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解读食安健康热点 助力高质量科普有效供给
“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召开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强调,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食品产业则是最贴近百姓的民生产业,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践行“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具体行动,2025年1月8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召开。
“见手青”蘑菇中毒致幻可当儿戏?食用油燃烧变“沥青”?“神仙酒”真有神奇功效吗……对于这些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的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陈君石、孙宝国、谢明勇、金征宇等多位来自食品科技界的院士及专家学者在会上进行了权威的科学解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媒体及行业代表等出席活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丁钢强主持活动。
以科技硬核夯实风险交流基石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日趋复杂,食品安全与健康面临更多的挑战。向公众传递科普“好声音”,实现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是食品科技界的使命。为加强科技界、产业界、媒体等多方合作,以社会共治合力,持续传递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学知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自2012年开始,持续举办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10多年间,共邀请上百人次专家,解读了逾百个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用科学的真实化解公众疑虑。历经多年的科学积淀,始终秉持公正的观点和科学的建议,引导我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舆情向科学、理性和客观的方向转变,为夯实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基石提供科技支撑。
此次发布的“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主要基于2024年12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征集的近10家主流媒体筛选的舆情热点,以及在社交平台上受到高度关注的相关热点,涵盖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标准法规等多个方面。再经专家多轮评议选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10个热点,最终形成“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
这些热点中既有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的食品欺诈事件,也有引发公众热议的脱氢乙酸钠标准调整,更有在网上被娱乐化而对健康带来危险的蘑菇中毒事件。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依然不容忽视,国外发生的大肠杆菌O157:H7污染含洋葱条汉堡事件,成为热点之一,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对“新技术、新知识”的科普亟待强化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教授在会上针对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形势进行了分析。她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的发展环境中,食品安全与健康呈现出新的特征,亦面临新的挑战。当前我国食品工业正值深度依托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发展阶段,传统食品产业升级和未来食品产业再造成为新时期食品工业的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食品安全与健康也面临新挑战。比如,认知差异可能导致真正的食品安全风险被忽视、与健康需求相呼应的科学素养仍有待提升等。对未来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发展,邵薇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强化对“新技术、新知识”的科普。科普重点应逐渐从辟谣,向推动全民科学素养提升而转变,使食品领域的前沿科技和重大成果更加可知、可感、可触,进而推动高质量科普的有效供给。二是,加快推进保健食品原料目录扩充,将更多原料纳入备案管理。建立基于传统食养理念的食药物质健康声称管理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的健康选择。三是,强化自媒体平台监管,维护网络空间健康清朗。建立健全发布科普信息的科学性审核机制,可通过建立科普专家库,提升识谣辨谣能力,杜绝发布伪科普、反科学的信息。四是,新时期的科普工作需要有组织、有针对性和有系统性。建立全国性科普专家队伍,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普,形成矩阵式传播,放大科学的声音。
会议期间,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姜毓君教授代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发布“2023—2024年特殊食品行业科技与产业发展十大标志性事件”。特殊食品行业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深入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现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经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凝练形成“2023—2024年特殊食品行业科技与产业发展十大标志性事件”,以期为特殊食品行业发展注入正能量,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辟谣工作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科普中国共同发布“2024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这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中国科协科学辟谣平台持续第6年开展的活动,为清朗网络空间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