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这才是战争:抗美援朝(第一卷)敌我详情及初战》的第5篇连载,在书中位列第三章 美国陆军到底怎么了?,第一章是介绍美军高级将领之间的派系和矛盾,以及对作战产生的影响(志愿军入朝前),第二章是介绍美军中级军官的调整及对美军的影响。
从第三章起,用四个章节讲述美军的军事思想、理论和学说。只有讲清楚这个问题,才能搞清楚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军队,为什么在战争中的表现会是那个样子。
本文前篇:这才是战争:抗美援朝
想获得这本书的读者只能关注“这才是战争”公众号,留言或私信我来获取。
第三章 美国陆军到底怎么了?
美军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美军战斗力到底如何?是志愿军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亦是本卷首先要阐述的问题。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人在反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美国陆军到底怎么了?其实这一问题在战争初期美军惨败于朝鲜人民军之后,就开始提出。几十年来,美军和美国学者从未停止过对此的讨论。1955年,马修·B·李奇微刚刚从美国陆军参谋长的职务上退役,就对艾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提出批评,指责他们默许了在1945年二战胜利后“可耻地解散美国军队”,这一行为使陆军陷入困境——“一种可耻的准备状态。”[1]
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
在对杜鲁门总统文件,各年度拨款法案,美国政府预算,陆军部、海军部、空军部、国防部年度报告等各种档案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历史学家也开始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较早出版的《这种战争:准备不足的研究》,作者费伦巴赫是朝鲜战争时第72坦克营的参谋,他指出了困扰美国陆军的根本问题、原因以及美军在实施解决方案时遇到的困难。另一个美军退役军官阿普尔曼的《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到洛东江,北至鸭绿江》作为美军官方历史,代表了美国陆军首次正式审视朝鲜战争最初几个月的悲剧。该书认为在训练方面,美国陆军几乎完全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但未能解释美国国家政策方面对战术部队的影响。
随后,朝鲜战争时的美国陆军参谋长柯林斯的《和平时期的战争》开始从战略层面来进行解释,但把责任推给了国防部长约翰逊和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施纳贝尔的《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政策和方向,第一年》专注于研究了对战争产生影响的各项决策,对北约、远东及其对资源分配,美国各军种资源的分配、驻日占领军的情况以及恢复训练的情况都加以了阐述。
前任美国国防部长约翰逊
贝文·亚历山大的《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相当清楚地解释了杜鲁门政府在经济政策和军事政策之间的取舍,造成了美军的战备能力不足。而布莱尔的经典巨著《被遗忘的战争:美国在朝鲜,1950-1953》成了其中的集大成者,对美国国家战略层面、远东司令部、第8集团军都提出了广泛的批评。
1992年,美国陆军时任参谋长戈登·沙利文在接受采访时称:“不再有史密斯特遣部队。”于是,在多年的研究总结后,朝鲜战争初期美军“没有准备或没有准备好”成为官方定论,甚至写进了1993年的作战条令里——“(朝鲜战争)在战略和军事准备方面上了一堂代价高昂的课。……多年的训练不足和被忽视的武器开发使陆军部队与装备更精良的敌人作战,而敌人在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官方定论中的“与装备更精良的敌人作战,而敌人在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来源于阿普尔曼,他在美军官史《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到洛东江,北至鸭绿江》中不遗余力地试图证明,战斗不仅仅是对部队或火炮的简单数字比较,它还包括影响军队成功发动战斗能力的一些“无形资产”。其中包括训练、领导力、纪律和作战经验。在阿普尔曼的基础上,甚至扩充成了“装备更精良”。
因此,这些传统观点认为:
1、杜鲁门政府的国防政策几乎摧毁了美国的常规军事力量。
2、美国陆军所有部队都普遍存在身体素质差、缺乏战斗训练、能力低下和部队领导薄弱的问题,而杜鲁门政府的国防政策被认为是这些缺陷的根本原因。美国陆军装备陈旧破旧,士兵训练不足、力量不足、装备不良。在战争开始的几个月里派往朝鲜的美国陆军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战斗。
除了主流观点外,一些美军军官成为了军队“荣誉”的“捍卫者”。他们不能接受对美国陆军“训练水平差、能力低下”等批评。
朝鲜战争时的美军骑兵第1师的师长霍巴特·R·盖伊就认为,“(美军)前往(朝鲜)时受到的训练比二战初期几个月要好”,而且他们“训练得非常好。”[3]
美国体育记者、历史学家、对美国陆军训练产生重大影响的塞缪尔·莱曼·阿特伍德·马歇尔,在他1951年的研究报告中认为:“驻韩美军第8集团军的步兵是一支有战斗力的步兵部队,在战斗中使用武器的效率和面对敌人火力时的纪律性都与我们现有的任何步兵部队一样。”[4]
被志愿军俘虏的美军
美军准将托马斯·E·汉森的《做好战斗准备了吗?朝鲜战争前夕的美国第8集团军》在前言中就认为:“由于这些美军并没有立即阻止红军,他们的表现成为了1950年以后对第8集团军以及整个美军的控诉。这一判断是基于对事件的误导和简单化解释。史密斯特遣队的士兵以及第8集团军兵力不足的步兵团中数以万计的士兵通过阻止共产党人完成对韩国的征服,取得了重大的战略胜利。如果第7、第24和第25步兵师以及骑兵第1师人员对美国的条令和战术没有达到相当程度的熟悉,这是不可能做到的。”[5]
他对美国官方历史中阿普尔曼那本《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到洛东江,北至鸭绿江》尤为不满“陆军接受了费伦巴赫的评估,因为1961年,随着罗伊·E·阿普尔曼出版了美国陆军官方历史的第一卷《南到洛东江,北到鸭绿江》,它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自虐运动。”[6]在正文中他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美军第8集团军在朝鲜战争爆发前一年的训练情况。
美军少校亚当·W·希尔伯格更是在《沃尔顿·H·沃克将军:训练有素的天才》中愤怒地写道:“士兵们在朝鲜战争头几个月的表现驳斥了费伦巴赫关于朝鲜半岛训练不良的士兵的神话,这个神话从史密斯特遣队的例子发展成为太平洋战区所有美军的刻板印象。”[7]
美军少校理查德·E·威尔斯玛的《不再有糟糕的部队神话:1950年7月对朝鲜团战的战术研究》对朝鲜战争初期美军各个团的战斗表现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最终他认为“将1950年7月的失败归咎于官僚程序未能提供适当的人员、装备和培训,从而使 1950 年7月的绝望永久化,这是错误的。这些失败是由于担任高级领导职位的专业人员根据傲慢的假设做出的决策,并且未能了解自己的部队或敌人的部队。”[8]
概括起来,这些非主流观点认为:
1、在战争爆发前,驻日的美军第8集团军进行了相当的训练,做好了相当的战争准备。
2、指挥官不能知彼知己以及部署不当是失败的直接原因,特别是美军第24师以“添油战术”逐个投入步兵营与朝鲜人民军2个联队甚至1个师团交战,导致了毁灭性结果。
这些观点单个拿出来,都没有错,都道出了问题的部分甚至大部分实质,但都不足以解答问题的本质,而且合在一起列出时还存在着各种矛盾。
按照主流观点,美军因为准备不够、训练不足而战场表现不佳,似乎正好完美地回答了问题。可问题在于别说全世界大部分人不会相信朝鲜人民军“装备更精良”,“在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甚至很多美国人也无法相信这一点。
很多美军军官试图证明“美军并不存在训练很差”的观点,正好在反驳这一点。由于这些美军军官只想着为美军“正名”,却没有试图回答因此而引出的关键性问题——如果美军训练水平不差,且各方面都强于朝鲜人民军,那为什么美军还会打败仗呢?
可见,美国人几十年来进行的反思总结,是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即假设“美军比朝鲜人民军弱”,而美国人试图回答的问题是:是哪些原因造成了“美军比朝鲜人民军弱”?
因此,美国人并没有就“如果美军训练水平不差,且各方面都强于朝鲜人民军,那为什么美军还会打败仗呢?”这一问题继续研究,而这一问题正是解答“美国陆军到底怎么了?”这一问题的关键性问题。
特别是,当美军增援部队源源不断抵达韩国,釜山防御圈内的美军在装备、兵力、技术、后勤以及空中支援都对朝鲜人民军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美军为什么还是不能正面击败实力已经受损高达50%以上的朝鲜人民军?
而美军和美国学者给出的观点,没有能回答这一基本问题的。这个问题回答了,“美国陆军到底怎么了?”这一问题就解决了。
衡量战斗力水平,向来只有相对值,没有绝对值。不能只作纵向比较,还要横向比较。要回答这一问题,不能够只作美军内部纵向比较,不能仅以朝鲜战争前美军的准备情况、训练水平去和二战巅峰时期的美军去比;也不能仅以美军实际训练水平,与1950年版FM 21-5所规定的理论能达到的训练水平去比;以此得出美军较弱的结论。仅仅做这样的纵向对比,那美军无论是装备、人员、训练都不可能在峰值。
还应该做横向对比,与美军的对手去比。美军虽然武器装备存在缺编、老旧、残破等各种问题,但与朝鲜人民军相比,是强还是弱?美军虽然人员素质与二战巅峰时期相比有极大下降,但与朝鲜人民军相比,是强还是弱?美军虽然训练水平没有完全恢复,但与朝鲜人民军相比,是强还是弱?
概括为一句话就是,美军虽然与自身标准比起来不达标,但比朝鲜人民军强多了。
那到底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呢?
下面我们分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
1、美国经济建设和军事建设之间的矛盾,以及对美军的影响。
2、美军的战斗力既没有美国人认为的那么强(二战),也没有美国人认为的那么弱(朝鲜战争)。
3、根本原因在于美军的军事思想、理论、学说。
[1] Soldier: The Memoirs of Matthew B. Ridgway, Matthew B. Ridgway and Harold H. Martin, p.165, p.190.转引自Combat Ready?The Eighth U.S. Army on the Eve of the Korean War, Thomas E. Hanson, p.7.
[2] U.S. Army, Field Manual 100-5, p.3-9.
[3] Army War College Curricular Archives, Hobart R. Gay Papers.转引自General Walton H. Walker: a talent for training, Adam W. Hilburgh, p.41.
[4] Commentary on Infantry Operations and Weapons Usage in Korea Winter of 1950-51, S. L. A. Marshall, xvii.
[5] Combat Ready?The Eighth U.S. Army on the Eve of the Korean War, Thomas E. Hanson, xi-xii.
[6] Combat Ready?The Eighth U.S. Army on the Eve of the Korean War, Thomas E. Hanson, p.8.
[7] General Walton H. Walker: a talent for training, Adam W. Hilburgh, p.41.
[8] No more bad force myths: a tactical study of regimental combat in Korea, July 1950, Richard E. Wiersema,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