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之后,人们总结起库尔特·沃尔夫的一生,总说他是一位传奇的文学出版人。

他先后在德国、美国创办了两家赫赫有名的出版公司,在欧美文学出版史都占据一席之地。

在德国,他挖掘了天才作家卡夫卡。

在美国,他出版过帕斯捷尔纳克等诺奖作家的作品。



《衬纸》书影,库尔特·沃尔夫肖像

他顶着“天才的编辑”、诺奖作者编辑、传奇出版人等等光环,但倘若你深入传奇背后,就会发现,要做到这样的成就,是多么艰难。

库尔特坎坷的一生,都记录在新近出版的《衬纸:关于书籍、战争、逃亡与故乡的家族故事》中。



今天,我们就带各位读者看看,一个文学编辑想创造一番成就,成为一个爬上过文学出版巅峰的出版人,要经历多少次崩溃,要趟过多少磨难。

01

二十多岁小伙

创业记

ENDPAPERS

库尔特·沃尔夫出生在一个优渥的音乐之家,家里人跟勃拉姆斯一同登台演出过。

不过库尔特没有什么音乐才华,但是特别喜欢书,在大学学的也是德国文学。

他母亲去世时给他留了一大笔财产,他就成天买书,而且特别爱买古籍,形成了自己的收藏,多达1万2千册。



26岁的库尔特·沃尔夫

1908年,21岁的库尔特作出重大决定,放弃攻读文学博士学位,要去做书。

他说:“我终究得在图书这块做出一番事业来,才无愧我对书籍的这份热爱。”

起先他跑到莱比锡一家出版社担任编辑,做了几本书,磨练编辑基础。

两年后,他不满足当一个小编辑,进入出版人恩斯特·罗沃特创办的出版社,成了幕后合伙人。

库尔特虽然年轻,但很有做书理想,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地震学家会准确地记录每一场地震。我觉得出版商也应如此。每当时代发生激荡时,我们都应及时地用图文把它们记录下来,一旦发现其中的价值,便将其呈现给普罗大众。”

他知道,光靠自己一个人的文学修养,这目标很难达成。他很欣赏奥地利著名作家弗朗茨·韦尔弗,就找他来做出版社的审稿人,开出了优厚条件。

经营企业和出版理想撞了车,这事儿还没跟老板罗沃特彻底敲定,库尔特就擅自决定了。

合作就此破裂。

不过,这事儿反而激励了库尔特。

他家底子厚,在继母和妻子两大家族的鼎力资助下,他干脆买断罗沃特的股份,将公司更名为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开始自己说了算的出版人生涯。



莱比锡,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旧址纪念碑

02

面对

“i人”卡夫卡

ENDPAPERS

和罗沃特合伙的时候,有一天,库尔特接待了两位客人。

一位是布拉格的作家马克斯·布劳德,另一位是他的密友,天才作家弗兰茨·卡夫卡。

布劳德此行是要把卡夫卡介绍给库尔特,以后有稿子,可以放他这儿出版。

库尔特发现卡夫卡的“眼睛长得倒是非常好看,神情也十分动人”,但是大家一聊起稿子,库尔特崩溃了。

卡夫卡显得万分拘谨,而且看上去十分煎熬——

“他沉默寡言,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局促不安,就像要参加考试的小学生一样,仿佛担心自己达不到引荐人夸耀的样子。”

他还小心翼翼地跟库尔特说:“如果你不出版我的书稿,能把它们还给我的话,我会感激不尽。”

太尴尬了。会面结束,库尔特长舒了一口气。

虽然卡夫卡的i人体质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库尔特并不以性格取人,他对文学新人求贤若渴。

1916年,他把卡夫卡日后大名鼎鼎的小说《变形记》发表在自己创办的先锋文艺杂志《审判日》上,后来又陆续出版了卡夫卡著作的单行本,和卡夫卡建立起友好的作家—出版人关系。



《衬纸》书影,发表《变形记》的《审判日》杂志,封面图片即为《变形记》配图

03

出版社13个人

11个人要上战场!

ENDPAPERS

在库尔特创业初期,德国出版业处于黄金期,1913年一年德国就出版了约31000种新书,位居世界第一。

好景不长,1914年“一战”爆发,出版业遭受重大冲击。

库尔特的出版社有13名雇员,结果11人被征召入伍,他自己也在其中。

他成了“沃尔夫中尉”,在西线炮兵团里作战。



在战场上的库尔特

但出版梦不能丢,出版公司不能垮,好在库尔特有一个靠谱的市场总监乔治·海因里希·迈耶。

当库尔特在西线作战的时候,迈耶就跑到驻军地跟库尔特商量公司事务。

库尔特被调往东线,迈耶就按既定出版方针独自支撑独立支撑。

两年后库尔特结束兵役回归公司,出版社的库存书目扩充到了400本,还出版了畅销书《泥人哥连》。

不过战争最让库尔特崩溃的,不是对出版生意的影响,而是对他世界观的冲击。

战争开始的时候,库尔特还觉得很兴奋,觉得可以迅速“以战止战”,然而战争僵局持续之久,厮杀的程度之惨烈,令年轻人的所有好战想法都幻灭了。

这对库尔特的出版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成为德国唯一一家拒绝出版好战文学作品的较大型的出版社。

04


“上午买面包的钱

下午连面包渣也买不起了”

ENDPAPERS

战后,德国社会遭受重创,国民经济陷入萧条。1919年开始,德国开始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但这时图书销量没受什么影响。库尔特和其他书商一样,雄心勃勃,不断雇佣员工,扩张业务,公司到1923年,逐渐壮大到100名职工的规模。

这是他对德国出版形势的一次重大误判。

这一年,极端恶性的通货膨胀导致德国经济陷入瘫痪。

库尔特给他的岳母克拉拉·默克(Clara Merck)写信时说到,“世事艰难,出版生意也跟着吃瘪。”

到1923年7月,库尔特写下日记:“今天,我们出版社一本小说的定价居然达到了 500 万马克。”

到了11月,物价彻底癫狂,一磅黑麦面包的价格要1000亿马克,而且“上午买面包的钱,下午连面包渣也买不起了”。



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的德国

库尔特也在这一年调整经营策略,转向了全面收缩。

他定期裁员,减少新书出版,还把一些书用五国语言出版多卷本,这样可以和其他国家出版社合作,分摊成本,分享渠道。

库尔特改为按日给员工结算工资,“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赶在第二天物价暴涨前抓紧把钱花出去。”

很遗憾,这些努力都没让公司好起来。

1924年,公司资金难以支撑运营,库尔特的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他拍卖了一大批古籍藏品度日。

1929 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库尔特的出版社几乎陷入绝境。他没有宣布破产,但已经开始抛售资产来偿还债务。

1930年6月,他写信给审稿人韦尔弗表达了自己的绝望:“恕我无能,我不愿再继续维持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的运转……公司的经营状况已让我身心俱疲……”

05

卡夫卡的书

卖不掉了!

ENDPAPERS

在这一时期,库尔特出版了一些卡夫卡作品的单行本。但令他崩溃的是,即使只印800册,还是“有半数滞销”,十分惨淡。

销量低迷除了经济原因,还有有公众口味的变化。

在出版社刚打出名堂的时候,库尔特是一名以标新立异为卖点的书商,特别关注文艺新动向,出版新鲜作品。

他出版了表现主义等流派作家的作品、泰戈尔的诗作,还有他曾让卡夫卡崭露头角的先锋文艺杂志《审判日》,总是一上市就被读者抢购一空。



卡夫卡《城堡》1926年第一版,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出版

然而在经济危机、纳粹崛起的形势之下,德国公众的个人生活逐渐与政治一体化。

纳粹上台后,德国人民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组织都要根据纳粹的意识形态和政策加以控制和管理,库尔特出版的许多作品都不受欢迎了。

他减少了新书出版,押注在“那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作品”,包括左拉、莫泊桑、高尔基、契诃夫等。

他的出版选题策略不再强调作品内容的先锋性,停办了《审判日》杂志,开始选择“更为迎合中产阶级品味的作品”。

一位德国出版商多年后评价此时的库尔特是一位“被时代抛弃,宛如被大革命废黜的君主。”

06

命运

主打一个颠沛流离!

ENDPAPERS

1933年纳粹上台之后,库尔特和妻子海伦开始了逃亡生涯。

库尔特是纳粹眼中必然要除掉的人。

最重要的原因,可能还不是他有犹太血统,而是因为他做出来的书大多是纳粹深恶痛绝的,“有百分之八十都被纳粹烧毁了”,出版社也被列入黑名单。

如果库尔特留在德国,随时有掉脑袋的危险。

他抛下事业,变卖藏书、画作,先跑到法国南部。那儿风景优美,生活还算闲适。



逃亡时期的库尔特和女儿玛丽亚及儿子尼古拉斯

过了一年,他们又逃亡到意大利,做书的心还不死,甚至和一些音乐家商量想创办一家“流亡出版社”。这显然是“妄想”。

随着局势越来越紧张,他越来越不安。

作为一个犹太人,身在一个法西斯政权国家,却持有另一个法西斯国家的护照,他脑袋上仿佛时刻悬着一柄利剑。

夫妻俩过着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直到1941年,经多方帮助,他们艰难地搞到了一张葡萄牙船只的船票,逃亡美国。

07

二次创业

54岁,正是闯的年纪!

ENDPAPERS

身在异乡,库尔特身无长技,唯一能想到的谋生手段就是做书。

他此时已经54岁,脱离出版业许久,为重拾旧业,和妻子海伦一起加强学习。

他们去泡纽约公共图书馆,搜寻美国读者可能感兴趣的外国文学选题。

还参加各种音乐会、演讲会,去画廊刊展览,到这些地方交际、寻找关系。

他们找当地出版人寻求建议,拉来一些投资人,二次创业,创立了万神殿出版社。

当时二战开始,库尔特作为“敌国异族”,不好公开出面管理公司,公司董事长挂了别人名字,他和海伦只能在幕后编书。

他们租了一间又脏又乱的小房子当办公室,客厅、餐厅和卧室分别被用作出版社的办公室、邮件收发室和会客间。

为了业务顺利开展,融入美国出版界,他们还要想办法“包装自己”,这样就可以得到行业内部的认可与接纳。

为此,库尔特和海伦有时要把自己包装成移居美国的中产阶层。他们跑到别人的公寓里,借人家的房间摆拍照片以作对外宣传时的形象。

就连合照里的小狗也是找朋友借来的!



库尔特一家“包装”自己的照片

万神殿出版社初创阶段的日常运营工作也十分混乱。据海伦后来回忆,就像“勒紧裤腰带在刀尖上跳舞”

他们聘请的编辑一个是说法语的俄裔犹太难民、一个是说德语的巴伐利亚反纳粹组织的志愿者。订单管理员是阿尔巴尼亚人,会计员是葡萄牙人……

库尔特的英语此时也很蹩脚,会说点儿英语的,只有海伦。

虽然整体创业环境颇令人崩溃,但万神殿出版社就要扬帆起航,开辟一片新的文学出版热土了!

08

“我们离破产

有多远?!”

ENDPAPERS

万神殿出版社资金不多,库尔特和海伦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立志打造一家在文化领域大有作为的“小出版社”。

虽然不像初次创业时那样花大力气挖掘最先锋文学作家,但他们首要关注的仍然是作品质量。

此时的出版理念是:“不以牺牲作品长远质量为代价追逐热点话题……要向美国民众提供能够久经时间考验的作品……促使人们思考有关人生与文明的终极问题。”

万神殿出版社译介了许多欧洲作家作品到美国,成果斐然。但是图书销售并不平稳,战后的和平也没有给出版社带来预期的繁荣。



库尔特·沃尔夫与编辑雅克·西弗林在万神殿出版社办公室

出版社仍时有资金缺口,个人收入夫妇俩生活都不够。

为了筹措资金,库尔特不得不把旧日德国出版社留下的一些印刷纸张卖给耶鲁大学,靠所得收入养活一家人。

他还做起艺术品“投机倒把”生意。每次去欧洲出差,他都寻找急于用手中珍宝换取食物的欧洲人,购进便于运输的小件艺术品,带回美国卖给曼哈顿的艺术品经销商。

当这些仍不足够时,库尔特就开始变卖自己的绘画珍藏,包括保罗·克利、凯特·柯勒惠支、巴勃罗·毕加索的作品……所得资金马上投入了出版社的运转。

库尔特盘点了万神殿出版社1949年到1951年间出版的50多种图书,其中一半“销量惨淡”,与此同时,图书的生产与运输成本在不断上涨。

他有一天忧伤地对海伦说:“你知道我们离破产有多远吗?”

09

超级畅销书

终于出现了!

ENDPAPERS

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出版社的声誉日隆,他们获得了著名飞行员查尔斯·林德伯格之妻安妮·林德伯格(也称林白夫人)的授权,于1955年出版了《来自大海的礼物》。

这种畅销作家的版权,以往都是被各种大社早早瓜分了,但林德伯格夫人青睐万神殿的出版品味。

该书最终销售60万册精装本和200万册平装本,一举解决了出版社的资金长期短缺问题。

很快,另一本书又让他们上了一个新台阶,库尔特出版了俄国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名震世界的作品《日瓦戈医生》。



万神殿出版社美国版《日瓦戈医生》

这本小说,帕斯捷尔纳克把全球版权给了一个意大利出版商。这个出版商辗转找到了万神殿出版社,表示可以授权该书美国版本。

这天上的大馅饼,不是偶然掉在他们头上的。

当时美苏冷战态势严峻,意大利出版商不希望把这本书的美国版搞成一本“含有政治意味的小说”,而要侧重其文学性。

倘若给那些做畅销书的出版社一通胡乱营销,在苏联的作者处境将十分危险。因此他们才找到一直在严肃文学上深耕的万神殿出版社。

为了营销这书,库尔特还给海明威和福克纳寄去了样书,希望这两位作家能给书写点推荐语。

很遗憾,没有任何回音。

库尔特给帕斯捷尔纳克写信说:“没错,两位都是大作家,但两人都不太靠谱,几乎很少动笔写信。对了,他俩还都嗜酒如命。”

但这对《日瓦戈医生》的销量没有啥影响,小说出版后,几周之内就卖出一百多万册。

10

工作氛围

尔虞我诈?!

ENDPAPERS

库尔特和海伦夫妻俩,用两本高口碑的超级畅销书把万神殿出版社带入全新的阶段。

按理说,他们可以安心地继续开创更大的事业。

但库尔特万万没想到,这却是自己第二次创业的结束。

万神殿刚成立时,因为“敌国异族”身份,库尔特和海伦不适合担任董事长,只是在招股书里写明出版社将由库尔特·沃尔夫“领导”。

投资人之一的克里尔·夏伯特被登记为董事长。这就埋下了祸根。

1957年,库尔特和海伦辛辛苦苦地做《日瓦戈医生》。夏伯特根本不看好,跟他沆瀣一气的公司销售经理还说“俄国小说不会有市场”。

小说上市后没多久,不仅销量大涨,帕斯捷尔纳克还获了诺贝尔奖。



万神殿出版社在《纽约时报》上刊登的《日瓦戈医生》新书广告

夏伯特这会儿冒了出来,以公司精神领袖的身份招摇过市,堂而皇之地把这这泼天的功劳全部搂在怀里。

对于这样虚伪的做派,库尔特和海伦怒火中烧。

一天晚上,库尔特从办公室回家,进门时海伦发现他“浑身战栗,面色煞白”。

他之所以被气成这样,是因为他刚刚被告知自己不是万神殿的出版人,而“只是一名编辑。”

库尔特气坏了:“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被别人告知自己不是出版人。”

被气到崩溃的库尔特写信给万神殿的董事会主席约翰·路易斯,提出了颇为震撼灵魂的问题:“什么是出版人,谁可以成为出版人?”

信中,库尔特详细阐述了在万神殿这样一个文学社,出版人需要的品质,包括“通晓当代各国文学,能够品鉴作品的质量与风格,可以凭直觉判断哪些内容能够吸引广大读者”等等。

库尔特还去信夏伯特,说他“压根就不是什么出版人,而且永远配不上这个称呼。你在文学上就是个文盲,根本分辨不出好书与烂书……”

但是在公司的权力斗争中,库尔特最终还是落败了。

从头再来的力量与勇气!

ENDPAPERS

库尔特和海伦回到了欧洲,在70多岁的时候和一个年轻人合作,开始了第三次创业。

1963年,他在法兰克福书展宣布要出版大作家君特·格拉斯的《狗年月》。这是他这一生策划的最后一个诺贝尔奖作家作品。



法兰克福书展的一个晚宴上,库尔特与君特·格拉斯的合影

但书还没出来,他就因为一场意外去世了。

在他的葬礼上,席勒国家博物馆馆长伯恩哈德·泽勒发表悼词,称赞库尔特的出版事业将 “敢言之人、最躁动的灵魂、怀才不遇者,皆收入麾下,当中不乏在后世才大放异彩之辈。”

对于库尔特历经诸多“崩溃”,一直于出版路上坚韧前行的一生,也作了总结——

“再大的困难与挫折,也夺不走他从头再来的力量与勇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