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风景名胜区,集太湖山水名胜之精华。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44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一个以平山远水为自然景观特征,以典型吴越文化和江南水乡风光为资源要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重的天然湖泊型风景名胜区。四十余年来,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原则,推动经济发达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太湖风景名胜区将继续服务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重大战略任务,践行“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更加可观可感。
——题记
泰伯庙位于无锡新吴区梅村街道伯渎河边,泰伯墓位于泰伯庙西北七公里处鸿山。泰伯庙、泰伯墓,是太湖风景名胜区内的2个独立景点,是探寻吴地历史和文化源流的重要遗迹。
泰伯奔吴 勾吴兴盛
建立在环太湖地区吴越文化土壤之上的太湖风景名胜区,拥有关于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孙子、范蠡、西施、范仲淹等众多历史人物的传说和大量历史文化遗迹,是长三角地区及太湖流域保有吴越文化史迹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核心地带,也是展现太湖地区吴越文化发展历程和风貌特征的重要窗口。而泰伯庙和墓正是为纪念江南始祖、吴文化的鼻祖——泰伯而建。
据《史记》载,商末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为避让王位从陕西来到江南,泰伯在无锡梅里平墟建“勾吴”国史称“泰伯奔吴”。他断发文身,将兴盛的黄河流域文化带到苏南“荆蛮之区”,推广了养畜、耕种、制器等技术,当地人民不断归附,逐步形成了“荆村”“蛮巷”到江南第一国家雏形——“勾吴”国。泰伯从此成为吴国的始祖,江南地区吴文化的开拓者,促进了太湖区域的文化发展和经济繁荣。
泰伯古祠 血脉绵延
泰伯庙,又名至德祠,俗称让王庙,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其牌坊、雕塑、殿堂,古树名木,老桥故井,碑亭匾联,静静地述说着古镇的发展史;泰伯庙内拥有“勾吴”古国24代君王和历史人物塑像,有历代帝王和文人雅士的题词、题诗,是一部中国吴文化历史的展示,充分展现了吴地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历史。
现存的泰伯庙为无锡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明清建筑群。庙前立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明邦”四字。石牌坊北面是泰伯庙第一进建筑三券棂星门,棂星门面阔三间,石柱高六米,石柱上有盘龙、仙鹤、云海雕饰。
戟门为泰伯庙第二进建筑,建于1983年。穿过戟门后的院落来到主殿——至德殿,系单檐歇山顶,翘角飞檐,殿内立楠木柱十四根,石柱二十四根。内有泰伯像头戴冕冠身穿玄衣绣裳,脚穿赤舄,面部表情庄重、刚毅、至德、慈祥,再现了泰伯让贤和开辟江南的博大胸怀。
泰伯墓在无锡市鸿山南麓,鸿山又名古皇山、吴王墩、皇陵。泰伯墓独立景点主要由泰伯墓、望虞亭、半山亭、梁鸿墓、鸿隐堂组成。
泰伯墓仰止阁位于甬道中央,阁内供泰伯铜像一尊,端庄安详,像高3.5米,重2吨。泰伯墓棂星门为四柱三卷式花岗石坊墓门。冲天柱镌刻有云龙纹云冠,明间绦石板刻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御书“至德墓道”。上饰椭圆形的火焰牌,镌篆字“古皇山”。泰伯墓冢前的四棱碑是明朝的遗物,正面刻“泰伯墓”三个篆体大字。
活态传承 德泽江南
“泰伯庙会”是吴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相传正月初九是泰伯生日,梅村一带人民都要到泰伯庙瞻仰祭拜。作为江南地区新年开春的第一个庙会,“泰伯庙会”也是无锡诸多庙会中最具历史渊源和社会影响力的庙会之一,庙会弘扬泰伯三让天下的至德精神,展示了绚丽多彩的江南民俗风情。庙会吸引方圆数百里百姓,城乡百姓摩肩接踵、人头攒动,1800多年来“岁时致祭奉祀,历代不废”,是吴地风土风物、民间文艺、传统技艺等内容的展示交流。庙会呈现舞龙灯、踩高跷、抖空竹等民俗表演和民俗巡游。2014年“泰伯庙会”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泰伯庙会作为代表作包含的众多项目之一名列其中,助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44项的总数登顶世界舞台。泰伯庙会“打包”入列世界非遗,对泰伯庙会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将有很大提升。
作为弘扬吴文化的重要阵地和无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泰伯庙秉持“崇德尚贤,尊礼重教”的思想,积极举办各类研学活动,促进青少年对国学的认知与对传统礼仪的习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太湖风景名胜区自设立至今四十余年,正是凭借“吴越文化”的强大凝聚力而紧密联结在一起。13个景区和2个独立景点共同铸就了整体意义上的“太湖风景名胜区”,集中保存并展示了太湖周边吴越文化地区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它体现了吴地先贤团结引领当地民众崇尚文教、开拓传承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历程,为太湖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奠定坚实基础的生动历史画卷。
撰稿:江苏省太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供图:泰伯庙、泰伯墓
海报:李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