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分别到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调研。

两家单位,一个展览的是农耕文明,一个主攻的是农业农村数字化。开年后第一次调研选择这两个点,一个最古老,一个最前沿,共同拓展着当代农耕的内涵和功能。


中华农耕文明五千年弦歌不辍。在此基础上生发的新时代农耕文明,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守文化之根脉,又发现代化之新苗。

在陕西杨凌,曾直观感受到这一点。

4000年前,后稷曾在此“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在杨凌的博物馆内,能亲眼看到几千年前的碳化粟米。而走出博物馆,眼前则是知名农业高校,是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育种新技术和高科技人才源源不断从这里输送到各地。

在实践故事之外,我们更有深远的理论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耕文明的传承发展。他强调,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建设新时代农耕文明,就是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守正创新,一手守传统,一手向创新,做到农耕文明和农业农村数字化两手抓。


先来看农耕文明。

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韩俊走进中华农业文明陈列展厅,调研了解农耕文明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工作,强调要加强农耕文明保护利用。

这当中,一个着力点是保护传承在几千年的劳动实践中,中国传统小农生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农耕技术”,形成了“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中华文明的根脉,必须要留住。韩俊在调研中指出,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持续开展农业古籍抢救性保护、古农书全面收集整理工作。

但应该注意,传承不是什么都要留下来,要处理好取舍的问题。我们保护那些有价值的古籍遗产,不是一味照搬、简单复古,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做到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

另一个着力点是开发利用。韩俊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展览展示,讲述好农耕文明蕴含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让有形的农业文化遗产和活态的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其魅力和风采。

传统农耕文化只有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找到契合点,与现代人的“日常”产生链接,才能真正焕发生命力。而一旦找到这个点,在今天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农耕文明将大放异彩。

就拿李子柒的故事来说。2024年11月12日,李子柒强势回归,两天更新三条视频,5小时播放量破亿。断更三年,归来仍是“顶流”,有海外网友评论:“当世界最需要李子柒的时候,她回来了。”世界需要的不只是李子柒,也是她作品中的中华农耕文化之美。新中式的爆火、乡村旅游的升温,背后的逻辑可说是殊途同归。


再来看农业农村数字化。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智慧农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绝不能落后。”“要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

此次调研中,韩俊了解了农业农村数据汇集管理、整合应用的情况,并强调指出,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

用好这种生产要素并不容易。首先要统筹规划,这是由大数据的特性决定的。高质量的数据要素必须是准确的,提高准确性,就要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 否则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市场上出现价格波动了,但各部门信息没打通,或者中央和地方的数据不能共享,最终是没有一个部门能给出准确信息,更不用说精准调控了。

瞄准问题,韩俊提出要求,“健全农业农村数据采集、加工、管理、流动、应用等制度”“推动农业农村数据资源整合,促进农业农村各行业各领域公共数据开放共享”。这正是抓住了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

其次是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观测网络和数据采集体系,围绕智慧农业发展创新拓展数据应用场景”。去年10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两个智慧农业为主题的文件,这次韩俊调研再次强调智慧农业,并且聚焦数据应用,是对实践需求的回应,体现出务实作风和问题导向。

智慧农业可以有哪些应用场景,给传统农业带来什么?在安徽芜湖的伏羲农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被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一个人可以控制很多台农机。同时通过海量数据的收集,人们可以对农田进行精准管理,让农民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而数据这种要素还有一个特点,不是越用越少,而是越用越好。在浙江,有一个“乡村大脑”。它是浙江省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智能化能力中心,管理者可以通过经营主体上传的数据,掌握生猪疫病、出栏和销售情况;看到虫情测报灯自动拍照反馈的虫图,以及向当地农户发送的病虫情报;联动民政、人社、残联、医保、教育等部门数据,及时发现需要帮扶的低收入农户,对返贫致贫风险进行预警研判、快速处置……平台服务的主体越多,服务能力就越强,反过来又能服务更多的主体。

最后还要落在融合,在“育种创新、耕地保护建设、农业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治理”几个领域,要加快推进与数据资源的深度融合,提升数字化水平。

总之,新时代农耕文明包括“暧暧远人村”的韵味,也有着新质生产力的突破。两者对话融通、互为裨益,为我们打开了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的广阔视野。

【版权声明】

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长虹卧波”。

监制:侯馨远 编辑:李忆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