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月11日,距离中国人的传统春节还只剩下17天时间了。摇摇晃晃地走过了2024年,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好也不知好在哪里,不好也不知不好在哪里。

年底年末国内外也有不少悲剧发生,韩国的坠机事件,我国西藏的地震,洛杉矶山火等等,只能深吸一口气,内心不断祈福了。愿天下太平!

你过得还好吗?

去年家里家外发生了不少事,有开心的,也有糟心的。反正该来的总会来的,接纳并努力应对它。人生中所有能做成的事情,那都是命运;所有做不成的,都是能力不够。

前段时间,因为弟弟孩子不愿读书的问题,专门回一趟老家,顺便看了年迈的父亲,其实老人与孩子都是我们的生命课题。这次回郑州见了不愿读书的侄女,还有烦恼的弟弟与弟媳。

其实,这次回去交流,更多的是讲了一些大道理,告诉他们,孩子其实是他们的一面镜子,孩子身上的所有问题,都来自父母。

子思说,“天命之谓性”,人性有天性、秉性和习性。天性是纯善之体,秉性是公私之体,习性是善恶之体,所以说,人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体。

王阳明的“四句教”就是表达了这样的认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致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实每个人都是在无有之间、知行之间生活在人间的。

这次郑州之行,虽然没有说多少话,只是说了弟弟弟媳的问题,孩子在旁边听着默默地也起了作用。

等我回到上海后,弟媳发微信说,孩子愿意重新回到学校了,并且还和他们分享对“三性”的理解,弟弟也开始回到家不再刷短视频了,也开始阅读我送他们的王阳明书籍了。

不知道这种改变坚持多久,但总是一种新的变化和开始吧。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前几天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来问未来应该怎么办?记得六年前,这个朋友就打来电话问未来怎么办。我告诉他要尽快思考转型,具体时间具体方法也告诉了他;三年前,他又问未来怎么办,我说的还是转型。

再次接到他的电话,也算是预料之中。这次显然更加担心未来,我还是告诉他要早点转型。

他说,要来上海发展,给他想想办法。六年前还可以帮助他,三年前也有希望帮助他,这次帮助还有点希望,但是困难可想而知。

真是应了老子的那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离开体制的这几年,很少再去思考一些具体问题,思考更多的是一些深层问题。所以说,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你跟他讨论深层问题,他问眼前问题怎么办。其实,深层问题想清楚了,眼前的具体问题就不是问题了。眼前的具体问题是主观问题,深层问题才是客观问题。虽然他的思考合乎情理,这些都是价值观所致,说到底是缺少世界观,所以说,没有高度的世界观指引,永远会有另外一种风险。

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我们遇到的问题无外乎三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眼前的具体问题。我们都知道,有时候眼前的问题才是更迫切的,但是,眼前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的恰恰是要以逐渐解决深层问题为前提。当然,解决深层问题还是要先从能够做的地方做起。

第二个问题,是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其实大家都知道,生产力的发展恰恰需要结构力,并且这种力量非常有效。大干快上恰恰是一种结构力的缺乏,如今的社会和时代千万不要再指望通过所谓的大招、通过所谓的强刺激,马上把整个局面搞得红红火火。现在需要的是修复与调整,从而为未来的深层问题解决,奠定好结构和基础。

第三个问题,是长期逻辑与深层问题。首先要清楚,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七十五年时间经历了很多阶段,要有人总结可以照亮明天的经验,总结需要不断扬弃的教训。民以食为天,这是古训,所以说解决老百姓吃饭的问题,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一定是长期深层问题,这个不能含糊。有些事情真的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一个人,一个公司,一个国家,其实面临的问题都是时间问题。当然认识有所不同,对一个人来说,生命不过百年,那他的长期、中期和短期与一个国家的长期、中期和短期一定是不同的。

一个人的长期往往是十年,中期是五年,短期是三年;对一个国家来说,长期是三十年,中期是二十年,短期是十年。有了对时间的认知不同,那背后的主线就有所不同。

孟子曾有这样的表达,给我们很多启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孟子的这段话我们可以试着这样去理解,这里面无外乎讲的还是时间问题;

首先,你要想做得长一些,那就要把道与德作为主线,至少在一个组织的高层要长期坚守这样的战略;

其次,提醒我们要重视两个问题,一个是耕种的问题,一个是读书的问题;这也是一个长期问题,也一定要重视。

再次,对于一个人的短暂人生来说,追求财富可能是第一性的;不然司马迁为什么会说“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是人间真理呢?短期、中期和长期问题,一定是要从整体角度去考量,这一点要很清楚。如何在时间和环境中,寻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则是一种智慧。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现实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在这样的周期中左右逢源一定要有整体思维。

每个时间段最应该做的事情要学会“以无厚入有间”。如此一来,你才能找到那个踏实感、安全感与希望感。

有一天早晨起来,看到远方的朋友发来一个终极问题:你怎么定义成功?我边走边给她说了几段语音。我的意思是说,这个话题很难讲,成长成功的话题很大又很小。

该怎么看成功呢?你说司马迁成功吗?他留下了《史记》,照耀了千古,他不朽了,但是你愿意做他吗?

苏东坡成功吗?陶渊明成功吗?你愿意成为苏东坡、陶渊明吗?我想你肯定是不愿意的。

孔子周游列国,奔走了十四年,在外面颠沛流离,有时候饭都吃不上,你觉得他成功吗?你愿意成为孔子吗?朱子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是不朽的。所以没法从一个角度去说何为成功。

这里面有一个关于主流价值观和一个非主流价值观的问题。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认真地工作,按自己的想法度过一生其实这就是成功,至于别人怎么看你,那不重要。

有时想想,贝多芬成功吗?莫扎特成功吗?所以说,这个就是很难用一个标准来定义它。

左丘明说,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这是人生的三个成功路径。做商人以立德为主,古代说的那个修路建桥,这叫立德啊;如果你是一个政府官员,你要为老百姓做点儿好事儿,做点儿实事儿,这叫立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你就应该好好立言。这是三条成功的路径。

所以说,关于成功每个人的视角不一样,路径也不一样,怎么选都在你的心中,没有标准。

有些人认为,有钱就是成功;有些人认为,有名就是成功;有些人认为,当官就是成功。但是,有些人曾经有钱有名有官,但后来呢?

要找到自己的中轴线,做自己该做的,做自己能做的,尽好自己的本分,按自己的想法度过一生。这就是成功!

成功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世的。你看那个司马迁怎么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从历史时空来看他是成功的,但是作为他个人呢?从当时来说,他又是不成功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当时,家人啊,朋友啊,都会抛弃他,看不起他,因为毕竟他受阉割了嘛。

所以说,你不要纠结于这个成功与不成功,好好地安排好自己的美好时光,让每一段时光都活得自然开心就可以了。她表示很认同,至于她能不能想得开,那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一天晚上和一个老邻居饭后在小区碰到,就顺其自然约了一起散步,聊到了近期他的同事们和长辈们隔三岔五地都开始离别人世了。

他感慨道,送别太多同事和长辈以后,突然才真正理解了,人一旦离开人世,他生前用过的所有的东西,大概都会被直接扔进垃圾箱。

很多人活着的时候,省吃俭用小心收藏的所谓收藏品,又或不忍心扔掉的紫砂瓷器,家人也都会不眨眼地处理掉,啥都不会留,能留的似乎只有房子和钱了。

他突然问了一句:生命有意义吗?人去世五十年后差不多三代以后,时间会抹平你存在的一切痕迹,你的徒子徒孙大概率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

有时想想,你活着的时候,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死了以后,活着的人,这也行了,那也行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有的云彩还在那,所有的瓦砾还在那,你能带走的只有你的身体和你的脾气。

人这一生,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活着活着就老了,老着老着就没了。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世间一切皆为空欢,万物皆空,万法皆空,唯有精神长存。

你活着的每一个瞬间才是你真正拥有的当下,财富再多也买不了长命百岁,多少王权富贵如今家破人亡,有命赚没命花,注定的结局皆为一缕青烟,一捧尘土。尘归尘,土归土。

好好活着,善待自己,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皆有糟心的事。此生不负人间,所有一切令你不爽的人和事,都是浮云。

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中年这个话题,大概一个人真的来到这个门槛,才突然间明白了。

人生路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绝对的是与非,有的只是相对的对与错,相对的是与非,有的只是各自纠结的是非对错。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人间所有的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皆是因缘际会,因果不空。

苏东坡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掩耳盗铃;糊涂自有糊涂福,守株待兔。可谓是,天降福祸,造化弄人。

人生苦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人有本难念的经。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晨看朝阳初升,暮观落日余晖,这是一个恒常不变的世界。允许一切事物发生,允许不同的人出现,跌倒了就爬起来拍拍尘土,继续向前走。

理解也好,误解也罢,物随心转,这是一种世界观;心随物转,也是一种世界观。你的世界是你的,学会拥抱它喜欢它,才是岁月值得。人生如旅,每个人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方向和意义。

岁月漫长,所有的人和事,所有的喜怒哀乐,所有的悲欢离合,都会随着太阳的升起,夕阳的西下,得以呈现努力和选择的价值和意义。

有人说,半贫半富半自安,半聋半哑半糊涂;有人说,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人半我半自在;有人说,半醒半醉半神仙,半亲半爱半苦乐;有人说,花未全开月未圆,人生最好是小满。

蛇年快要到了,利他,利己,助人,助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唯愿好人一生平安。


No.6157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知止斋主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图片 视觉中国/豆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