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探望,暖心问候,慈善捐赠……2024年,我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与关爱对象结对子、认亲戚,利用节假日、双休日,通过电话、微信、入户等方式,了解关爱对象的日常生活、健康和安全情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实际困难、帮办好事实事,让关爱对象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有力提升了关爱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真情结对 真心关爱

自“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启动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结对关爱行动各项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强省会行动及1139工作部署,聚焦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以仁爱之心真情结对,以关爱之情真心帮扶,面对面交流思想,手拉手沟通感情,心贴心共解难题,真正把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一位关爱对象的心坎上。

2024年,市、县区两级共有1.27万名干部参与行动,结对帮扶关爱对象13761人(其中孤儿1298人,困难重度残疾人8568人,特困家庭3895人),累计开展联系交流107713次,走访探视66964次、落实政策64371件,帮助解决困难34470个,帮办实事40691件,资助资金424.42万元。

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是结对干部责任与担当的生动写照,更是全市浓厚的爱心氛围和人文关怀的体现。

协同发力 为爱而行

全市上下坚持将结对关爱行动与落实“三抓三促”行动、推动乡村振兴等相融合,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结对关爱领导小组,持续加强工作调度,强化协同联动,我市民政、残联、教育、人社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分别发布了政策保障责任清单,真正让困难群众“应享尽享”各类保障政策。

民政部门大力推动“智慧民政”建设,持续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特别是针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全面加强主动发现和分类救助帮扶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2024年累计为全市1590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费(补贴)2215.59万元;为3.6万名残疾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5165万元;为6105名城乡特困人员发放救助资金5850.64万元,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力度持续增强。

卫生健康部门为高龄、失能等行动不便的关爱对象提供上门服务,并进一步完善特殊困难群众“先诊疗后付费”医疗保障机制,最大程度降低关爱对象的就医负担。此外,教育部门联合市民政局实施“金葵工程”公益项目,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残联部门持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持续督促企事业单位落实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并组织开展线下招聘会、残疾人直播带岗等活动。同时,集中托养照护各类残疾人2983名,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日间照料服务省级示范中心项目建设,惠及困难残疾人家庭883户。

以爱之名 聚沙成塔

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广泛鼓励引导各类社会组织、慈善力量、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参与爱心甘肃建设,通过开展捐资助学、爱心志愿服务、典型宣传推广、设立专项基金、设立重大疾病医疗援助项目、“互联网+慈善”等方式以及“助老、护小、帮残、助困”等丰富活动,积极争取更多慈善资源用于关爱困难群体。2024年以来,共计捐赠款物535余万元,开展志愿服务项目73个,惠及群众2.26万人。

兰州爱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榆中县开展“星光行动·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围绕公益研学、课业辅导、服务场地打造、一对一救助等方面,帮助农村困境儿童乐观应对困难和挑战。

城关区民政局引导社会组织结合关爱对象的需求情况,采取定向或非定向捐赠方式,向孤儿、残疾人、失独老人、特困家庭等捐赠了资金及书籍、衣帽被褥、学习用具、洗护产品、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为加强帮扶力度,放大社会效应,部分社会组织积极链接资源,汇聚社会力量,还在陇南市以及甘南州、临夏州等地,大力推进了“百部爱心图书乐园”“9.9公益日”“百乡万户乡村振兴”“一个鸡蛋”等项目。

爱心建设,需久久为功。下一步,兰州市将加强督促各级各部门落实职责,完善各类保障制度,确保“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各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拓展。同时,加强慈善资源供需对接,多措并举筹集资金,争取更多慈善资源用于关爱困难群体,引导更多人参与到结对帮扶行动中来。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南永涛

责任编辑:钟磊

来源: 兰州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