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每天跳动约10万次,泵血量达8吨,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给心脏带来负担,甚至造成心脏“停摆”。在寒冷的冬季,心血管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前不久,南京市第一医院河西院区接诊了一名心脏不堪重负的心肌病患者,他在这里装上了一颗“中国心”,回归了正常生活。
49岁确诊心肌病,他在这里换上“中国心”
刘先生今年49岁,半年前,他出现了活动后胸闷的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到了睡眠。最终,刘先生被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当时,他的心功能已经是Ⅳ级,属于‘终末期心脏病’,唯一的生机就是进行心脏移植或人工心脏置入。”南京市第一医院河西院区心胸血管外科主任医师王睿回忆说。
考虑到心脏移植供体等待时间长,匹配难度大,安装人工心脏成了争取更多生命时间的唯一办法。该院陈鑫教授、王睿主任带领团队,为刘先生顺利完成了左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植入+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左心耳切除手术。
据悉,这是南京市第一医院河西院区首次成功植入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心”。该装置只有乒乓球大小,90克重,这也是目前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人工心脏”。它可以让本就动力不足的心脏得到“休息”,还可以代替一部分左心室往主动脉泵血的功能,保证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王睿介绍,我国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起步于2017年,南京市第一医院于2022年3月,完成首例手术。截至目前,已完成约60例,完成总量位居全国前十、江苏第一。不仅如此,医院还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派出专家团队到多地分中心协助开展手术,最远至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生命“调控师”,为患者的“心”生护航
此次手术的成功,离不开一群“幕后英雄”——麻醉医生。在大众的印象里,麻醉医生的工作只是打一针,让患者不疼即可。实际上,他们不仅需要对手术过程了如指掌,以便应对突发状况,还要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各个环节,为患者新的“心脏”保驾护航,助力实现快速康复。
麻醉科主任医师王晓亮介绍,在手术前,他们会参与多学科讨论(MDT),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给出是否能手术的建议。“我们医院的麻醉医生也会重新评估超声。”刘先生入院后,王晓亮借助超声评估了患者的心脏结构与功能,为手术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在左心辅助装置安装完成后,王晓亮还要再“看一眼”,他通过经食管心脏超声,判断辅助装置安装位置是否正确、抽吸量是否合适等,这一眼,为这颗“中国心”的顺利跳动多加了一层保障。
手术成功并不意味着麻醉医生工作的结束,这支团队还致力于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提出了“八不”目标。他们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让患者术后醒来后不疼;围术期对麻醉药物进行精细把控,让患者醒来后不困;术前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安排饮食,使患者术后不饿;通过精细化管理,控制患者的应激反应,让患者术后不累;同时,术前术后给予心理安慰和疏导,使患者术后不怕;围术期进行体温监测,多种方法的体温保护,使患者醒来后不冷;采用阿片药节俭技术和多种药物的预防,降低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使患者术后不吐;最后精确的容量管理,使患者术后不出现肺水肿、肠道的水肿等等。术后第三天,刘先生便开始康复训练,可自行饮食积极配合治疗。经过后续一段时间的观察、康复训练,他的生活也慢慢重新步入正轨。
警惕这些危险因素,不要让心脏“停摆”
刘先生年纪并不大,心脏为何不堪重负?王睿介绍,心脏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水泵”,不停地以一定的节奏规律跳动,持续为全身脏器输送血液,保证生命的正常运行。但各种因素都会导致这个“水泵”的功率下降,也就是心力衰竭。
导致心衰的疾病有不少,王睿介绍,最常见的因素是先天性的心肌病,这些无法通过传统心外科手术救治;另外还有一些严重的冠心病/瓣膜病,到了晚期,患者丧失了搭桥/瓣膜手术的机会,或者即使手术了也不能挽回心脏的泵血的功能,而且通过规范的抗心衰的药物治疗,也都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也就是心衰到了终末期的时候,就类似癌症到了晚期。这类患者就需要装人工心脏来挽救生命。”
王睿提醒,冠心病和瓣膜病的病情发展需特别关注。“有时,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症状表现并不能完全画上等号。”他曾接诊过一名四十岁的男性患者,偶尔出现活动后胸闷的情况,休息后缓解,他便一直没有放在心上。最后就诊时,情况已经十分严重,只能进行人工心脏手术。
“人工心脏的安装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王睿提醒,右心功能、肺动脉压、重要脏器功能等都是重要的考量指标。右心功能不好、肺动脉压特别高,或者全身重要脏器如肝、肾、肺等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能不符合安装条件。他建议,预防是重点,大家应注意日常生活管理,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梅书华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