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时代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前瞻谋划,高目标、高标准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打造人才成长全周期资助体系。“长城学者计划”就是该体系的重要一环,旨在更好支持一批学术领军人才潜心研究,营造有利于出精品成果、出学术大家的良好科研环境,努力打造新时代“中国学派”。2024年“长城学者计划”启动以来,16位学术领军人才从学术研究、田野调查、科教融合、学术传播等方面讲述着自己的“长城故事”。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有这样一些学者,他们肩上有清风明月和使命担当,将自己的学术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担起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任。他们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
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入选“长城学者计划”的16位学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践行“三项共识”,潜心学术研究,扎根学术田野,用智慧与坚守,勾勒出中国社会科学院传承发展的学脉风骨。
近日,记者走近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长城学者,听他们讲述一年来的学术心路。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加大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为广大科研人员创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研究资源。“长城学者计划”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才成长全周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
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倪鹏飞
对于入选首批“长城学者计划”,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倪鹏飞表示自己很珍惜这份荣誉,在相关政策支持下,能够拿出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潜心于从统一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经济增长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一个令人着迷的经济学问题。”倪鹏飞说,人类经济经历了漫长、连续、非线性的发展,但至今还没有一个经济理论能够通过统一的分析框架来分析人类产生以来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
倪鹏飞从中国历史和当代经济发展的事实出发,比较世界各国的历史和现代经济发展情况,反思并突破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前提假定、分析范式等的局限。他表示,通过探讨经济发展的本质和新的经济关系,能够从更底层面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一些超越。在术语使用上,尽力用中国式表述,从而实现思想体系与话语体系的创新结合。他潜心撰写的《统一发展经济学初论——人类经济发展的力量分析》已于2024年8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
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武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75年的辉煌历程,中国从一个吃饭问题都没有解决的落后农业大国,实现了工业化并即将迈进世界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中国这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的大国,是怎样做到的?其密码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武力在长期的新中国经济史研究中不断思考的,也是他作为长城学者所承担的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要剖析和回答的问题。
不久前,武力与著名经济史学者贺耀敏率领中国经济史研究团队编写的《新中国经济简史(1949—2024)》,成功入选中宣部2024年度主题出版物重点图书。“经济研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卓元先生评价这部著作,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采取历史主义态度,将经济发展和体制变迁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分析评价,分清哪些是发展的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哪些是体制的问题,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哪些是政策的问题,要通过调整政策来解决,着实令人欣慰。
记者了解到,《中国经济这十年(2012—2022)》和《中国经济改革简史(1978—2023)》也是武力倾注了很大心血的代表作。武力说,“再次与贺耀敏教授共同主持编写这部《新中国经济简史(1949—2024)》,以及与编写组专家们相互切磋,使我的学术视野、理论水平和文字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积累的这些经验使我对未来两年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这个课题充满信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
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裴长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2022年出版的《中国开放型经济学》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裴长洪对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初步探索。
一年来,裴长洪体会最深的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此指导讲述中国经济历史及其思想文明的源流和发展,来书写中国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为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学科、学理支撑。
裴长洪告诉记者,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必然是中国人站在中国的立场并运用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书写的学问。我们需要的理论创新是守正创新,守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正道,这是党性和人民性的要求,而不应该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我们需要识别和挖掘传统文化中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文明基因,从而实现更好的创新。
在裴长洪看来,如果我们的研究能够科学回答和总结中国经验、揭示中国规律,那就将形成一个完全区别于西方正统的主流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而不是西方国际经济学理论的补充和修改;它是一个完全立足于中国自身实践基础上的演绎“中国故事”的理论认识和逻辑,而不是西方国际经济学理论的中国经验的验证和回答。
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高海红
有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国学者如何将其传播出去,在国际社会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海红不断努力的方向。自1989年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30多年来,高海红始终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深耕国际金融问题研究,尤其专注国际货币体系问题、人民币国际化和区域金融合作问题,产出了大量优秀研究成果。特别是她对人民币国际化给出了定义性解释,其撰写的《人民币国际化》被收录为第三版《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英文)专题论文,该书是百年来经济学家的首选参考。
作为长城学者,高海红表示自己十分注重关注学术前沿,挖掘议题深度,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一年来,她发表的成果侧重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具有难度的议题,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改革、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性建设等。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2024年,高海红担任G20轮值主席国下属的二十国智库(T20)工作组首席联席主席,在对外交流中,她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在智库合作平台发挥积极作用。高海红表示,将继续发挥国际交流优势,在国际论坛中发声,与国内外同行学者进行深度、可持续性的学术合作,扩大中国学者在国际相关领域的影响力。此外,2024年,高海红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这正是国家对其过去多年工作成绩的肯定。
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有正确的国家立场,才能真正做出大学问,提炼真思想,形成自主的知识体系。以自己的才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当之无愧的责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媒体编辑:宗敏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