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过后一周年,毛主席在西柏坡见到粟裕,问道:“去年此时,你们在山东打了一仗,战果如何?”粟裕答道:“是的,我们在孟良崮全歼整编第74师,击毙了张灵甫”。毛主席笑道:“你们那样果敢,迅猛地消灭了整编第74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栗裕脱口而出:“蒋介石。他痛呼,我的精锐之师遭此惨败,实在没想到。”毛主席:“还有一个人呢?”栗裕:“陈诚?”毛主席:“不足挂齿。”粟裕:“何应钦?”毛主席:“何足道哉。”粟裕:“白崇禧?"毛主席:“离题千里了。”粟裕:“那么是谁呢?”毛主席:“第二个没想到的就是我毛泽东!"
毛主席此言并非虚辞,作为一名纵横捭阖行棋布子的战略高手,太明白孟良崮战役对整个中原战局的重要性了。
陈毅(举望远镜者)、粟裕亲临前线指挥
从战略态势看
1946年6月至1947年3月是国民党军全面进攻阶段.在付出了71万有生力量的代价后并未实现预期的目标。1947年3月后,国民党军转入重点进攻阶段,到孟良崮战役前,陈毅和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逐步地被压缩到山东半岛东部的狭小区域内战略态势十分被动。可以说,国民党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与华野解放军决战的机遇,而作为国民党军品字型进攻集团的尖刀,张灵甫及其整编第74师敏锐地嗅到了这一稍纵即逝的机遇,孤军突进也罢,主动以孟良崮为扎营地也罢,都是张灵甫为了实现“中心开花的战役布势所做的大胆努力,行棋不可谓不险,也不可谓不高明。蒋介石对于战场态势的研判也是十分精确,“磨心战术”的提出并非异想天开。从华野的角度讲,鉴于生存空间一再被压缩,陈粟一度曾想退入苏北以作长远打算。能够提出“敌进我进”、“百万军中取敌上将”的设想,更是缜密分析敌我态势反复权衡后作出的天才决断。如果说粟裕比张灵甫棋高一着的话,那就高在华野第6纵的巧妙藏兵。百里飞兵和垛庄封兵。解决了这个关键环节后,双方比拼的便是实战的意志、勇气和协调性了。
从实力对比看
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总兵力在30余万人,中原野战军各部队的总兵力不足20万人,战略目的仍然是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国民党军在华东战场上,投入了45万人的精锐部队,在这个品字阵形的战略部队中,张灵甫3万余人的整编第74师,兵员充足,相当于一个主力军,属于机械化的美式重装部队,战斗力十分强悍,算是国民党军的看家本钱。它处在品字形的头部,无论在战略上还是军力上都是一支无法取代的尖刀和锋刃部队,因此成为战略核心。但由于张灵甫在孟良崮扎营,整编第74师的美式重装无法发挥应有的战力,加之天公不作美,连日无雨,无形间也削弱了国民党军的实力。
张灵甫
战事的进程已不必再赘述了,只是从战事的推演中,可以充分看出国民党军一些突出的劣点。
从最高统帅看
毛主席在战役中充分地体现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博大胸襟和战略眼光,只在宏观上进行把握,而在具体的细部的操作上放手让陈粟自行定夺。反观蒋介石则是事必躬亲,小到一个连队的调动和部署都要亲自过问。这就无形间给战场指挥者套上了繁重的枷锁,也增加了将帅不和互相猜忌的不良氛围。
从战场指挥看
陈粟表现出无比彻底的决心,“打掉多少,给你补充多少”,“打光了可以恢复建制”,这些话是何等的大气磅礴。对于作战不力者,粟裕下令:“任何人不得再言撤退!"陈毅也宣布了追究失职者责任的“撤职、查办、杀头”的三大战场纪律,并严令各纵队务必不顾一切牺牲,限在24小时内攻上孟良崮,歼灭整编第74师。同时,打破解放军历来只在夜里打大仗的传统,在16日白天也继续进攻,直至16日下午3时完全攻占孟良崮主峰,击毙张灵甫。反观国民党军,张灵甫按常理推断,只要他坚守一两天,周边国军是无论如何都能开进来的,他也的确死守了近3天。然而,可悲的是,就是他守到第三天,不说远处的国军磨磨蹭蹭没有开到,就是近在咫尺的整编第83师与整编第25师都没有赶到位。从黄百韬和李天霞后来的回忆可以看出,国民党军尽管有蒋介石在后面拼命督阵,但一贯形成的保存实力、互相掣肘的作风,在关键时刻每每使它们无法形成最佳的战斗力,军心不齐是其落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张灵甫及其74 师过于骄狂成性,不说张灵甫与李天霞之间的既有过节,就连74师下面的一个小兵都可以不把总指挥汤恩伯放在眼里,这样的骄狂之师,的确很难让人家在危难之时真心实意地施以援手。
总之,孟良崮战役结束,整编第74师被全歼,在战略上意味着国民党军在中原地区实施重点进攻的拳头被陈粟狠狠斩断,国民党军就此丧失了对中原地区解放军的打击能力。在战场态势上就此只能转入全面防守,全面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