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欧盟通过了《禁止强迫劳动法案》,在欧洲议会主席和理事会主席签署后,该条例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并在公布的第二天生效,将在生效之日起3年后适用。

该法案明确禁止在欧盟市场上销售、进口和出口使用强迫劳动生产的产品,涵盖所有行业及供应链各阶段,最易适用于光伏、电动车、电池、纺织等行业。这一法案看似高举 “人权” 大旗,实则暗流涌动,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经济、政治博弈。虽说法案的实施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但对于深耕海外市场、志在全球的中国车企而言,“这刀“真是砍得又急又狠,既是挑战,更是倒逼转型升级、强化合规运营的契机。



电动车为何成了重点关注行业?

欧盟《禁止强迫劳动法案》旨在杜绝进口产品供应链中任何形式的强迫劳动行为。一旦产品被认定涉及强迫劳动,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表面上,这是对基本人权的捍卫,契合国际道义呼声,毕竟强迫劳动违背人性底线,在全球范围内都应受到唾弃。但从深层次看,在全球产业链重塑、欧美制造业回流战略背景下,该法案难免有“贸易保护”之嫌,通过抬高进口门槛,为本土产业撑起“保护伞”,削弱包括中国车企在内的外来竞争对手优势。



我们都知道,电动车电池的核心原料——锂、钴等矿物,主要来自非洲、南美等地区,早年间,这些地区的采矿产业早就被贴上“劳动剥削”的标签,供应链稍有问题,产出的汽车也会被打上限制标签。

加之欧盟新能源产业发展不利,想守护欧洲汽车产业根基的欧盟,早就开始出手干预,早前针对中国新能源车“独家定制”的关税,再加上这次新颁布的法案都不免让人联想电动车成为重点关注的原因。

上个月,比亚迪巴西劳工事件,被指控处于类似于奴隶制的劳动条件,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同时也为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敲响了一记警钟,虽然后来调查显示部分指控有夸大成分,但不可否认,初涉海外的中国车企在适应不同国家严苛的劳动法规上经验欠缺。在文化差异、当地工会势力强大以及欧美长期主导劳工标准制定的多重因素下,中国车企海外工厂管理模式、用工制度易陷入“水土不服”困境,稍有不慎就会被扣上“违反劳动法”的帽子,引发公关危机,冲击海外市场布局。



风险规避与发展“指南”

01

监管供应链溯源

中国车企需建立从原材料采购到整车制造全链条的劳工权益审查机制。深入供应链上游,对零部件供应商的用工情况摸底排查,确保不存在强迫劳动隐患,如新疆棉花风波后,纺织业对原材料产地用工审查趋严就是前车之鉴。定期出具合规报告,向国际市场展示透明、负责的供应链形象,让欧盟等监管方无可挑剔。

02

深耕本地化运营模式

摒弃“国内模式照搬”思路,在海外工厂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上充分吸纳当地人才。聘用熟悉当地劳工法的法务、人力资源专家,搭建跨文化管理团队,依据当地法规制定合理薪酬、工时体系,融入当地社区,积极与工会组织互动协商,塑造良好雇主品牌,从根本上化解用工矛盾风险。



同时积极响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加强在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研究和投入,通过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形象,赢得更多的社会和市场的正面认可。

03

以技术“打头阵”

摆脱单纯依赖成本优势的老路,加大新能源、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当产品凭借技术先进性、高品质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拥有更强定价权时,便能缓冲因合规成本上升带来的利润压力,以技术“打头阵”,降低政策法规带来的“阻力”。

欧盟此举的深层用意

欧盟发布《禁止强迫劳动法案》的表面原因是为了保护人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然而,从深层次来看,这一举措也反映了欧盟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欧盟希望通过限制所谓的“强迫劳动产品”,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减少外部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欧盟此举也可能是为了在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中增加谈判筹码,推动双方在贸易规则、市场准入等方面达成更有利于欧盟的协议。通过这种方式,欧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出口政策和企业行为,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这对中国车企是一次大考验,如果能够顺利过关,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但如果被“抓住把柄”,那么市场份额可能拱手让人,而对于欧盟本土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次“翻盘”的好机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