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北京古都文化档案史料展亮相
唱响合院里的岁月长歌
袁子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年01月09日
第 11 版)
展出的1932年北平市立师范学校学生举办暑期补习学校的申请与招生简章。
本报记者 黄敬惟摄
展厅内占地约120平方米的巨大沙盘。
北京市档案馆供图
北京素有“合院之城”的美誉。合院,即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围合而成的院落,合院不仅是北京的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京城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日前“合院之城——北京古都文化档案史料展”亮相北京市档案馆,以3700余件档案、资料、老照片、实物等展品,向观众沉浸式展现北京古都文化的源远流长、壮观秩序与魅力神韵。
北京有“三千年建城史,八百年建都史”,是中国都城建造史上的一颗明珠——从古老的蓟城到辉煌的元大都,从明清的京师到民国的北平,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北京城,这里见证了历史变迁。
走进展厅,元大都、明北京城的平面示意图,清代乾隆时期东四、西四、交道口地区的院落图,让观众直观领略到北京在传承中发展、多民族融合的城市格局与城市文化;民国时期拍摄的“28门”影像、1946年城墙缺口调查档案和永定门维修工程档案等展品,则为观众留下了珍贵历史资料与鲜活的城廓记忆。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份“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的中轴长卷令参观者围观驻足。北京中轴线以《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为蓝本,以南北向、居中道路为骨架,经元、明、清三代的发展与建设,不仅组合了不同功能的城市空间,也成为礼制文化的体现。
除了宏观的都城秩序和胡同街巷演变,展览也关注北京城的街衢风物:有普度众生的寺庙道观,有承载厚重历史的会馆,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茶馆戏园子,更有恬静生活的寻常人家……其中,“1932年北平市立师范学校学生举办暑期补习学校的申请与招生简章”和“1947年清华、北京、南开、师范、北洋五大学入学试题及解答”等展品,令观众倍感亲切,纷纷驻足欣赏,百年前的胡同生活“扑面而来”。
展厅第二部分复原了老北京民居院落场景,选取正房、长廊、垂花门、石桌凳、紫藤架、鸟笼等经典元素,辅以多媒体动画讲述北京礼仪文化。爱藤、爱鸟,是老北京文人的标志。老北京的文人墨客不但在诗词中咏藤,更有在自家宅院中植藤的传统。徜徉于展厅中,观众仿佛走进历史,感受到闲适雅致的生活情趣。
风筝、皮影戏、铜版画、京剧……这些京味儿十足的非遗技艺,也能在展品间觅得踪迹。如今,在这座文化之都的老街、工坊、市集之间,这些古老技艺正以新的面貌焕发着生机,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走过垂花门,一个占地约120平方米的巨大沙盘赫然映入眼帘。沙盘以1∶840的人工勘测图为基础,采用3D打印技术,精细复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1951年)高大雄伟的宫城、金碧辉煌的皇城,界限分明的城垣、路网坊巷、鳞次栉比的坛庙观堂等,全面完整地展示北京合院之城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格局。
当观众操作沙盘四周AR设备进行互动体验之时,展厅的灯光渐暗,一场“声光电”结合的视听盛宴拉开帷幕。沙盘上,一个小小的“凸”字型区域率先亮起,伴随解说词的娓娓道来,灯光点亮的区域逐渐扩展为一片“大棋盘”,彰显北京城市布局随着时间推移日益规范,内部道路网络愈发细密,生态环境日渐向好。通过沙盘,观众得以纵览北京城市发展建设,体味风土人情与辉煌时代成就,感受“和谐宜居”的城市理念。
“在老照片里,我看到了住了40多年的胡同,看到了亨得利钟表、西单菜市场、欧亚照相馆等熟悉的老店铺,更看到了北京城40多年来街容市貌的巨大变化……这次展览,能勾起每一位老北京人对往昔岁月的深情回忆。”一位前来观展的观众说。
人民城市为人民。在这些珍贵历史档案文物中,北京不仅留住了“合院之城”的格局肌理、千年古都的历史文脉,也留住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与街坊的邻里情谊,更留住了人们心中的浓浓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