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贺龙看到旅长陈伯钧的报告,当即大怒:“60岁老头想入伍?简直胡闹!”可几天后,他竟欣然批准了,这是咋回事?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叫嚣着三个月灭亡中国。在此国家存亡之际,陈伯钧不加紧挺进平西,却拿这事叨扰贺龙师长,让他来定夺,能不气吗?
再说了,都已经60岁的老人了,打仗时他是能跑路,还是扛起枪呢?但当贺龙了解到这老头的情况后,竟然破例同意了,让他随军做个军医。
自此,这位花甲老人倾其所学救死扶伤,被称为“军中华佗”,他就是蒋维平。
1898年,20岁的蒋维平愤恨清廷腐败,毅然参加了当时威名赫赫的洋务军。本以为这样就可以救国救民了,但不到两年,他就逃了出来,因为他发现洋务军并非能抵抗外敌的军队。
他刚逃出虎口,在回老家的半道上,却又被袁世凯的人给抓了。在袁世凯手下当兵,蒋维平因看不惯军队搜刮民脂民膏,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又想逃,然而这次可没有这么容易了。
他被困在袁世凯军队中,一困就是十几年,直到碰着副官调戏少女,脾气火爆的蒋维平暴揍了他一顿,被开除军籍,才得以获得自由,离开了袁军。
一晃,这时的蒋维平已是个三十八岁的中年人了,但他仍是个内心热血的“少年”,一心想报国。
之后,又辗转到了段祺瑞的军队,还做到了副团长,岂料军队最后解散了。
蒋维平三进三出的爱国路,真可谓是一波三折。这一回,再次报国无门的他,选择回到老家房山县开医院,免费为穷人治病,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都称他为“活菩萨”。
但在此期间,蒋维平强烈的抗日救国之心从未消减,不仅自己去积极参加各种宣传抗日的活动,还走家串户地去宣传抗日救国,控诉日军犯下的种种暴行。直到1938年,60岁的蒋维平才终于如愿,跟着八路军一起保家卫国。这年,八路军第120师驻足河北房山等地。一听到这个消息,蒋维平内心激动不已,从军这么多年,他发现八路军是与众不同的,与老百姓亲如一家。当天晚上,他一夜未眠,觉得自己找到组织了。第二天一早,便找到第120师第359旅旅长陈伯钧,表示自己投身到八路军队伍中。陈伯钧一惊,上下打量这位头发和胡子花白的老人,说:“老人家,您年事已高,我们真收不了!”蒋维平不死心,说自己会医术,可以给战士们治病疗伤,还讲起了自己那些年坎坷的参军之路,希望还能有机会为国尽己之力。可这事儿,陈伯钧不敢做主,就让蒋维平回家等消息,并将此事报告给了贺龙军长。一看报告,贺龙当即大怒,把陈伯钧熊了一顿,“乱弹琴!一个60岁的老头怎么能入伍?”
当听陈伯钧分析说,这一路转移最紧缺的就是药品与医护人员,而蒋维平要把自家医馆的全部药品和器械奉献给八路军,还说明了蒋维平以往的参军情况,贺龙思虑再三后,欣然同意了。
1938年5月,蒋维平被任命为359旅军医,还破例让他入了党,成了八路军中的一个特例。甚至为了方便他去深山采药材,熬汤药,给伤员,还给他配了一匹马。
因蒋维平的精湛医术与细心照顾,伤员死亡率大大降低了。尤其在战斗激烈的石家庄战役中,他七天七夜没休息,率队救治了1200多伤员。
战后,多次受到团旅领导的表彰,这位唯一当过清军、北洋军以及国军、红军的传奇老人,以77岁高龄被授予开国少校,并在1960年晋升为共和国历史上最年长的中校。
这位既无显赫地位又不富有的普通老人,却用一生给我们诠释了一个道理:爱国是一种信仰,无关身份与年龄。
就如同蒋维平老人,一旦坚定了爱国信仰,便无问东西,值得后人敬爱与怀念!