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下一代隐形战略轰炸机B-21“突袭者”自从大约两年前首次公开后,其后续的各种飞行测试就处于相当严格的保密中,到2024年9月美国空军才公布了一批测试飞行的视频和照片。
防止泄密这可以理解,不过搞笑的是在十多天前中国疑似同一天试飞两款六代机之后,B-21似乎突然没那么神秘了。美国《国家利益》等多家外媒报道,至少3架B-21原型机同时在进行试飞,距离“打造一支作战轰炸机编队迈出重要一步”。
(美国的“六代机”B-21)
遮遮掩掩两年,在中国六代机现身后就不装了,而且还特别强调3架原型机,再加上不久前还闹出过有美国网民修改维基百科,将B-21划为六代机的的故事,看起来是想表达“中国才两架六代机,咱们美国有三架”的潜台词......但问题是,B-21到底是第几代全世界都知道,就算中国真的只有两架六代机,美军同时飞3架除了隐身和载弹量还算合格,其他方面都远不能与正牌战斗机相比的B-21,有什么用?
B-21的前身“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概念起源于2009年,批准它的国防部长正是后来访华时被送上一份“大礼”的罗伯特·盖茨。两个月后美国空军宣布计划购买80到100架新轰炸机,如果可以实现将完全代替现役的B-2“幽灵”,不过这个采购数量这事实在没谱,B-2本身以及后来的F-22都深受其害,所以暂时并不能完全作数。
2015年10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宣布赢得LRS-B合同,次年2月美国空军给予编号B-21,9月命名为“突袭者”,纪念1942年4月轰炸东京的杜立特空袭行动。
(正在测试的B-21)
如今来看,“突袭者”这个名字颇有些深意,结合不低于8000到9000千米的航程来看,此时已经知道解放军正在建设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圈的美国空军,大概是希望这款B-2的继任者,也还能够像杜立特中校那样孤军深入敌方腹地,给予致命一击。
2022年12月2日,B-21首次公开,揭开了美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神秘面纱。11个月后也就是2023年11月,B-21完成首飞,按照美国空军的要求将在10年内形成完整战斗力,代替B-1B和B-2成为美国空军战略力量的核心,并成为未来几十年美军远程打击能力的基石。
正常来说,这个时间表算是测试、改进和适配新技术等一系列流程走完所必须的,而且考虑到单价达到6亿美元以上,适当延长测试和改进时间来摊薄成本也可以理解。
(B-21比B-2小一些,航程载弹量等指标有一定下降)
(B-21比B-2小一些,航程载弹量等指标有一定下降)
美国现任国防部长奥斯汀表示,B-21不仅“融入了50年来的隐身技术进步”,还不需要太多的后勤支持即可达成目标,“最看重的是射程(航程)”,并且被设计成最易于维护的轰炸机......总的来说,美国军方对B-21抱有相当大的期望,所以目前给出的大部分性能数据真实性很难验证,只能说根据奥斯汀的说法,B-21拥有可以让美军再次虎视全球的能力。
然而事态发展证明B-21诞生太晚了,隐形战略轰炸机配备精确制导武器、隐形空射巡航导弹或战术核弹进行渗透突袭,这一招对俄罗斯有没有用不好说,但对中国来说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在反隐形技术方面,中国一直在积极发展具有反隐形能力的雷达,比如YLC-8E、JY-27A等等,或利用被动和无源雷达监测通信信号来搜索目标,此外雷达方面还有能量雷达和量子雷达等等。
(严格来说这是目前美军唯一还比较有优势的装备了)
2024年10月,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了这么一条消息,声称中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信号的新型反隐形技术。原理不算复杂,就是“北斗”导航信号在遇到F-22等隐形战机的时候,信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和散射,而这些被干扰的信号会在无线电频谱中发生特征明显的回波。这些回波的规律已经被中国科学家破译,并用算法对回波进行分析,来确定当这些回波出现时,干扰源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这项技术最早是用来探测、追踪和定位小型无人机的,不过看起来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有有反隐形作战的潜力。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北斗”反隐形能够最终得到实际应用,那么理论上来说只要有“北斗”系统终端和天线就有可能追踪隐形战机,可以说将反隐形技术的造价来了个“腰斩”,不但让一些中小国家有机会拥有反隐形技术,价格低廉更有利于大量铺设和部署,即使被摧毁也没多大损失。
(但能有什么办法呢?美国拿不出真正的六代机,只能让B-21拼命加班了)
至于航程方面,估计也很难像奥斯汀所说的那样。从密苏里州怀特曼基地到中国甘肃的兰州一带,走北极航线大约为8700到9000公里,逼近B-21公开信息的航程极限,如果再考虑到气象和空域限制等其他因素,可以说B-21基本不可能在不加油的情况下跑完这一趟,必然需要加油机在阿拉斯加或加拿大北部给远征的B-21加油。不然这些金贵的轰炸机和飞行员就是一次性用品了。
如果从阿拉斯加的艾尔森空军基地出发,到中国西北一带就近了不少,走北极航线可以保持在6000公里左右,加上其他因素也不会超过7000公里。当然,距离其实是B-21执行渗透突袭任务最微不足道的部分,真正的问题还是在解放军的反隐形体系和区域拒止体系下,B-21这种浑身上下都是破绽的飞机,已经过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