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晚年曾言:“我之所以会失去江山,罪魁祸首只有一个人。”这人是谁,为什么蒋介石会把国民党失利的责任推到他头上呢?他到底该不该为国民党的失败负责呢?
1926年,当时蒋介石刚刚升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宗仁以桂系军长身份初次前往广州与蒋介石会面。
尽管蒋介石对李宗仁印象良好,积极拉拢他,但李宗仁却认为蒋介石过于内敛。
尽管如此,蒋介石依旧不遗余力地寻求李宗仁的支持,并且主动给其军队拨款和物资。
这样的策略让李宗仁逐渐与蒋介石建立了友谊。
然而,蒋介石不满李宗仁所在的桂系日渐强大,暗中开始制定清除桂系的计划。
尽管这一计划尚未付诸实践,李宗仁却敏锐地察觉到了蒋介石的意图。
到了1929年,蒋介石在与李宗仁的权力斗争中逐渐占上风,并且在中原大战中获得了决定性胜利。
李宗仁败退广西。
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和李宗仁再次携手合作。
李宗仁在抗战中的表现,使得他的声望迅速上升。
蒋介石却对李宗仁的崛起感到不安,1943年便通过调动李宗仁职务的方式,李宗仁表面上获得了新的职务,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实质性的军事指挥权。
抗战结束后,1948年,蒋介石同意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职位,但并未赋予其实质权力。
在蒋介石看来,副总统只是一个虚职。
在此时,国内战事不断,民众对其不满情绪愈加高涨。
1949年,蒋介石宣布“下野”,名义上是为了推动和平,实则是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
李宗仁作为副总统,理论上应当继任总统,但蒋介石暗中施压,控制着大部分实权。
最终,在无法获得实权的情况下,李宗仁选择前往美国。
二战结束后,国内的内战愈演愈烈。
美国为了保护其在中国的利益,决定派遣马歇尔来调解这一纷争。
美国政府原本偏向支持蒋介石,但马歇尔的到来却打乱了蒋介石的既定计划。
马歇尔在抵达中国后,立即展开了调停工作。
他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国共两党达成和平协议。
然而,马歇尔认为,为了实现和平,蒋介石必须做出妥协,尤其是在军队和政治权力方面的让步。
马歇尔甚至威胁暂停美国的军事援助和财政支持。
这一举措令蒋介石感到愤怒。
蒋介石表面上对马歇尔表示尊重,在1946年,蒋介石决定发动全面进攻。
马歇尔急忙前往庐山,与蒋介石会谈,但蒋的决心已定。
随着战局的恶化,蒋介石的军事优势逐渐丧失,失望的美国开始对蒋介石的能力产生质疑。
部分美国官员甚至建议停止对国民党的援助。
蒋介石在晚年曾把内战的失败归结于李宗仁与他争夺权力。
1949年李宗仁决定搭乘飞机离开南京。
当时,南京解放的日子已经临近,李宗仁原本打算飞往广州。
飞机飞行约一个小时后,他便命令机长改变航线,直接前往广西的桂林。
而在他抵达桂林的同一天,南京市宣告解放。
至11月底,桂林、重庆相继沦陷,蒋介石政府被迫迁往成都。
李宗仁在此时逐渐意识到,蒋介石的政权已难以挽回。
他再次选择离开南方,前往香港就医。
在香港停留期间,他通过航班前往美国。
蒋介石得知李宗仁的离国消息后,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李宗仁不仅未辞去“代总统”职务,甚至在美国继续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寻求援助。
蒋介石认为,李宗仁的行为完全是出于个人利益。
与此同时,蒋介石多次派遣代表要求李宗仁退位,恢复总统职务。
然而,李宗仁坚持不肯放弃“代总统”的名分,未表现出任何退意。
进入1950年后,蒋介石已意识到必须要彻底解决与李宗仁之间的权力斗争。
台湾“监察院”致电李宗仁,要求他尽快返回台湾。
然而,李宗仁依旧坚持自己身体尚未完全恢复,且无力承担长途跋涉的压力。
“监察院”再次发出电报,指责李宗仁滞留美国、无法履行职务,甚至提出了弹劾案。
李宗仁坚决表示,台湾的政治局势过于复杂,自己一旦返回,将难免成为蒋介石复职的工具。
蒋介石决定不再等待,毅然宣布自己将复职,并发布了相关文告。
在此后的“国民大会”上,蒋介石成功通过了罢免李宗仁的议案。
李宗仁尽管身处异乡,李宗仁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未来的关注。
1965年,李宗仁决定回到祖国,放弃海外的生活。#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参考文献:[1]王风范,苑宏光.李宗仁归国前后思想转变略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39(1):149-15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