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于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联合

杨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推出《百姓健康》栏目

我们邀请辖区内各大医院的专家

为大家解读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本期邀请到的是

杨浦区中心医院眼科主任 陈轶卉

来聊一聊白内障手术的话题

杨浦区中心医院眼科主任 陈轶卉


白内障是世界上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其发病与年龄具有较大相关性,80%的患者为年长者。一旦患病,看东西变得模糊,影响日常生活;夜晚驾驶时视觉不清晰,安全隐患增加;阅读和享受生活的乐趣也大打折扣……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白内障早期会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治疗呢?

白内障早期症状:

1

屈光状态变化

老花减轻或者消失了,近视度数增加了,很有可能是白内障的早期症状,出现了明显的屈光状态变化。

2

配镜无法矫正视力下降

3

看灯光不聚集,发生散射

在白内障早期,患者可能晚上看灯时,发现灯光都带一条“尾巴”或者有一圈红晕,这也同样提示晶状体质地不均匀,发生了散射。

4

视物颜色改变

目前,手术是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治疗办法,白内障近成熟期,视力低于0.5或者影响生活质量时就可以手术,不需要而且不建议等到白内障“太老”才做,那样反而会增加风险,还会影响手术效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应用最广泛和成熟的手术方式。

二、人工晶体到底是什么?白内障手术也要放人工晶体吗?

我们的眼睛就像一个高级相机,而晶状体就像相机的镜头,负责把外面的景色清晰地送到视网膜(照相机底片)上。当白内障发生时,就好比镜头突然变得模糊了,拍出来的照片自然也就不清晰了。白内障手术就是把这个模糊的镜头换掉,置换的新镜头就是人工晶体如果白内障手术摘除不放人工晶体,就相当于照相机没有了镜头,看近看远都看不见。

三、如何选择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并不是单一的。白内障手术中,人工晶体的分类与选择是一个复杂但极其重要的决策过程,选择应基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由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个性化评估和推荐。当然患者和家属对基本常识有所了解,更有利于医患交流。我们大致分为两个大类:

1

基于材质的分类

硬性人工晶体软性人工晶体,根据材质的表面特性又分为亲水性、疏水性和表面修饰型。目前临床上绝大部分选择的是软性人工晶体,通过微切口或小切口植入眼内。

2

基于功能的分类

I. 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提供单一的视力矫正,适用于视远或视近清晰,但看近和看远只能满足一个,需适当配镜。患者容易适应,性价比高,目前仍然是大多数患者的最佳选择。

II.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包括双焦点、三焦点和景深延长型,可以同时提供远中近的视觉矫正,适用于不愿依赖眼镜的患者。看近距离比如读书看报、看手机、穿针引线等,看中距离比如打牌下棋、弹琴看棋谱、看电脑、开车看仪表盘、做家务、做菜等,看远距离比如欣赏风景、看路标、开车等。

III.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专门设计用于矫正角膜散光,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四、患者需要通过什么检查手段选择适合的人工晶体?

随着手术技术和仪器的不断升级和人工晶体功能的大幅改进,目前的白内障手术已从复明性手术时代发展到了屈光性手术时代,可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视觉体验。

选择适合的人工晶体不仅仅是价格问题,并不是越贵越好,需考虑患者的用眼需求、生活习惯、经济条件以及心理状况等综合因素,越高端的人工晶体对患者要求越高。眼科医生通过详细的术前检查、测算和评估,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帮助患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工晶体。

不建议使用多焦点人工晶体的人群:合并眼底疾病、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其他眼部疾病;患有心理性、精神性疾病;夜间驾驶工作者;完美主义者等。

任何人工晶体都不是完美的,手术后可能会有一些视觉上的不适,如眩光或光晕现象,术前术后需要充分理解,逐渐适应。

五、装进去的人工晶体可以置换吗?

一般情况下,人工晶体安装到眼内后是不需要更换的,它的使用寿命是终生的。只有一些必要的情况需要考虑置换,如人工晶体引起严重眼内不良反应药物治疗无效、眼部外伤导致人工晶体移位等。

人工晶体置换存在风险,会出现眼部并发症,所以术前谨慎选择及跟医生的沟通非常重要。

人工晶体的选择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过程。大家一定要和医生充分沟通,根据自己的眼部状况、生活方式、经济条件和对视觉质量的期望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工晶体,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术后视力恢复效果。

文字:鲁丹凤 吕晨成(实习生)

视频:宋霄霄 尹亦然 龚亦乐 吕晨成(实习生)

编辑: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