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提升行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小学借助“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建设平台,以学校为核心,向家庭延伸,向社会拓展,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深度融合的“校家社全域科学行动”实践模式。

  空间创设全贯通

  学校对校家社现有资源进行适度改造与综合利用,让科学“看得见”:在校园内开辟探秘园,打造了从宏观想象空间到微观视角的21个探索发现区域,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各班级学生可自主申请参观或开展实验;鼓励有条件的家庭为孩子创设“科普书角”“探索阳台”“发现园地”等开展家庭微型科学实践和成果分享的空间;与外界携手构建了“创造工业类”“现代农业类”“科技人文类”“科学技术类”四类共12个基地,与省市博物馆、社会科技研发实践基地、企业创新研发基地等合作建立科学研学基地,组织学生前往基地参观实践,累计达1万多人次。

  课程开发全覆盖

  学校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围绕“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与技术”四大板块,精心打造依托教材的“基础、拓展、特色”三级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基础课程以“人人可探索”为目标,梳理一至六年级的科学教材内容,精选78个重点探究实验;拓展课程以“人人会探索”为导向,结合不同地域和季节特点,设计“24本科学阅读”“24个科学观察”“24个科学探索”“24个科学创作”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以“人人乐探索”为追求,开发“小微景大生态”“小飞船大梦想”“小地貌大奇特”等9个主题特色课程。“课堂导学、家庭助学、社会研学”的“三学”课程实施模式,促进学生思维进阶,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能力。

  实践活动全融入

  围绕《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探究实践”,学校积极开发涵盖线上线下“五小”系列活动和“少年科学院”研究活动两个板块,遵循探问、究理、践真知的实践逻辑,打破时空限制,激活实践的育人价值。

  线上线下“五小”系列活动包含五项内容:一是“时时小问号”,学校设立“十万个为什么”专栏,把学生在科学观察、实验、调查中产生的问题记录下来,形成“华南实验小学学生十万个为什么”。二是“天天小阅读”,学校提供科普阅读书目,学校午读安排10分钟,家庭晚读也安排10分钟,确保学生每日科普阅读达20分钟。三是“周周小实验”,学校按年段推送周末小实验,涵盖教材延伸小实验、生活小实验、自然现象小实验等,学生动手操作并撰写实验小报告、小论文。四是“月月小挑战”,每月初,学校发布挑战项目,学生自主选择项目挑战,包括限定材料挑战、任务挑战、闯关挑战等。五是“小小科技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立亲子科技节、校园科技节、基地科技节、社团科技节等,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体验探究乐趣。

  “少年科学院”是由有着共同科学探究兴趣的学生自发组建的各类校园研究所或社团,目前已成立“范皓宇昆虫研究所”“姜凌坤魔方研究所”等7个“小小科学研究所”。同时,学校还设有科技、创客、机器人、电子、编程等79个科学社团,帮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感受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导师引航全参与

  学校充分发挥专家、名师工作室、伙伴合作营的导航作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一是聘请江苏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教授组建工作站,为科学教育指引方向;二是鼓励优秀科学教师或有专长的教师成立名师工作室,开展专题研究;三是招募语文、美术等学科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及家长志愿者,成立伙伴合作营。目前,学校已建成10个特聘专家工作站、10个科学名师工作室、10个家长科学指导站、10个科学特色班。

  综合评价全过程

  学校设计“华小科学家”成长印记手册,评价体系包含积分、争章、成长印记三个板块。过程积分主要依据相关项目进行记录和积分生成;奖章设有“科学小能手”“科学小达人”“科学小博士”“科学小院士”“华小科学家”五个进阶奖章,学生依据过程积分综合评定,积满特定分数即可获得相应奖章;成长印记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价,记录学生积分、争章情况,为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提供多样化评价机会。目前,学校共评选出6名“华小科学家”、20名“科学小院士”、60名“科学小博士”、600名“科学小达人”、3000名“科学小能手”。

  “校家社全域科学行动”凝聚了科学教育的合力,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成长需求。学校荣获“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江苏省教学改革课程基地学校”称号。两项学生成果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多名学生获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一、二等奖。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小学)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03日 第05版

作者:宗立 朱小琴 王文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