的这一票否决权就将他们狠狠的摁死在了门槛之外。



中国的立场与抉择

中国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始终保持着谨慎和务实的态度,官方表态强调程序优先,支持非洲国家参与安理会决策,但并未明确表态支持或反对特定国家的入常申请。

对于印度的入常申请,中国持有潜在的顾虑,中印两国存在着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近年来边境摩擦时有发生,甚至导致了人员伤亡。



尽管中国以大局为重,避免与印度发生正面冲突,但两国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此外,中印两国都是人口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存在竞争关系。

中国担心,如果印度成为常任理事国,可能会利用一票否决权阻碍中国的利益,甚至与中国公开对抗。

对于巴西的入常申请,中国也存在一定的顾虑,巴西虽然是地区大国,但其国际影响力相对有限,除了足球之外,在其他领域的影响力并不显著。



中国认为,常任理事国应该具备强大的实力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履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职责,从这个角度来看,巴西似乎并不完全符合常任理事国的标准。

相比之下,中国对南非的入常申请持更为积极的态度,南非是非洲地区的重要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较强的实力,在非洲地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此外,从世界版图来看,现有的常任理事国中缺乏非洲国家的代表,这被认为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

中国支持增加非洲国家的代表性,认为这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中国外长王毅曾公开表示,支持非洲国家参与安理会决策,这也被解读为中国对南非入常的潜在支持。



结语

安理会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毋庸置疑,现有的安理会结构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改革势在必行。

然而改革之路注定充满挑战,各国需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国际公平与正义,通过对话与协商,寻求共识,推动安理会改革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前进。

信息来源:俄常驻联合国代表:德国和日本永远不会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环球时报-2025-01-03
美国力推德日印等国“入常”,安理会这次真会“扩员”?
新民晚报-2023-09-19
日本再次寻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40年来抱定执念为哪般
澎湃新闻-2020-09-26
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是如何确定的
来源:新华网 -2015-09/18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